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3

2024-08-28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8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五章 大历诗坛

1.韦应物:因担任过苏州刺史,故后人亦称他为“ 韦苏州 ”  

2.韦应物诗歌分期及艺术特色    

早期:追求理想,昂扬开朗

后期闲淡简远,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多山水诗。但已有正视现实的新 趋向。

3.刘长卿:擅长五言诗,自许为“ 五言长城 ” , 诗意象省净,极富韵味  

4.刘长卿的诗歌内容:        

①孤独落漠的士人心态

②时运不济的感伤惆怅

③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

5.“十才子 ”齐名        

①人物: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钱起、卢纶、吉中孚、韩 翃 [hóng]、司空曙、苗发、崔峒[tóng]、耿湋[wéi]、夏侯审、李端。

②原因:这十个人诗风和创作倾向相似 ,且都活跃在 大历初年

③内容:作品多为题赠送别之作,诗中颇多无奈的叹息冷落寂寞的情调

④代表钱起被公认为“ 十才子 ” 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 ”。

6.“十才子 ”诗歌的特色        

①追求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

②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意象多由生活中常见的山峰、寒雨、落叶、灯影、苍苔等组成,刻画精巧细 致。

7.顾况    

①强调诗歌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

②主要体裁古诗、乐府,将古诗民歌结合;

③格调通俗明快,通俗坦易;

④顾况诗俗的一面影响了张籍和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8.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最擅长 边塞诗,其情调 悲怆低沉  

9.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有盛唐余韵,边塞诗表现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具有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

为中唐先声,具有感伤情调,带有大历时代的特点。


第六章 中唐 诗歌

1.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喻诗:自己最为看重,体现其诗歌理论及兼济之志,代表作《秦中吟》其十 《买花》

感伤诗成就最高代表《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以谪贬江州为界,白居易的处世态度前后判若两人,诗风浅近平淡 , 表达知足常乐,情致温厚柔和,代表作《问刘十九》

杂律诗:一些写山水风光和友情的作品,代表《暮江吟》


2.元稹      

①新乐府诗:大胆地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

②讽喻诗:谈社会问题,讽刺时政,如《织妇词》《田家词》

③叙事长诗《连昌宫词》,被评为“ 融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 ”

④艳情诗和悼亡诗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如《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

⑤酬唱诗:和白居易一起,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3.元和体        

①诗歌体裁: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 次韵相酬 ” 的长篇排律, 以 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 小碎篇章 ” , 加上两人的艳体诗,通称为“ 和体

②艺术特点语言浅白,格调轻快。

③影响:元和体诗突破了诗的传统,体现出世俗化特征。


4.元白诗派      

①诗歌流派:中唐诗人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派别,两人同年及第,授 相同官职。

②诗歌内容:常以新乐府为题,诗歌尚时、尚俗、平实。

5.张籍和王建:中唐时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时号“ 张王 ”  

6.张籍诗歌内容    

①乐府诗:题材广泛,多为“ 俗人俗事 ”,以社会的缩影。《野老歌》《牧童词》

②近体诗:虽多为抒怀和酬赠之作,也带有写实倾向,且不乏新颖之作。《秋思》

7.王建诗歌内容:  

乐府诗:成就最高,题材广泛,爱憎强烈,如《田家行》

②以俗语、民歌入诗的倾向,一些小诗写得通俗流利而脍炙人口,如《新嫁娘 词》三首;

用七绝诗体反映宫女生活、以白描见长的《宫词》百首

8.韩孟诗派    

①时期人物:中唐时期,以 韩愈、孟郊 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②诗歌主张:该派诗人倡行“ 不平则鸣“ 的诗歌创作主张

③艺术特质:艺术上尚怪奇,重主观

9.韩愈      

(1)古文文体杂文、赠序文、祭文、碑志、传记

(2)诗歌的艺术特点:

以文为诗:《山石》汲取了游记散文的叙事手法,形成了诗歌的散文化。

狠重奇险。韩愈在艺术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

以丑为美。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

有富于神韵、清新自然的诗作,近似盛唐人的诗。

10.苦吟:中晚唐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语言的生新。代表诗人有 孟郊、李贺、贾岛、姚合。      

11.孟郊:“ 诗囚 ”,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苏轼称“ 郊寒岛瘦 ”。

12.孟郊诗歌创作的特点:      

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构思奇特。

多表现凄凉寒苦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

也有古朴平易的小诗,如《游子吟》。

13.李贺“诗鬼        

(1)长吉体 李贺诗的风格,常描写鬼魂,主观色彩强,喜用生新拗折字眼, 造语奇丽,带有神秘感。

(2)李贺诗歌艺术特色

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

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用各种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 苦闷

异于常人的想象乃至幻想,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

14.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 ,被称为“诗豪 ”  

15.刘禹锡诗歌分类      

①政治讽刺诗《戏增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

②咏史诗:刘诗中思想最深刻、艺术最精湛的部分, 如《西塞山怀古》《乌衣 巷》《石头城》

③民歌体诗《竹枝词二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16.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      

17.诗歌分类      

抒写贬谪的抑郁悲伤、思乡之情,忧愤深广,风格清冷峭拔。 长于哀怨,得 屈骚之余意。

山水田园诗,试图以清静幽寂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消除现实困扰。《渔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