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二、《孟子》的雄辩风采
(一)《孟子》概况 1.孟子
(1)孟子:(前372? 一 前289?),名轲,邹(山东邹城)人。战国中期人,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 思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以及滕、鲁、宋等国,不为所用。
(2)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后世以孟子为“亚圣”,“孔孟”并称。
2. 《孟子》【1604名词】
(1) 《孟子》是孟子所作,继承并开拓了儒家的思想传统。
(2) 铺张扬厉,富有雄辩色彩。
(3)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孟子》【2310名词】:作者孟轲。先秦 诸子散文。说理雄辩。
(二)《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404/1910论述—高频重点大题】
1.《孟子》具有极强的雄辩色彩:
(1) 善于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gòu ( 逻 辑 )中来, 使对方心悦诚服。如《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孟子的提问,全是生活中常识性的问题,因而就巧 妙地规定了对方的必然回答。
(2) 说理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自己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如《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抓住齐宣王想要称霸天下的心理。
2.善于以典型性的事例,引喻譬义, 或是以寓言故事说理。使说理生动易解,深入浅出,并使对方信服接纳。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
三、《庄子》:深邃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1.庄子【选择/名词】
(1)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
(2) 《汉书 · 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现在 通行的《庄子》就是郭象注本. 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 般认为 .《内篇》为庄子自作. 《外篇》和《杂篇》则基本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
2.《庄子》 【选择/名词】
(1) 《庄子 · 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1810单选】
①重言是“借重之言”,即引用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但《庄子》引用的名人言语,基本都是虚构的。 【0204名- 《庄子》中的重言】
②卮言指心想笔随、变幻写意的语言,就 是表情达意不受真凭实据的拘限。 因此,《庄子》所谓重言、卮言,实质上也都是寓言。
(2)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散文。 【1307单选】
①《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鲜明的基本特征: 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
②庄学的思想本身便具有浓静酶诗性,文包那纵省然宪拘无束的神奇而智慧的表达,又与其思想形 合神契。
(3)《庄子》的寓言,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 · 天下》),描述了众多形 色奇诡、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
试论《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2008考期论述一高频大题】
试述《庄子》寓言的特色,并举例说明。【1107论述/1504多选—高频大题】
(1)异彩纷呈的故事。 (2)奇幻谲诡的想象。 (3)空灵飘忽的文风。 (4)谐趣和讥刺横生。 (5)精湛传神的文笔。
(一)异彩纷呈的故事
(1)《庄子》以寓言说理,自然就讲述了众多的精彩故事。
如《逍遥游》,基本就是由鲲鹏恢宏的南迁,蜩、学鸠、斥鹚等的嗤笑,以及尧与许由、肩吾与 连叔、惠子与庄子的对话故事构成全文的。寓言故事俯拾皆是,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伯乐治马、舐痔结驷(《庄子 ·列御寇》)、 触蛮之争、鸱chī 得腐鼠、轮扁斫轮、西施病心、朝三暮四等。这些故事的情境和内涵,往往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故而神奇杳渺,引人入胜。
(2)《庄子》用众多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行文中充满了故事情节,使说理足具形象性和趣味性。
(二)奇幻谲诡的想象
《庄子》异彩纷呈的故事,是建立在奇幻谲诡的想象之上的。《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 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写鲲鹏南迁,鲲可以自由变幻体貌,由鸟而鱼;鲲、鹏体形之巨大不可拟想;它的 飞行,惊天动地,气势恢宏。这样的想象,堪称奇丽、夸张而壮观。
(三)空灵飘忽的文风
《庄子》的每一个故事本身都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不受常情常理的拘限;而全篇又是由一 个个这样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之间往往是跳跃式的承接,这就造成它结构、行文的空灵飘逸。 如《秋水》连续写了七则寓言故事。如《逍遥游》,从鲲鹏变化而南徙,到蜩与学鸠的抢榆纺而止,转到小知大知、小年大年的比较, 忽又回溯历史,讲许由不受天下,接以莫须有的肩吾与连叔的对话和宋人资章甫适诸越的故事,倏而 又回到现实,写庄子和惠施的辩论。如此轻灵的转徙变化的想象力之上的,使它的行文飘忽不羁。这样的结构和行文特点,都是建立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四)谐趣和讥刺横生
读《庄子》,常有会心契意之感。这往往是由于《庄子》文章谐趣和讥刺摇曳横生。如《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对大鹏南迁行为的不理解、惠子与庄子关于大瓠的争辩,都趣味盎然。 《庄子》的谐趣、讥刺,往往连珠并玉,难分彼此。
(五)精湛传神的文笔
《庄子》不以写人物为务,但凡涉及人物描写,往往用很少笔墨,就写出了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 《庄子》中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一般都是以“写意”笔法出之。《庄子》也很擅长细腻逼真的“工 笔 ” 。如《齐物论》写风。它说风是大地的呼吸,构想已奇;描写姑射山神人,就其体貌、饮食、行止略加点染,便呈现出神人冰心玉壶般纯净清洁的境界和 飘飘仙风。《庄子》刻画这些形象,大都举垂若轻,以短语传神。《庄子》中这样的描写还有不少,无论鸟、兽、虫、鱼、山水、草木,时而细致描摹,时而夸张虚 拟,真实与虚构交错,传神和拟形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