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2

2024-08-27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8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

、司马迁

1.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 出身于史官世家 2.简述司马迁的生平遭际与《史记》创作的关系。【2210简答

( 1)  家世渊源的影响。出生史官世家.受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影响.立志著史。

①家族浓厚的文化气氛,优良的文化熏染,培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定的著史志向。

② “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族荣誉,强烈的著史愿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有力支柱。

(2) 漫游各地,实地考察历史遗迹。访问古迹,收集史料.聆听当地父老讲述历史事件. 了解其山川 物产、社会风俗。

(3) 李陵事件的影响,发愤著书。武帝囚禁司马迁并施以腐刑。

著述《史记》内因:最根本的动力,基于家族荣誉感激发出来的强烈的著史愿望。

著述《史记》外因:李陵事件所激发的发愤心态,使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二、《史记》 —— 《史记》的编撰体例【选择/名词/简答-高频选择】

1.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的规模宏大的通史。司马迁参照前代多种史著,创造 了“纪传体通史”这种新的体例。

2.司马迁在前人基础上,开创了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

(1) 五种体例相互配合,构成有机的整体。本 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是全书的纲领;表,依年月摘记大事;书,载录文化、经济、  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 传, 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

(2) 本纪、世家、列传是核心部分.它们以本纪为中心。世家、列传依次分布在外围。犹如“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 gǔ, 运行无穷”;而表、书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

(3)司马迁开创的著史体例, 一直影响着我国两千年的历史著述。历代史著,体例或有些微变化,但总未超出司马迁的五种体例和基本格局。 《史记》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高频必背大题】《史记》人物传记 是以人物为核心。贯串事件。既要保证历史事件叙述的完整和真实. 展示历史 人物在事件中悲欢离合的命运和鲜明性格

(一)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剪裁和安排。 【2010考期简答一高频大题】

(1) 精心选择和安排人物的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人物生平际遇和思想性格。

① 《李将军列传》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受压抑的经历,表现李广一代名将的风采及遭遇的坎坷。

②《廉颇蔺相如列传》刻画蔺相如的性格。

③《项羽本纪》展示项羽短暂的、辉煌而悲壮的生命历程。

详细例子1:例如《李将军列传》,记叙李广一生战功盖世却备受压抑的经历,主要表现李广一代名将  的风采及其遭遇的坎坷。 司马迁在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  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①上郡之战,突出李广修速盖导、领和避不微信:丛容镇定的大将风度;②雁门之战,考鎏通尊异的秘智谋指变微能; 右北平之战,凸显李广的胆识和神威;④从 卫青袭击单于之战,则重点叙述李广遭遇的坎坷。四个战役展示了李广一生的主要经历,表现了他的 主要性格特征。司马迁在全文的主体内容之间,还精心穿插了一些其他事件:对比李广与程不识不同 的带兵方法,写出他治军宽缓仁爱而得力的特点;杀霸陵尉,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的性格:“得赏赐  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则表现了李广的疏财爱士;与才能不及中人却封侯拜相的李蔡的对比, 揭示了统治者的奖掖不公和李广遭际坎坷的原因;与望气者王朔的对话,又体现了李广对自身偃蹇命  运的愤郁不平。这些描述,又在李广的主要经历和主要性格之外增添了丰厚的血肉。精心选择和安排 的主要事件和典型细节相互配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

详细例子2:再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刻画蔺相如的性格,也是只选取了三个富于表现力的事件;“完璧归赵”重点写其机智勇敢,“渑池之会”主要写其维护国家尊严,“廉蔺交欢”则显现他先公 后私的精神境界。三个事件是蔺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有力地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双全、大 公无私的多方面的品格

详细例子3:如《项羽本纪》的基调是展示项羽短暂的、辉煌而悲壮的生命历程,突出他撼天动地的英 雄气概。同时,描画了项羽性格的许多个侧面: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他揭竿而起,率领天下 英雄兴兵灭秦),又有儿女情长(如与虞姬悲歌死别);既仁爱恻隐(如经常思虑百姓的疾苦),又残 暴无情(如坑杀俘虏,纵火咸阳);既义重如山(如与部下同甘共苦,财物分享),又吝啬小气(如刻好的 官印迟迟不发给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时果毅决断(如杀宋义而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如鸿门宴不忍杀 掉刘邦)。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使项羽这个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2)运用“互见法”, 本人传记表现其主要经历和性格特征,其他事件和性格特点放入其他传记。

如《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通过本传和其他人物传记的补充 叙描,刘邦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详细例子1:《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征战、开国的经历,写他的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 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风采。而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

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项羽本纪》不仅通过范增之口写刘邦“贪于财货, 好美姬 ”, 【2404单选】并且展示了他的无情和无赖:比如楚汉彭城之战中,刘邦大败而逃,“道逢  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再如成皋gāo   之战,项羽以杀死刘邦之父相威胁,逼迫其投降。刘邦则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  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萧相国世家》还写了刘邦  如何猜忌功臣,《淮阴侯列传》记述他不断以阴谋手段削夺韩信兵权,以及诛杀功臣的阴刻残忍。通  过本传和其他人物传记的补充叙描,刘邦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详细例子2: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不耻下交”,“名冠诸侯”,以礼贤下士著称。《史记 · 魏公子列传》 在这里,司马迁着力渲染魏公子无忌自卑身份与夷门监者侯嬴y    íng 交游。同篇中还写了他如何与市  中屠者朱亥交游,如何“从博徒、卖浆者游”,鲜明地突出了他礼贤下士的性格特点。但是,这位仁  厚爱士的公子,也有名不副实的行为。在《范雎蔡泽列传》里,司马迁记叙了他因为惧怕秦国,而不  敢收留被秦国追捕的魏齐,对赵相虞卿为了救助朋友而抛弃相位的义行也并不赞同。这样的记载,展  示了信陵君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刻画人物性格的几种经典手法【小蒋说:高频必背大题】

(一)以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1)《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 如那些耳熟能详的例子:

① “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

② “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阴鸷刻深;

③ “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陈涉世家》),质朴无忌,传达出乡民初见王宫的艳羡和惊讶;

④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张丞相列传》),写周昌口 吃,急怒交加的神情,表现他刚直的性格。

(2 )《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如:把尉他的傲气和豪气、陆贾的不卑不 亢和使臣气节都表现了出来。张敖的忠君厚朴,贯高、赵午等人的义愤慷慨,都从对话中显露出来。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1) 有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主要人物之间的对比 . 也有主 次 要人物间的比衬。

①在《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与气盛直率、好勇斗狠的项羽, 形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做法往往不同。

② 《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无忌,《平原君列传》赵公子赵胜,对待士的态度却很不相同。无忌礼贤下 士;赵胜不能做到彻底的谦下恭敬。无忌为得到“夷门监者”亲自驾车骑恭迎,赵胜有时却“爱色而 贱士”。对比叙写,使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昭然呈现。

(2)描写一些次要人物. 形 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与简单直 率又鲁莽的项羽,《高祖本纪》中经常从容不迫的张良与时时窘迫凄皇的刘邦。

简述《史记》人物传记使用对比衬托方法塑造人物的特点。【0607简答—重点简答】

(1)善于描写同类情境下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

(2) 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          

(3)   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比衬。

(三)在特定环境中凸显人物性情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

①《项羽本纪》的 “鸿 门 宴”,在这场力与智的交战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 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 到鲜明的表现。

② 《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灌guàn夫使酒骂座的场面描写, 一个本应欢快热闹的场面,由于贵族间宿 怨的爆发,而引起激烈冲突。田蚡fén 的矜持傲慢,窦婴的颜速通指,滩实嵌置嫩偏;翼他管僚、食客的趋炎附势

(四)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注意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征。  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高祖本纪》写刘邦被项羽射中后谎称“卤中吾指”,《陈涉世家》 写陈涉辍耕慨叹,《留侯世家》写张良替圯yí  上老父纳履,《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乡人均分社肉, 《李斯列传》写李斯见厕鼠、仓鼠而叹息,《淮阴侯列传》写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等等,都传神地揭示  出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

简述《史记》人物塑造中心理描写的特点。【0904简答】

以《史记》中人物的塑造为例,论述司马迁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1304论述—重点大题】

1.细节描写: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注意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征。

2.心理描写:

《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 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1) 用独白写心理以揭示人物性格的例子.如《李斯列传》中李斯的内心独白:

(2)以他人语言揭示人物心理的例子.如《吕太后本纪》通过张辟强之口表达吕后的心理状态及其微 妙变化;

(3) 作者直接点拨人物心理的例子.如《司马相如列传》写司马相如奏琴挑逗卓文君。


第三节班固和《汉书》

、班固及其《汉书》【选择/名词/简答】 (一)班固的生平

(1)班固用二十多年时间,写成了《汉书》的大部分。其“八表”和《天文志》.由班固的妹妹班昭 和学者马续补作。

(2)所著除《汉书》《白虎通德论》外.有政论、诗、赋、课、颂等41篇。辑本《班兰台集》17卷。

(二)《汉书》概况【选择/名词】

1.《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起自高祖元年(前206).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

2.体例:基本继承《史记》 , 只是改“书”为“志”, 又取消“世家”并入“传”。全书100篇。包括12本纪、8表、10志、70传。 【2008/1504单选:0404多选】

二、《汉书》的文学价值

(一)《汉书》的文学价值【2210多选;简答/论述;2310简答】

(1)《史记》  富于变化、挥洒自如,但《汉书》叙事平实稳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典雅凝练,不失 为史传文的典范。即使从文学角度说. 《汉书》也有不少人物传记.能够在短幅片段之中摹声绘形.  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 【1204单选】

(2) 《汉书》最负盛名的人物描写,是《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精细刻画。

① “李陵传”写李陵兵败而降,在匈奴为官。昭帝即位,与李陵交好的霍光、上官桀辅政,即派李陵 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伺机招回李陵。任立政与李陵相见的叙描,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微妙心理,非常学逋

② “苏武传”塑造了忠员速通指爱国著察武指芜象2szkt2704 单 选 】

(3) 《汉书》 叙事翔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墓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1610单选】

简述《汉书》的文学价值。【2310简答】

(1) 一些人物传记能在短幅片段之中墓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神貌和性格。(3分)

(2) 人物刻画精细。 ( 2 分 )

(二)《汉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简述《汉书》人物传记的文学特色。【0707简答】

(1)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来  揭示人物的性格、神貌。

(2) 通过人物的所处环境、语言、行止等,细腻地揭示人物的的微妙心理、曲折复杂的心态。


第四节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概述:东汉时期,《汉书》而外,还出现了一些杂史类的历史散文, 以赵晔《吴越春秋》和袁康《越绝书》最为知名。

(一)《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 【0804单选;选择/简答】

(1)两部杂史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

(2) 记录基本史实而 外 ,还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 奇小说相近。

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1304单选;选择/简答】

(1)《吴越春秋》 前后连贯成篇. 《越绝书》 各篇相对独立:[2008/2010考期单选]

(2)《吴越春秋》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故事, 《越绝书》还有  地理、占气等 专篇。

(3)从文学角度来看,《吴越春秋》似较《越绝书》更具文学性。

《吴越春秋》 【0704名词】(1)东汉时期的一部杂 史。 (2)作者是赵晔。 (3)记录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二)《吴越春秋》

1. 《吴越春秋》的内容【简答题考纲】

(1)《吴越春秋》前5卷:记叙吴国历史。主要内容是伍子胥去楚奔吴和破楚报仇之事。穿插了伍子 胥渡江遇渔父、乞食击绵女以及死后显灵等传说故事和荒诞情节。

(2)《吴越春秋》后5卷:记叙越国历史。主要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以灭吴雪耻的故事。 一些情节撼动人心,如描写勾践入臣吴国后韬光养晦,口尝吴王屎尿。

2.简述《吴越春秋》的文学成就。 【1810简答/2204多选——次重点简答】

(1) 《吴越春秋》 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

(2)  刻画人物手法细腻传神,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忍辱图强的勾践等成功的人物形象。

(3) 对传奇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不同方面对后世创作历史演义、人物传奇类叙事文学作品,产生 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