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实词、短语与句子

2024-09-0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6

【自考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一节 实词与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一)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昨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活用是临时性的,兼类是固定性的。


二、名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襄二十二)

(三)用作意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大同)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礼记?学记)

(二)用作使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三)用作意动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秦策一)

四、数词用作动词

(一)用作一般动词

大国不过三国之一。(隐元左)

(二)用作使动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卫风?氓)

第二节 短语 返回

一、名词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壮语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像……一样”、“跟……似的”: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当作……那样”、“用待……的态度”、“像待……似的”: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在……”、“向……”: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龚遂传)

4、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龚遂传)

5、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1、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龚遂传)

2、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变化

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3、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表示追溯往事。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即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二)特殊的动宾关系

1、 施动

2、 与动

3、 因动

4、 为动

5、 向动

6、 所动

7、 位动

8、 时动

9、 量动

三、动词与宾语的语序

1、疑问代词作宾语位于动词前

敢问何谓也?(隐二左)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位于动词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是”“之”复指宾语,置于动词前。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僖十四左)

四、双宾语

1.给予、赐予义动词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成二左)

2.告知、教示义动词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3.古有今无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4.古汉语中的使动可以带双宾语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

五、主谓之间加“之”的短语

未知母之存否。(宣二左)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与?(论语?学而)

第三节 句子  返回

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隐元左:制,巌邑也。

今京不度,非制也。(否定副词修饰谓语,不是修饰名词)

二、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无标记

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成二左)

(二)有结构标记

1.介词“于”引进主动者

xi克伤于矢。(成二左)

2.助动词“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3.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所”

今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4.“被”字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标点题、阅读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翻译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背诵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虚词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实词、短语与句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音韵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知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老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礼记》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论语》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詞類活用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戰國策》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说文解字》和汉字的部首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汉字学与汉字的结构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左传》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新語》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說苑》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列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今詞義異同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7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6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5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学习方法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8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7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6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5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