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 、清新幽渺的《九歌》
(一)简述《九歌》的内容【1304简答一次重点简答】
(1)《 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 伯》《山鬼》《国殇》《礼魂》 ,共11篇作品。【2110多选】
(2)这是 一组祭神的歌曲.除《礼魂》为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 .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九歌》是屈原被逐江南时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 :祭神的同时 .也寄托着屈原的 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 《山鬼》写山神与相爱之人约会爽约,山神等候所爱之人而不得的等复杂情绪; 《少司命》表达神人之间才结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
(二)《九歌》的艺术表现风格。
举例说明《九歌》的艺术表现特色。【0704简答/1410论述;2310论述】 试述《九歌》的艺术表现特色。【2310论述】
(1)《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 既 写 出 了神的灵异. 又 将神灵人格化. 寄托了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例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 清新幽渺的境界、奇异深浓的情感以 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相结合 .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意 境,例如《山鬼》;
(3) 抒 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有一种凄艳怅惘的情调。
二、平实素朴的《九章》
(一)《九章》的篇目及其创作时间。 1. 《九章》【1504名词】
(1)《 九章》包括《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 《橘颂》和《悲回风》九篇诗歌。【1910多选】
(2)《九章》是屈原的作品;非一时一地之作;《九章》艺术风格平实素朴。
2.创作时间:
(1) 《 橘颂》最早,当作于屈原仕途得意之时:
(2)《 惜诵》、《抽思》、《思美人》次之,可能写在屈原被怀王疏远之后;
(3)《 涉江》《哀郢》《悲回风》《惜往日》《怀沙》最晚,作于屈原被放江南时。
(二)《九章》的艺术表现特色【简答/论述一次重点简答】
《九章》主题大抵与《离骚》相同(唯《橘颂》例外); 不同的是艺术表现
(1)《离骚》把激越澎辨的情感和奇刻的慧象夸饰融合起来,浓墨重彩,波澜壮阔; 《九章》则 直抒胸臆,让奔放的激情直接倾泻, 文笔较为朴素。
(2)《哀郢》写长江两岸的风物,《涉江》写沅 yuán 水上游的山崇岭峻、林深气象,只是以情感物, 文笔平实凝重,没有夸饰想象,不着浓墨重彩。
(3) 《九章》 平实素朴的艺术表现,体现着屈原创作的另一种风格。 【2404单选】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三、《天问》、《招魂》简介
( 一)《天问》概况
1.《天问》 【1104/2008考期名词】
(1)《天问》 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共有370余句. 1500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2)此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 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 问题,体现了诗人的 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3)写作年代和创作动机:王逸《楚辞章句》说《天问》作于屈原被放逐之时。 今人认为: 《天问》应作于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汉北之时。
(4)《天问》保存了许多神话传说和远古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二)《招魂》概况
1.《招魂》:一般认为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2. 《招魂》的艺术特色
(1) 结构精密。诗作写“巫阳下招” .先从“四方”统招。次由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招.次 从上天、幽都一上一下分招;把魂灵招来之后,先引他进入郢都的修门,再引他回到故居;然后便大 篇幅逐层铺叙故居的华美富足和无比快乐,以示故居值得永驻。这样结构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 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对汉赋影响甚巨。
(2)长于铺排描墓。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
第 四 节 宋 玉
一 、宋 玉
1.宋玉【1710名词】
(1)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 曾在楚襄王朝为官,职位不高,生活困窘。
(2)《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之一。
2.创作:《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2104多选】
二 、宋玉《九辩》
( 一)《九辩》题义
(1)王逸:“辩者,变也,谓陈道徳以变说君也。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2)王夫之:《九辩》其实就是由 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1204多选]
(3)从创作意图看, 光辨通指不逾文背量端信:斋是自悲生平之作。[150 4单选]
(二)《九辩》的思想
(一)《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
①尽管也有自标高节的咏叹:“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处浊世而显荣兮 .非余心之所乐。”
②尽管也批判谗佞群小、揭露政局的黑暗:“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信信yín 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tái 而取路。”
(2)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愿衔枚而无言兮,尝被君之渥洽”,“愿赐不肖之躯而别 离兮,放游志乎云中”;甚至有阿谀之嫌:“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二)《九辩》的艺术特色【2110名词——次重点简答】 从艺术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的精品。
(1) 它长于铺排描墓. 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例如开头这段广为传诵的文字:“悲哉.秋 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等,渲染秋气之肃杀萧瑟。
(2)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
(3)《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
句法是对屈原的继承.但运用似较屈原更为圆熟。而双声叠韵字和重叠词的大量使用.更增强了诗歌的文字美和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