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左传》

2024-09-0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6

【自考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左传》介绍】《左传》,《史记》始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作者据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今人则多认为出自战国初期人之手。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故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传》以春秋时期鲁国十二位国君的世次及在位时间为纲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实际上记事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3年)。记载了两百多年间列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礼俗等方面的重要活动,是研究古代社会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重要历史文献。

《左传》在文学语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记述复杂纷繁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大规模的战争),也善于用写实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鲜明地表现历史人物的面貌和性格。对外交辞令的描写更是写得委婉动听、刚柔得宜。这对后代文学、史学和语言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以后,为《左传》作注的很多,晋杜预将《左传》分年编附于《春秋》之后用它来解释《春秋》,同时加进自己的注解,称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代孔颖达对《左传》和杜预的注又作了新的注解,合称为《春秋左传注疏》,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今人的注本主要有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

【题解】本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题目借用《春秋经?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语。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争夺权势的战争也同时加剧起来。本文叙述了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的一个历史事件。它描写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其母姜氏的偏心狠毒和其弟共叔段的贪婪愚蠢,表现了郑国统治者母子、兄弟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激烈斗争。全文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情节曲折,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齊晉鞌之戰   《左傳?成公二年》

【题解】本篇选自《左传?成公二年》,题目是后加的。鞌之战是春秋时期一次著名的战役。公元前589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和卫国,鲁、卫向晋国求援,于是在齐晋之间发生了这次战争。《左传》记述鞌之战的文字较长,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篇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细节描写,展示了鞌之战的整个过程,揭示了这次战争胜负的原因是由于齐军骄傲轻敌,晋军同仇敌忾。当然,由于作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从各国政治、经济的背景上来揭示战争的实质。至于那些占卜或做梦灵验之类的描写,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癸酉,師陳於鞌(?n)①。邴(b?ng)夏御齊侯,逢(p?ng)丑父為右②。晉解張御郤(x?)克,鄭丘緩為右③。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④。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j”),未絕鼓音。曰:“余病矣⑤。”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⑥。”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⑦!”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hu?n)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⑧!”左并轡,右援枹(f’)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之⑨。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⑩。

【註釋】①癸酉: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日。 陳:“陣”的古字。 鞌:齊地名,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附近。

②邴夏:人名。 御齊侯:為齊侯駕車。 逢丑父:人名。 右:車右,又稱驂乘。多由勇猛之人擔任,戰鬥中負責保護尊者。

③解張:人名。 郤克:今大夫,本此戰鬥晉軍的主帥。 鄭丘緩:人名。④姑:姑且。 翦滅:消滅。 此:晉軍。 朝食:吃早飯。 介馬:給馬披上鎧甲。 馳之:指驅馬進軍。⑤屨:鞋子。 病:傷勢嚴重。⑥張侯:解張。 合:兩軍交戰。 貫:穿。 朱殷:染成黑紅色。 吾子:對對方的尊稱。⑦識:知道,了解。 然:表轉折,然而。⑧殿:鎮守。 集事:成事。 擐甲:穿上鎧甲。⑨并轡:把兩手中的繮繩交到一隻手中。 枹:鼓棰。⑩周:圍繞。

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從齊侯①。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②。”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③。”射其左,越於車下;射其右,斃於車中④。綦(q?)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⑤。”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⑥。韓厥俛(f“)定其右⑦。

【註釋】①韓厥:晉大夫,鞌之戰中任晉軍司馬。 子輿:韓厥的父親。 旦辟左右:次日早上作戰時避開左右位置。 中御:在中間駕車。按制度,韓厥在車中應處在車左的位置。 從:追趕。②君子:貴族。③非禮:不合禮制。④左:車左。 越:墜落。 斃:倒下。先秦漢語中的“斃”一般沒有死去的意思。⑤綦毋張:晉大夫。 喪車:作戰中戰車損壞。 寓乘:搭車。⑥從左右:站在左右兩邊。 肘:名詞作動詞。用肘撞。⑦俛:同“俯”。

逢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gu?)於木而止①。丑父寢於轏(zh?n)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②。韓厥執縶(zh?)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曰:“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③。”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鄭周父御佐車,宛茷為右,載齊侯以免④。韓厥獻丑父,郤獻子將戮之⑤。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⑥?”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⑦。”乃免之。

【註釋】①易位:交換位置。按制度,齊侯處於車中間的位置,丑父在車右的位置。古代作戰中,甲士從服飾上不容易看出身份,只能從車中的位置上分析。 及:到達。 驂:兩邊駕車的馬。 絓:絆住。②轏:輕便的戰車。 匿:隱瞞。及:追上。③縶:絆馬索。 輿師:軍隊。 屬當戎行:真巧碰上國君的軍隊。 奔辟:躲開。 忝:使……受辱。 戎士:戰士。 敏:聰明。 攝官承乏:在人才缺乏的時候臨時承擔一定的官職。④如:到……去。 鄭周父:人名。 佐車:副車。 宛茷:人名。⑤郤獻子:郤克。⑥任:承擔。 為戮:被殺。“為”字式的被動句。⑦難:意動用法,以……爲難。 免:使動用法,使……免。 祥:吉利。 勸:勸勉。

祁奚救叔向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題解】本文選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題目爲後來所加。晉國的欒桓子娶了范宣子的女兒做妻子,生下懷子。范鞅因曾受欒氏之逼而出逃,後回國,因而怨恨欒氏。桓子死後,其妻欒祁同其室老州賓私通,州賓幾乎侵佔了欒氏的全部家產。懷子很擔心,欒祁害怕懷子討伐,就向范宣子誣告懷子欲作亂。范宣子就趁機驅逐了懷子,殺了懷子手下十幾人,並因連坐罪囚禁了叔向。

樂王鮒自願見叔向,要求替叔向說情。但叔向不答應,認爲能解救自己的人只能是大夫祁奚。晉侯向樂王鮒詢問叔向的罪過,樂王鮒就說了叔向的壞話。祁奚聽說後火速去見范宣子,說服范宣子及晉侯釋放了叔向。文章通過不同人的表現反映了樂王鮒落井下石的品質及祁奚施德不求回報的品德。語言生動,形象鮮明。

欒桓子娶於范宣子,生懷子①。范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②。桓子卒,欒祁與其老州賓通,幾亡室矣③。懷子患之,祁懼其討也,愬諸宣子曰:“盈將為亂,以范氏為死桓主而專政矣④,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寵報之,又與吾同官而專之。吾父死而益富。死吾父而專於國,有死而已,吾蔑從之矣⑤。’其謀如是,懼害於主,吾不敢不言⑥。”范鞅為之徵⑦。懷子好施,士多歸之。宣子為其多士也,信之⑧。懷子為下卿,宣子使城著而遂逐之⑨。秋,欒盈出奔楚。宣子殺箕遺、黃淵、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師、申書、羊舌虎、叔羆,囚伯華、叔向、籍偃⑩。

【注釋】(本文摘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①桓子:欒黶(音雁)。 宣子:士匄。 懷子:欒盈。欒桓子娶士匄(音概)之女。

②范鞅:士鞅,士匄之子,因欒黶所迫奔秦。見《襄公十四年傳》。 “故與”句:二人同為公族大夫。見《十六年傳》。 不相能:猶言不相得,不能共處。③欒祁:欒黶之妻,士匄之女,欒盈之母。 范氏傳為堯之後代,本姓祁,周時婦女舉姓不氏,故曰欒祁。 老:即室老,大夫家臣之長。 幾亡室:欒氏之財貨幾乎全為其宰州賓所佔。④愬:訴。 “以范”句:此時范宣子將中軍,欒黶已死,故祁誣欒盈,謂盈以欒黶之死係出范氏毒手。⑤吾父:指欒黶。 不怒:謂士鞅返國而宣子不怒。 寵報之:謂為公族大夫。 “又與”句:同為公族大夫而專任其事。 益富:范氏益富。⑥“死吾父”句:祁誣盈寧死而將作難。 主:欒祁謂士匄爲主,此女稱父爲主。⑦徵:證也。⑧施:施捨,與人以惠。⑨城:築城。 著:高士奇《地名考略》疑著即著庸,晉地名。⑩“箕遺”等:杜注:“十子皆晉大夫,欒盈之黨也。” 羊舌虎:叔向之弟。 “囚伯華”句:古人連坐罪。

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①?”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遊哉,聊以卒歲。’知也②。”樂王鮒見叔向曰:“吾為子請。”叔向弗應。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③。叔向曰:“必祁大夫④。”室老聞之,曰:“樂王鮒言於君,無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許。祁大夫所不能也,而必曰由之,何也⑤?”叔向曰:“樂王鮒,從君者也,何能行⑥?祁大夫外舉不棄讎,内舉不失親,其獨遺我乎⑦?《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夫子覺者也⑧。”

【注釋】①離,同罹。 知,同智。②“與其”句:比之於死亡如何?言雖受囚而勝於死。 詩:為逸詩。今《詩小雅采菽》卒章有云:“優哉遊哉,亦是戾矣。”不但末句不同,詩義亦異。人以叔向不附范氏為不智,叔向以悠游卒歲,於各大家族之爭不介入為智。叔向之被囚,僅因爲虎之兄耳。③出:樂王鮒出。 不拜:叔向不拜。 “其人”句:叔向的手下人都責備他。④“必祁”句:杜注:“祁大夫,祁奚也。食邑於祁,因以為氏。”句謂能救我者必祁大夫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⑤室老:羊舌氏家臣之長。⑥“從君”句:於君無不聽從。⑦“祁大夫”句:見《襄公三年傳》。 其,用法同豈。⑧詩為《詩大雅抑》,毛傳:“覺,直也。”其實“有覺”為一詞,正直之貌,形容德行之正直。 夫子:對第三人之敬稱,此指祁奚,謂祁奚為正直之人。

晉侯問叔向之罪於樂王鮒。對曰:“不棄其親,其有焉①。”於是祁奚老矣,聞之,乘馹而見宣子②,曰:“《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③。’《書》曰:‘聖有謩勳,明徵定保④。’夫謀而鮮過、惠訓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勸能者⑤。今壹不免其身,以棄社稷,不亦惑乎?鯀殛而禹興;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無怨色;管蔡為戮,周公右王⑥。若之何其以虎也棄社稷?子為善,誰敢不勉?多殺何為?”宣子說,與之乘,以言諸公而免之⑦。不見叔向而歸,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⑧。

注釋】①其親:指羊舌虎。謂叔向不棄兄弟。 “其有”句:可能同謀。此因叔向不應反而落井下石。②祁奚請老在三年,十六年又出為公族大夫,至此又六年,復告老家居。 馹:音日,傳車。當此時祁奚所居或距離晉都新絳遠,故稱傳取其快速。③《詩周頌烈文》④逸《書》文,偽古文篹入《胤征》。 謩:同謨(音摩),謀略。 勳:借為訓,偽《胤征》即改作訓。句言有謀略、有訓誨者,當明信而安保之。⑤社稷之固:猶言國家之柱石。 十世宥之:宥之十代。⑥“鯀殛”句:鯀治水無功,舜流放之,又用其子禹,卒成功。 “伊尹”句:伊尹本為商湯之相。大甲,湯之孫,即位荒淫。伊尹逐之居於桐宮三年,俟大甲改過而使之復位,己為相。大甲終無怨色。 “管蔡”句:管叔、蔡叔、周公並為兄弟,管、蔡叛周,助殷之謀復國者,周公終殺管、蔡,平定叛亂,贊助成王。 數句先言父子不相及,次言君臣不相怨,再言兄弟不相同。⑦“與之乘”句:祁奚乘傳車,不可以朝,故士匄與之乘。向晉平公進言而赦免叔向。⑧“不見”句:祁奚已救叔向,不見之而歸,與樂王鮒未救叔向先市惠者相反。 “叔向”句:叔向亦不向祁奚告己已被赦免而趨朝。

附:《祁奚薦賢》(《左传?襄公三年》)

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虎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爲中軍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讎,不爲諂;立其子,不爲比;舉其偏,不爲黨。《商書》曰:‘無偏無党,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建一官而三官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題目爲後來所加。魯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秋天,齊國出兵攻打晉國。出兵後齊莊公又害怕,派人到楚國請求救兵。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夏,晉平公、魯襄公、宋平公、衛獻公、曹武公等人會盟,商討攻打齊國。二十四年冬,楚康王出兵攻打鄭國來救援齊國,諸侯回軍救援鄭國。晉平公派張骼、輔躒到楚軍挑戰,向鄭國求取禦者。本文反映的就是鄭國的禦者宛射犬受到委屈後和張骼、輔躒二人到楚軍營作戰時的情形。文章通過細節的描寫,形象地表現了宛射犬不受委屈的鮮明個性。

冬,楚子伐鄭以救齊,門於東門,次於棘澤①。諸侯還救鄭。晉侯使張骼、輔躒致楚師,求御於鄭②。鄭人卜宛射犬,吉③。子大叔戒之曰:“大國之人,不可與也④。”對曰:“無有衆寡,其上一也⑤。”大叔曰:“不然。部婁無松柏⑥。”二子在幄,坐射犬於外⑦;既食,而後食之⑧。

【注釋】(本文摘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①冬:襄公二十四年冬。 救齊:應齊之請。 門於東門:攻打城門於鄭東門。 次於棘澤:臨時駐扎於棘澤(今河南省新鄭縣東南,近長葛)。②還救鄭:還師救鄭。 致楚師:挑戰楚師。 求御於鄭:杜注:欲得鄭人自御知其地利故也。③“鄭人卜”句:宛射犬,鄭公孫,食邑於宛,故曰宛射犬,宛在今許昌市北。 卜,通過占卜挑選駕車之人。④“子大叔”句:子大叔告誡宛射犬。 與:敵、當。大國之人不可與之平行抗禮。⑤“無有”句:國家不論大小及兵力多少,我作爲御者,地位在於車左、車右之上,是各國相同的。⑥“部婁”句:部婁,又作附婁、培婁,小土山。小土山不生大樹,言小國不可與大國平行。⑦“二子”句:吃飯時,張骼、輔躒二人坐於帳中,使宛射犬坐在帳外。⑧“既食”句:二子先食,食畢,而後使宛射犬食。

使御廣車而行,己皆乘乘車①。將及楚師,而後從之乘,皆踞轉而鼓琴②。近,不告而馳之③。皆取胄於櫜而胄,入壘,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挾囚④。弗待而出,皆超乘,抽弓而射⑤。既免,復踞轉而鼓琴,曰:“公孫!同乘,兄弟也,胡再不謀⑥?”對曰:“曩者志入而已,今則怯也⑦。”皆笑,曰:“公孫之亟也⑧!”

【注釋】①廣車,攻敵之車。 乘車:平日所乘之戰車,非單車挑戰之廣車。②“將及”句:將近楚軍營,而後捨己車,從宛射犬所駕之廣車登之。 “皆踞轉”句:二人皆蹲於轉上彈琴。 轉,軫,車後橫木。③近:已近楚軍營。 不告而馳之:宛射犬不告二人而馳車以入④胄:音宙,頭盔。 櫜,音高,指盛放甲胄的囊。 入壘:進入楚軍營壘。 搏人以投:與楚兵搏鬥,捕之以向其他楚營之兵投擲。 收禽挾囚:禽同擒,所擒獲之楚兵。此與囚異詞同義。或收之,或挾於腋下。⑤弗待而出:射犬又不待二人,獨自馳車出敵營。 皆超乘:二人皆跳上車。 抽弓而射:弓本插於兵車兩旁,二人既上車,為抗擊追兵,故抽弓以射。⑥既免:已脫離險境。 公孫:宛射犬。 “同乘”句:同車而戰,即為兄弟,何故入馳、出壘兩次都不打招呼?⑦曩者:先前,指“不告而馳”。 志入:心意專於入敵人營壘,無暇及謀。 今:指“弗待而出”。 怯:心怯敵衆我寡迫不及待。⑧皆笑:二人知其為托詞。亟:杜注:“亟,急也。言其性急不能受屈。”


古代汉语自考资料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标点题、阅读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翻译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文背诵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选择题考点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近体诗律说略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文言散文的标点与翻译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虚词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实词、短语与句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音韵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知識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老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的詞序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礼记》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论语》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漢語詞類活用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戰國策》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说文解字》和汉字的部首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汉字学与汉字的结构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左传》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新語》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說苑》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列子》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古今詞義異同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7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6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5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词类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学习方法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8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7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6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5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4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3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2 ☆ 古代汉全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