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章 李白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 诗仙 ” 。 选
一生五个阶段:
①蜀中时期,是李白读书习剑、学道漫游的时期
②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和首入长安时期
③长安时期,是李白生活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
④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
⑤安史之乱时期
2.李白的乐府 简 选
(1)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出新意,能曲尽拟古之妙。
(2)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
①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
②用古题写已怀,偏重于抒情。如《蜀道难》《将进酒》
3.李白的歌行 简
①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
②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激情喷涌,气势奔 放, 慷慨激昂,豪迈飘逸,气势凌厉而悲中见豪。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语奇意新。
4.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 简
①李白的近体诗里,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充满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蕴涵 深长。
如《峨眉山月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七绝中,以山水诗 和送别诗最多最出色,表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表现日常生 活中 的人情之美,兴到神会,一挥而就,自然天成。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五言绝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思, 自然含蓄。
④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具有乐府民歌风格。
5.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简略版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
②想象的变幻莫测
③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总结:自我+想象
6.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
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经 常 用到“ 我 ” ,刻画诗人的 自我形象。
如《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②想象的变幻莫测
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意象的衔接组合是 大 跨度的,纵横变幻的,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如《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a.意象: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尤其喜爱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
如大鹏、大 江、大河等。
b.语言:清亲明快,不加雕饰。
c.色调:明丽爽朗,多用“ 白 ”色。
如《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7.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①李白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描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 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②李白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 狂放精神。
③李白诗中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也不乏 清新明丽的优美意向。
④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8.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①地位:时代骄子,“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②影响:其独特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四章 杜甫
1.杜甫简介:字子美,其人有“诗圣 ”之称,其诗有“诗史 ”之称。由盛唐过渡到中唐的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 ” 。 名 选
2.“诗史 ” 名 选
①“诗史 ”指杜甫所写的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的诗歌。
②以时事入诗,带有写实性质。
③借记事以抒情,充满 爱国忧民精神。
3.思想 论 简
①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直面社会现实。
②继承《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 发展汉乐府民歌“写时事 ” 的优良传统,创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的新乐府。
4.杜甫的诗史性质 简 论
①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素有“诗 史 ” 的美誉。
②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
③还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5.杜诗的写实手法 简
①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
②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
③融入强烈的抒情,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
6.杜甫律诗的成就 简 论
①五七律兼擅。杜甫对的律不但韵律精细,且诗境浑成而多变化,有意境 壮阔忽转为凄凉的,也有气象巍峨忽转为情景细致婉约,如《月夜》 ➢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登高》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
②以律诗写组诗。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秋兴八首》。
③打破固定的律诗谱式,就律体的变格创为“拗体 ”。成熟之后的通变,表现 为变化中的完整。能律则律,当拗则拗,体现了诗人造语贵新,同中求异的创作 追求。
7.杜诗的艺术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 简 论
(1)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①形成时间:主要成于杜甫晚年
②主要内容:沉郁顿挫的情感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指感情的悲壮深厚,顿挫指 的是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
③其他风格:萧散自然、平淡简易、含蓄委婉
(2)集大成:“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 ”
把文学从抒发个人情怀襟怀引向写民生疾苦,从理想引向现实。
①不薄今人爱古人,虚心学习。
②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③功力深厚,自铸伟词。
(3)地位:
①承前启后的作用:白居易、元稹的民生疾苦,韩愈、孟郊、李贺的奇崛、 散 文化和炼字,苦吟一派对炼字的追求,李商隐的七律,宋代江西诗派。
②更有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崇高人格。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