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2

2024-08-28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8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章 先秦散文

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1.《尚书》      

第一部历史文集,以记言为主,文字古奥迂涩,佶屈聱牙

2.《春秋》      

①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②以类似今天新闻标题的形式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 件。

③语言简括,微言大义、暗语褒贬的表达思想主张。

春秋笔法,一字喻褒贬。 3.《左传》      

①全称《左氏春秋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内传》《古文春秋左氏传 等。也是一部编年史,相传作者是鲁国太史左丘明。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  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②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茂,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有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4.《左传》的叙事艺术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 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

《郑伯克段于鄢》, 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 仅用五百余字,把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和尾声叙述得明白生动,把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 刻画得鲜明突出,令人难忘。

(2)全知的叙事视角,既保证了叙述的真实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 物语言,从而增强事件的故事性意趣,避免枯燥乏味的史事记述。

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记叙战役千余场,注重对战前谋划的叙述。

《晋楚城濮之战》, 作者注意叙写战前错综复杂的外交策略,增加了曲折的故事趣味。 《曹刿论战》齐鲁长勺之战

②.对战争场景的描写,生动鲜活,让人如同亲历。

《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将两军阵势、将帅,各路兵马的战况,描写的如在人眼前。而且还 有变化波折,或直进取胜,或退而夹击,文字虽短,却参差起伏,生动如画

③.运用细节描写和人物言语,同样是以全知视角观照的结果。 《晋楚邲 bì之战》, 楚军突然发动进攻,晋军仓促应战,争相过河

5.《左传》的写人艺术    

性格:《左传》刻画的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言行: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吧 2 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成长: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6.《左传》的辞令艺术    

语言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外交辞令:《左传》的外交辞令,具有理富文美的特点。

于外: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 分,分寸恰当,使对方折服。

于内:能够引经据典,言辞婉转伶俐。 《烛之武退秦师》

叙事剪裁功夫
全知的叙事视角战前谋划
战争场景
细节语言
写人性格
言行
环境
成长
辞令记言文字
外交辞令
把握心理
引经据典

7.《国语》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王朝及齐、鲁、吴、越等国的史实。以记言 为主。风格质朴平实。与《左传》同记春秋历史,被称为《春秋外传》

8.《战国策》      

①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②内容以纵横家言为主。风格辩丽恣肆

③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 33 篇,定为现名。 9.《战国策》文学特色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引譬设喻,善用寓言(如,狡兔三窟)

二.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1.《论语》、《孟子》、《墨子》简介    

《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语录体论集。

《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著作,篇幅简短,韵散结合,形象化说理。

《墨子》: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墨家儒家并称为显学

2.《孟子》    

①时间: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②主张:主张行“王道 ”,施“仁政 ”,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

③成就:被称为“亚圣 ”,与孔子并称“孔孟 ”。

3.《孟子》的文学特点        

(1)雄辩色彩较强,而且不是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特点。

①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善于设置圈套,使对方心悦诚服;

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进入圈套,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 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以典型事例、引喻譬义和寓言说理。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 4.《庄子》简介  

①现在通行的《庄子》就是郭象注本

②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

《内篇》庄子自作,《外篇》《杂篇》是其弟子和后人所作。 庄子精彩语录(简要有个印象和了解即可)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朝三暮四

5.《庄子》的寓言的文学色彩          

“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故事:异彩纷呈的故事,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西施病心,蛮触之争。

想象:奇幻谲诡的想象,如鲲鹏的变化以及形体的巨大。

文风:空灵飘忽的文风,寓言多奇幻飘逸,而不按常理连缀。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忽而叙事,忽而印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 ”。

风格:谐趣和讥刺横生。

如:舐痔结驷(出自《庄子•列御寇》) ,shìzhìjiésì、鸱 chī得腐鼠。

文笔:精湛传神的文笔,写意与工笔兼善。 如《庄子 ·逍遥游》

6.《荀子》    

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对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贡 献极大。

7.《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①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到荀子,已经成熟

②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长于比喻,少用寓言。比喻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如《劝学》

8.《韩非子》

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如: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曾子杀猪

文学特证: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自成一格

书名编者风 格体例内容
《尚书》古奥迂涩诘屈聱牙第一部历史文集记言
《春秋》孔子简明准确暗喻褒贬鲁国的编年史以新闻标题的形式 记录历史事件
《左传》左 丘 明叙事、写人艺术 辞令艺术编年史《春秋》三传
《国语》质朴平实第一部国别史记言
《战国策》刘向铺张辩丽 夸饰恣肆国别史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时期作品学派特 点
春秋末至战国初《论语》词约义丰 语录体
《老子》篇幅简短
《墨子》由小及大,多用比喻,连类比譬 推理严谨,质朴无华,多用口语
战国中期《孟子》雄辩色彩较强比喻、寓言、举例说明
《庄子》寓言和奇幻色彩、空灵飘忽
战国后期《荀子》长于比喻,少用寓言 逻辑严密,说理透辟
《韩非子》冷峻峭拔,条理严密 使用寓言最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