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4

2024-09-0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6

【自考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五、近体诗的对仗

对仗,就是对偶。“对仗”中的“仗”,来源仪仗队中的“仗”,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诗句中的对仗,也要求两两相对,排列整齐。近体诗产生以前,诗中的对仗,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近体诗的对仗,不仅仅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且是格律上的规定。近体诗的对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

1.对仗的位置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至于首联和尾联,则可对可不对。

2.对仗的讲究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常规分为以下几类:

(1)工对。依照对仗的要求把词划分为九类:①名词②形容词(轻重疏密明暗)③数词④颜色词⑤方位词⑥动词⑦副词⑧虚词⑨代词。其中名词又细分为以下一些小类:

⑴天文                ⑵时令                ⑶地理                ⑷宫室                ⑸器物

⑹衣饰                ⑺饮食                ⑻文具                ⑼文学                ⑽草木

⑾鸟兽                ⑿形体                ⒀人事(道德才情)                ⒁人伦(父子兄弟)

所谓工对是指凡同类或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属同一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并提,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例如: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宽对

宽对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及名词对动词、副词对动词等,甚至包括半对半不对,例如: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3)借对

借对就是借义相对。有两种情况:

A.某词有两种意义,诗人在诗中用其中一义而以另一义相对。例如: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B.某词本无某义,只因读音与另一词相同,故借另一词的意义相对。例如:

事直皇天在,

归迟白发生。                刘长卿《新安奉送》

马娇珠汗落,

胡舞白题斜。                杜甫《秦州杂诗》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恨别》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用两句相对独立的话,如果将一句分成两句相对,每句意义不完整,这就叫流水对。例如: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作者:杜牧

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                杜荀鹤《春宫怨》

3.对仗的避忌

(1)避重字

对仗的字一般不能相同,这叫避重字。例如:

五湖春色浮天地,

千岱翠岚近早春。                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梧桐叶下秋声急,

篱菊花开秋雁飞。                (同上)

修辞上的连环等手法则不属于重字。例如: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二首》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王驾《雨晴》

(2)避合掌

合掌是指对仗的两句意义完全相同的现象,实际上是同义词相对,应极力避免。合掌例如:

赤县东风劲,

神州春意浓。

云泽清光满,

洞庭月色深。                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韬略孔明分禹鼎,

神机诸葛列封疆。                (同上)

(3)避不协(虎头蛇尾)

对仗的两句在意义上要相配、协调,不可东拉西扯,风马牛不相及,或虎头蛇尾,上句气盛,下句气弱。否则就会破坏诗意的统一。例如: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元璋出句

①雨打羊毛一片毡。                朱元璋长孙朱允炆对

②日照龙鳞万点全。                朱元璋四子朱棣对

气凌衡岳三千丈,

心托离骚廿五篇。                取自孙天赦《对联格律及撰法》

万仞惊峰承日月,

一株柔柳伴花枝。                (同上)

(4)避粗俗

诗句取意宜高雅,不宜让俚俗粗语入诗。公安派诗多浅显,冲口而出,下笔随意,不避俚俗。如:

一日湖上行,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一日湖上卧。                袁宏道《西湖》

又如一笑话说两秀才对诗:

秀才甲:远望此山黑糊糊,

上头尖来下头粗。

秀才乙:若把此山翻过来,

下头尖来上头粗。

(5)避对开

对开是指相对的两句意义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例如: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三春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标点题、阅读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翻译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背诵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虚词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实词、短语与句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音韵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知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老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礼记》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论语》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詞類活用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戰國策》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说文解字》和汉字的部首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汉字学与汉字的结构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左传》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新語》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說苑》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列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今詞義異同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7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6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5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学习方法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8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7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6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5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