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一.秦代散文和李斯
1.《吕氏春秋》 名 选
①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文章比较短小,向来被视为杂家的代表。 ②文学特征是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 成分居多。
2.《谏逐客书》 名 选
作者是李斯,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 指 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3.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选 简
①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
②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
③他的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 二.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1.贾谊 ★
(1)文章风格: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铺排渲染 简
(2)《过秦论》 : 名
是贾谊著名的史论散文,核心是指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 仁义不施 ” 。 集中体现了贾谊散文的气盛情浓、铺排渲染的特色。
(3)其他作品:《治安策》 选
《论积贮 zhù 疏》(紧凑严密,说理透辟) 《吊屈原赋》、《鵩鸟赋》、《早云赋》
2.晁错散文特点: 简 选
①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具体对策。
②如代表作《论贵粟疏》,论述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国家发展的意 义。
③辞藻偕偶,句式铺排,有战国策士遗风。 如: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 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三.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1.董仲舒:
①代表作:《春秋繁露》 、《天人三策》
②文章的特点: 推衍《春秋》 天人相感、 选
阴阳灾异思想,逻辑严密,引经据典,冷静沉稳,完全没有了西汉初期散文的纵
横排宕之气。 选 简
2.刘向 选
(1)两大贡献:校理《战国策》;创作了《新序》、《说苑》
(2)《新序》的特点: 简
内容上:采集群书中的 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艺术上:能以间简短笔墨,描写人物 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 体裁上:成为 独立的故事。
3.《报任安书》:是 司马迁 写完《史记》后给朋友的回信,信中抒写他无辜受 刑 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说明自己忍辱著史的理想,提出“ 发愤著书 ” 论,叙写生 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选 名
4.《报任安书》的特点: 简
①《报任安书》是 叙写个人怀抱之作,以其真挚浓烈的感情撼人心魄。
②信中抒写无辜而遭腐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愤懑。
③叙写生动,情感真挚深沉,感人至深。
5.《报孙会宗书》:是杨恽[yùn] 给友人的回信。以自然流丽的文笔摹画回归田 园的悠然自适,而其中又深含苦中作乐的无奈和怨愤。
6.《盐铁论》: 桓[huán]宽 编纂的政论文,以史为鉴,直切时事和政策,采用 对 话体,与当时的主体文风不同。
三.东汉散文的演变
(一)疾虚妄、崇实诚:东汉前期散文
1.张衡的《归田赋》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选
2.创作倾向:批驳虚妄的政治文化
3.王充:《论衡》
4.桓[huán]谭:著《新论》29 篇,如《陈时政疏》和《抑谶[chèn]重赏疏》抨 击虚妄之先河
(二)切中时弊、情感浓郁:东汉后期散文
1.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对偶藻饰)方向发展 选 ★
2.王符:代表《潜夫论》,包括《实贡篇》《考绩篇》等,切中时弊,富于情感。
3.仲长统:代表作《昌言》,倾向是崇尚实用,充满变革的思想,质朴而富于论 辩色彩。
4.东汉后期散文的一般特征: 简
①东汉后期散文创作以王符、仲长统为代表;
②其文章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切中时弊;富于 激情和文采
(三)两汉散文发展
西汉前期 | 西汉中后期 | 东汉 |
文风:关乎治国,反思 | 文风:言必称经,平实沉 | 前期:疾虚妄,崇实诚 |
秦亡,针砭时弊,质实 | 稳,极少感情波澜 | 人物:桓谭,王充 |
畅达,兼有战国遗风 | 人物:董仲舒、刘向 | 后期: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
人物:贾谊、晁错 | 异类:司马迁《报任安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 人物:王符,仲长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