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列子》介紹】《漢書?藝文志》載《列子》八篇,作者爲列禦寇,但早已失傳。現存的八篇,是魏晉時期人搜集有關列禦寇的資料編成的,其中有些篇目可能是原書的佚文。書中表現的是魏晉時期門閥士族地主階級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有些地方還反映了佛教思想的影響。但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對後人有一定的啓發教育作用。
《列子》有晉人張湛的注本八卷,今人楊伯峻的《列子集釋》可供參考。
【題解】本篇選自《列子?說符》。這則寓言通過九方臯求取千里馬的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有所大成,必有所小棄。因此,善於使用人才的人,應求其大節,不必苛責小事。故事還教育人們,看問題要看事實,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①?”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②;天下之馬,若滅若明,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m?)轍③。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④。臣有所與共擔纆(m?)薪菜者,有九方臯,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⑤。”
【注釋】①秦穆公: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春秋五霸之一。 伯樂:姓孫,名陽。古代有名的相馬專家。 年:年歲。 長:年歲高,年老。 子姓:子孫。 者:和“求馬”組成名詞性的結構,表示“求馬的人”。
②良馬:一般的好馬。與“天下之馬(千里馬)”相對。 形容筋骨:指馬的形體筋骨長相等外在的特點,這些特點一般人就可以看出。這裏名詞作狀語,從“形容筋骨”等方面。 形容:指行貌。與今義不同。
③天下之馬:指天下特出的好馬,即千里馬。 若滅若明,若亡若失:指千里馬的形態特徵,若明若暗,若有若無,恍惚迷離,很不容易識別。意思是千里馬是不能夠通過形態特徵來相的。
若此者:象這樣的馬。 絕塵弭轍:形容馬跑得非常快。奔跑是不會揚起塵土也不會留下足迹。 弭:消失。 轍:車轍,這裏指蹄迹。
④下才:指才能一般。 “可告”兩句:能夠教會他們相一般的好馬而不能教會他們相天下特出的千里馬。
⑤所與:“所”加“與”,相當於“與之”,在一起幹事的人。 共:一起。 擔纆:用繩索擔負東西。 纆:繩索。 薪菜:打柴草。 菜:通“采”。 九方臯:人名,複姓九方,《淮南子》及《呂氏春秋》作“九方堙”,《莊子》作“九方歅”。 此:這個人。 於:介詞,對於。 非臣之下:不在臣之下。 見:謁見。 使動用法,使……謁見。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①。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②。”穆公曰:“何馬也③?”對曰:“牝(p?n)而黃④。”使人往取之,牡而驪(l?)⑤。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⑥?”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⑦!若臯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c‘),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⑧。若臯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⑨!”馬至,果天下之馬也⑩。
【注釋】①見:召見。 行:出行,外出,往。 求:尋求。②反:“返”的古字。 報:回報、報告。 沙丘:地名。
③何馬:什麽樣的馬。④牝而黃:黃色的母馬。 牝:雌性的動物。⑤取:牽來、取來。 牡而驪:黑色的公馬。 牡:雄性的動物。
⑥敗:糟糕,壞,失敗。 色物:毛色。 牝牡:公母。 尚:尚且。 弗:不。何馬之能知:能知何馬。賓語“何馬”用代詞“之”複指而前置。⑦喟然:歎息的樣子。 太息:長聲歎息。 一:專心,專一。也可理解爲副詞,加強語氣,相當於“竟”。 是:代詞,這。 乃:情態副詞,起強調語氣的作用,意思如“正是、就是”。 其:指九方臯相馬的方法。 千萬臣而無數者:意思是比我強千萬倍甚至無數倍。⑧天機:天地間的玄機,指事物的精微。 忘:忽視,遺忘。 麤:同“粗”。 在:省察,注重。 “麤”與“外”指“色物牝牡”等外在特點,“精”與“內”指“天機”,事物的內在特點、本質。 所見:所應當看見(關注)的地方。 不見:不必看見(關注)的地方。 視:考察,觀察。 遺:抛棄,丟開。 “所見”、“所視”指必須注意必須觀察之處,即“精”與“內”、“天機”。“所不見”、“所不視”指不必注意不必觀察之處,即“麤”與“外”、“色物牝牡”。⑨“若臯”句:象九方臯這樣善於相馬的人,實在是有比千里馬更可貴的地方啊。 乃:情態副詞,表強調語氣。 乎:介詞,相當於“於”,表比較。⑩至:到來。果:副詞,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