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 模块二 训诂专书的类型
知识点一 训诂专书的类型
训诂专书就其编纂目的的自觉程度和对材料的整理程度来分, 可以分为三类:集合贮存型、遴选调查型、理 论分析归纳型。
知识点二 训诂专书三种类型的区别
集合贮存型、遴选调查型、理论分析归纳型。三者之间有区别: 集合贮存型是对书面训诂材料的客观汇集, 训诂材料在编纂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具体语境;而遴选调查型是对口语词汇调查材料的汇集, 被训词脱离了语境, 处于贮存状态,编撰者的主观参与更多,词义概括性更强, 因而更接近语言本体的研究;理论分析归纳型对被训 字词材料有鉴别规整,训释词义有语言学的主张,有统一的规范原则,脱离具体的语境而对词语作概括性的定义, 训诂工作有理论指导。
知识点三 集合贮存型集合贮存型的概念
依照一定的编排原则, 客观地、按随文释义的本来面貌纂集训释材料,就是集合贮存型。
知识点四 集合贮存型的编纂目的
集合贮存型的编纂目的是保留材料的原貌和提供材料的原始出处
知识点五 如何衡量集合贮存型的优劣
衡量集合贮存型的优劣主要看在其编纂范围内的材料搜集是否完备,编排体例是否合理、科学。
知识点六 《尔雅》作为集合贮存型的代表的表现
1.《尔雅》纂集古代同训词、同类词,从总体说,属于集合贮存型。《尔雅》的纂集还没有完全达到从注释 到纂集对训诂材料整理的不同要求。注释都是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词义,有的是词的本义, 有的是词的引申义; 有的是概括词义。也有的是具体环境中的具体词义, 甚至有些还带有作者和作品独特的用意。纂集已脱离了具体 语境,需要将随文释义的具体解释加以整理和概括。但《尔雅》只是将不同时期、不同经传中的故训汇集在一起, 一般不作进一步的处理。
2. 《尔雅》旨在集合贮存而不加分析, 因此同训不同义的情况在《尔雅》中不是一两处。 3.在应用《尔雅》 了解古代文献词义时,不能只按字面作见到理解,必须对训释作具体分析,弄清楚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在哪个意义 上同义, 应用时才不至于出差错。
知识点七 《经籍纂诂》作为集合贮存型的代表的表现
1.《经籍纂诂》是典型的集合贮存型, 它广泛汇集经传原文中的训诂资料、对经传的注释以及以往纂集专书 中的训释,并且完全保持了训释在原典籍中的面貌。
2.《经籍纂诂》为达到贮存并保持训释原貌的目的,也收录了大量只是针对特定的文意而作的随文训释。这 种训释往往只能用在被训的句子中,不能随便搬用,归纳为词义注释时要经过概括,但《经籍纂诂》只作贮存不 作整理。
知识点八 遴选调查型的概念
对材料进行遴选、调查、处理和加工后再进行编辑,以求对纂集目的适应,这种纂集是遴选调查型。
知识点九 《方言》作为遴选调查的的典型的体现
《方言》是典型的遴选调查型。与集合贮存比起来,这种类型所编入的材料已经更大程度地脱离了具体的语 言环境, 因而更接近独立的语言文字研究, 但它仍然没有超出资料汇编的性质,自身比较缺乏理论的价值。
知识点十 理论分析归纳型的概念
带有比较明确的理论目的,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编排原则的纂集, 是理论分析归纳型。衡量这种类型纂集 的理论价值,要看其理论自觉与彻底的程度。
知识点十一 《说文解字》的理论价值
《说文解字》 在古代训诂纂集书中是理论价值最高的。
知识点十二 《释名》的理论价值
1.《释名》发掘出事物命名的规律, 提出了“名之于实, 各有义类”这一理论课题, 以声训为主要手段来解 释名源, 这是十分正确的, 并且在纂集训释时,只选择能说明事物命名的声训,做了大量的理论证实工作。
2.《释名》用音同、音近词作训释, 并说明训释词和被训词之间的意义联系, 用大量实证说明了音义之间的 联系。
3.与 《说文解字》相比,《释名》的理论价值就相对差一些了。
4.《释名》以声音求语源,但有时也会拘牵字形,这主要表现在对联绵词的解释方面。联绵词只有两个音节 连缀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释名》把部分联绵词当作合成词处理,把记录一个联绵词的几个字拆开 来分别求其语源,是不正确的。
◆ 模块三 训诂专书的应用
知识点一 训诂专书的作用
(一)促进了理论训诂学的发展
纂集专书将相关训诂材料纂集在一起,便于我们对同类语言现象的观察,可据以总结结论,而那些在纂集的 过程中就已明确表达出来的理论更是直接推动了理论训诂学的发展。
(二)为字词考证提供了系统的材料
(三)促进了后代的辞书编纂
知识点二 训诂专书为字词考证提供了系统的材料
1.训诂专书保留了大量的古词古义, 并且已注意到词汇系统和词义系统,这为我们今天得考证提供了充分而又带 有一定系统的材料。
2.《说文解字》汇集本义本义,中国古代的文献学家在考证假借字时,一直以《说文解字》 所提供的本字为依据。
知识点三 训诂专书促进后代辞书编纂
古代训诂专书的编纂体例和具体的训释资料都为后代的辞书编纂作出了贡献。首先,大量训诂编纂的体例为 后代辞书编纂直接继承,或者为辞书体例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纂集专著, 首创分类编 制法,将收集到的随文注释按事物类别编纂起来。《尔雅》的分类编排法对我国辞书的编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汉代扬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在编排体例上都受到《尔雅》的影响。《方言》虽然只标了卷次, 没有标 出明确的篇名, 但从每卷所收内容来看,作者大致是按类编排词条,如:卷一、二、三大致上是释语词, 卷四释 衣服,卷八释动物,卷十一释昆虫等。《释名》仿照《尔雅》, 把所收训释分为“释天”“释山”“释兵”“释 船”“释疾病”、“释桑制”等二十七类。其次, 古代训诂纂集所贮存的大量古代语词和对语词的具体解释, 为 后代辞书编纂储备了大量准确可用的材料。《经籍纂诂》是阮元集合众人之力完成的大型汇纂,所收训释和书证 都极为丰富,因此后来辞书编纂多利用它。
知识点四 使用训诂纂集专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参考后人对古代训诂专书的注释和整理
后人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纂集资料的来源。
2.分析归纳训诂专书所含的理论。 3.阐释训诂专书条例。
4.通过地训诂专书的整理创建新的条例,发挥新的理论。
(二)注意训诂专书原文的文字校勘和引文核查
古代训诂专书一般年代久远,反复转写,讹脱衍倒在所难免; 训诂专书引用文献有时未经严格核查,有时可 能误解了原文的语意。因此,应用时一定要注意文字和引文的核查。
(三)注意训诂专书的选用和相互对照
(四)运用古代训诂专书来编写现代辞书时要注意专书的训释方法和体例
知识点五 训诂专书的选用和相互对照
训诂专书的编纂目的不同,对字词解释的主要内容不同, 编纂体例不同,在训诂学上的作用也就不同。我们 在使用训诂专书时也要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训诂专书的不同作用进行选择。《说文解字》 主要是根据形义统一的 原理,通过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本义的, 而本义是引申义的起点,是判断文字假借的依据,所以我们在解决 本义、引申义、文字假借这样一些训诂学的问题时就应该参考《说文解字》。
知识点六 运用古代训诂专书来编写现代辞书时要注意专书的训释方法和体例
1.要注意区别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古代训诂专书中纂集的训释材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随文释义的训释。随 文释义的训释中既有词义训释,也有文意训释。
2.要注意区别造意和实义。
3.要注意区别声训和义训。声训与以表述词的使用意义为目的的义训有本质区别。一般说来,义训的训释词 是解释被训词的客观词义的,一个完整的或常态的义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具有同义关系。而声训的训释词 是解释被训释词的音义来源的,与被训释词不具同义关系。因此, 以解释客观词义为目的的字词典在运用声训资 料作为设立义项的依据时, 不能把声训的训释词与被训释词理解为同义关系。
4.要注意训诂专书的体例。一般说来,训释词所释应该是被训词使用过的义项,根据训释词的意义来确定被 训词的意义,也是通常确定词义的办法。另一方面, 由于汉语汉字之间的复杂关系与训释方式的多样性,造成古 代训释中义与训的复杂关系。训并不等于义,同训不一定同义, 训释词的意义也不一定等同于被训释词的意义。 特别是《尔雅》 《广雅》一类的“雅类”训诂专书,有自身的训释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