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4

2024-08-27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8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与汉大赋的勃兴

、司马相如赋的创作特征

( 一)司马相如

1.司马相如: 【2010/2110单选】

(1)《子虚赋》《上林赋》《哀秦二世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 【2404单选】 《梨赋》《鱼范zū 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

(2)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实为一篇。统称《天子游猎赋》。

(3)抒情述志的赋作:《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篇幅短小。

2. 《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 【选择/简答】

(1)《 天子游猎赋》是要讽谏的,但讽谏之意在整个作品中并不突出。

(2) 基本是以繁辞丽句对诸侯、天子的苑囿铺排夸饰。读者眩目于层层铺排夸饰。注意于它的繁辞丽 句,篇末点缀的些许讽谏之语,早已被华丽的摹绘淹没了。

(3)作品的讽谏之意:采取反言正出的 曲折笔法 ,并非直言相谏(如说天子自省“此大奢侈”).使讽谏往往成了颂扬,冲淡了讽谏意图

(4)《天子游猎赋》存在着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的反差,讽谏意义比较淡弱。

(二)司马相如赋的创作特征

1.简述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1710简答一重点大题】 司马相如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

(1) 以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铺排夸饰,文辞富丽

(2)如司马相如《 天子游猎赋》,极度发展了大赋的表现方式。

(3)具备了汉大赋这一文体的鲜明特色,实现了文学表现自身的长足发展

2.简述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创作特点。【选择;1904简答一重点大题

(1) 采用问难的结构、整齐排偶的句式

(2) 丧失了真情实感 找不到充满激情的作者的影子.看不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感觉不 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失去了真情实感,只有华丽的表现形式和令人眩目的繁难语言。

(3) 空间的极度排比 繁复的空间排比:方位、段落、句子、辞藻的排比①片面使用空间排比。使空间的排比发展到了极限。例如写云梦的那段铺叙。空间的极度排比,使本来已经丧失了真情实感的作品所呈现出:逞才和游戏文字。

(4) 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墓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5) 遣词用语更加繁难僻涩。比楚辞遣词用语更繁富 . 由繁富走向了僻涩。假借同音字.使用方言俚 语,径造新字,极尽用字新僻之能事。

3.简述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1504/2210简答】

(1) 陈皇后的遭际与作者的悲凉融为一体共抒悲郁孤愤之情

借陈皇后废贬长门之事,抒发相如自己的悲凉感受。把陈皇后的遭际与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在一起, 抓住两者最相似又最典型感人的身世境遇。“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白鹤噭jiào  以哀号兮,孤雌踌 zhì 于枯杨。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2) 抒情手法纯熟;情景交融

先以简短语句总抒困境和感受,继之以情景交融的婉曲抒发。写宫室、庭院、幄帷、玩好之华丽、精 美、富赡,正反衬出人的困顿孤凄;写钟声宏巨单调,猿吟啸而鹤悲鸣,又加深了悲凉感。


二、扬雄对大赋创作的拓展

(一)扬雄的生平及其赋作。【选择】

1.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年轻时喜好辞赋,初入京师,便接连上奏。

2.创作: 【1407/1604多选】

(1)《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又称《羽猎赋》)、《长杨赋》。

(2)《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酒赋》、《解嘲》、《解难》等。

(3) 蜀都》《甘泉》《河东》《校猎》《长杨》五篇大赋. 是扬雄辞赋的代表作。

(二)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其贡献——简述扬雄对大赋创作的拓展。【2110/1510简答】 简述扬雄的大赋在谋篇运思上的新拓展。【2310简答】

《蜀都》《甘泉》《河东》《校猎》《长杨》这五篇大赋铺排夸丽的风格,体式组构.基本模仿相如赋,但是在谋篇运思上有了新的拓展

(1)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继承司马相如的题材.扬雄又开拓了新的摹写领域:①写祭 祀. 如《甘泉》《河东》:    ②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从苑囿、田猎转描摹都市、郡邑 的 繁 华,如《蜀都赋》[对后汉“京都赋”有一定影响]。

(2 )进 加强了“劝百讽—”的“劝”的色彩

① 《蜀都赋》通篇铺排夸饰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

② 《甘泉赋》全篇描摹甘泉宫的壮伟华丽,恍如神仙之所居。

③ 《河东赋》歌颂五帝三皇的美德后,继而颂美煊染颂美大汉盛世。

④ 《长杨赋》借翰林主人之口宣讲高祖灭暴秦、文帝施仁政、武帝建事功的伟业。

⑤ 《校猎赋》以大部分篇幅摹绘田猎场面,进而赞叹汉世优于“唐虞、大夏、成周”的“崇哉乎德”, 而曲终奏雅,以“上犹谦让而未俞”一句,转带出天子更加致力于广施仁政的举措。它是以理想帝王 的样子来叙写现实帝王的仁政,以期指示当今帝王应当遵循的为政之道的。这样的“曲笔”,只能使 帝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满足,达不到讽谏目的。

(3)艺术表现的新变化: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 《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的雄伟、物产的丰饶.《甘泉》《河东》天子祭祀,《校猎》《长杨》天子田猎比较集中。扬雄“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之赋丽以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自考大纲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核心考点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汇总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1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0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9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7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6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5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4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3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2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资料全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