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 八 章 唐 代 散 文
第 一 节古文运动
一 、古文运动的起因
(一)古文运动【1804/0704名词一重点名词】
(1)指中唐时期出现的一场由骈体文向散体文转变的文体革新运动。
(2)代表作家是韩愈、柳宗元。
(3) 主张文以明道。
(二)唐代(中唐)古文运动的起因【选择/简答考纲】
(1)在中唐韩柳之前,已有许多作家从理论上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萧颖士、李华等为代表的复兴儒学的古文家。为文倡导宗经尚简,因宗经而走向复古。
(2)是借助于儒学复古的旗帜发展起来的,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情况有关。 直接原因:受文体文风自身演变规律的支配,与唐代骈体文的发展有关。如初唐“四杰”流走活泼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3)文体由骈而散,开元时期已有相当的发展,作为改革思潮出现是在安史之乱以后。骈文发展到中唐陆贽手里,已达变化的极致,奏议较彻底地去除了此前骈文的丽辞浮藻,不用典,不征事,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
二、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及实践【选择/简答;2210/1710/1104多选—高频选择】
1.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 【1304多选】
(1) 《争臣论》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确定“古文”创作的指导思想。 从“明道”的要求出发,韩愈特别强调作家思想修养的重要性。
(2)在具体的创作实践,《 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明道与现实批判联系。 (3)文学语言改造:《答李翊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文从字顺”。陈言:骈体文的浮词丽语和古代的经典之言,“去陈言”包含反对因袭、模拟之意。
2.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反对浮绘雕琢的文风,更注重散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 【1704单选】 3.贡献: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是文学革新运动而非单纯的复古运动,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学)的复 兴起到大的推动作用。从理论和创作上摧毁了当时骈文的统治地位,造成了精练畅达、富有表现力的 新文体,树立古文在文坛上的权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散文发展 史上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新时代。
第二节韩、柳散文
一 、韩愈一试论韩愈各体古文的创作成就。【2304论述;2008/1504/1910/1704多选-高频大题】
韩愈散文特点:写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比喻生动而发人深省,笔法委婉多姿而寄兴悠远,感情真挚 而气势磅礴。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创新上均有贡献。
(1) 杂文:较为自由灵活,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
杂文中有一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短文,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如《进学解》《送穷文》采用问答对话体,将叙事、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嬉笑怒骂。
如《杂说》《获麟解》《伯夷颂》等,《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 赠序文:借题发挥。委婉多姿。常熔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文笔富于变化。如《送孟东野序》抒发了为孟东野鸣不平的忧愤情绪,又通过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大量事例,劝解、 宽慰孟东野,以便使其振作精神,消除烦闷和愁苦的心情。《送董邵南序》。
(3) 祭 文:寓情于事,抒情性很强。《 祭十二郎文》围绕家庭身世和琐事写亡侄伤痛。
(4) 碑志、传记:状物叙事成就杰出,碑志有的刻画人物,重视细节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有的借事 议论,表现强烈的爱憎。传记有的讽刺现实。如《柳子厚墓志铭》。
文学语言改造:接近口语,文从字顺。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
二、柳宗元—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柳宗元文学散文的艺术风格。 【小蒋说:重点必背,可综合答】
(一)试论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1007论述】
(1) 人物传记大多描写社会地位不高或被压迫的人物.虽大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但带有虚构或夸张,情节描写受唐传奇小说影响,描写人物的奇特之处,形象鲜明,有个性。 如《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种树郭橐驼传》。
(2) 山水游记最具艺术特色。山水游记抒发愤怒、悲哀抑郁的情绪导富有诗情画意;微描写精微传神,
(3) 寓言散文寓意深刻,生动活泼。首先,寓言散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其 次 ,善于绘声绘影,因物肖形,创造出比较完整的、个性化的寓言形象。
(二)柳宗元文学散文的艺术风格【1910/1410论述;1810多选】
柳宗元的主要贡献是在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和寓言等文学散文的创作上。
(1) 寓 言大都 篇幅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 《黔之驴》《蜂蝦 fù bǎn 传》均以动物的形象揭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嘴脸。[2010/1610/1510单选]
(2)山水游记善于选取深奥幽美的小景物.精心刻画.极具艺术之美。有时采用象征手法.移情于景, 寄寓身世之感。《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将自己的情感移入自然之中,描绘反映自己审 美理想的景象,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生命之思。
(3)总体艺术风格沉郁凝练.冷峻峭拔. 具 有凄幽、愤、冷峻的色彩和浓郁的诗意。以及明显的讽谕 性、象征性。与长期贬谪、愤世嫉俗、富有批判锋芒的峻峭笔法有关。
《永州八记》 【1107名词】
(1)柳宗元在流放永州时写的一组山水游记。
(2)其中代表作有《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铒潭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
(3)富有诗情画意,写景传神,借景物描写抒发怨愤之情。
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一、讽刺小品文【1104名词;2104/1810单选】
(1) 讽刺小品文是晚唐出现的散文品种,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 【2104单选】
(2)代表作家作品有皮日休《读司马法》、陆龟蒙《野庙碑》,罗隐《英雄之言》。
二 、晚唐讽刺小品文的主要作家作品 【2104多选;2304单选】
晚唐讽刺小品文:被鲁迅誉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1.皮日休:《 读司马法》一针见血地指出帝王的权位是用老百姓的生命换来的。在《鹿门隐书》中还将帝王及其官吏比作盗贼和杀人犯。【2110单选】
2.陆龟蒙:【1710/1304单选】
(1)小品文多收录在《笠泽丛书》里,多托古刺今或借物寄讽之作。
(2)《 野庙碑》:文章既哀叹民间愚昧.又对窃取禄位、鱼肉人民的贪官进行了讽刺和抨击[鞭挞大 小封建官吏的凶狠残暴和伪善无用]。从碑字说起,由谐音引出“悲”字,作为通篇线索,构思奇妙。
3.罗隐: 【2304单选】
(1)讽刺小品集《谗 书》.所存篇目多是百来字、最多几百字的短文.看似随意漫谈.实则讲的是刺 世的严肃主题,思想艺术价值很高。
(2)《 英雄之言》借用“西刘、楚籍”无意中吐露真情的“英雄之言”.揭露了那些窃国的“英雄” 们在“救彼涂炭”的招牌下所犯下的鱼肉百姓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