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自考资料2017年10月真题解析

2024-09-02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819

【自考课程名称】训诂学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00819-cq 训诂学(重庆) 2017 年 10 月真题

1 、【单选题】孔子名丘,有些古书“丘 ”缺右边一竖,这种情况属于

A: 古今字

B: 通假字

C: 避讳字

D: 讹误字

答案:C

解析: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2 、【单选题】《世说新语•贤媛》:“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中“愧 ”的正确解释是

A: 惭愧 B: 喜欢 C: 愤怒 D: 感谢

答案:D

解析:在《世说新语 ·贤媛》中,“愧 ”一词的含义应该是“感激、感谢”的意思,而不 是“惭愧、羞耻 ”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愧 ”有感激、感谢的含义,如《诗经 ·小

雅 ·鹤鸣》中的“愧君之不暇 ”,意为“感谢君主没有空闲时间 ”。因此,逵深感感激那 位女子的厚意,而不是感到惭愧或羞耻。

3 、【单选题】《说文解字》部首的前后次序是

A: 部首产生的早晚

B: 部首的音序

C: 部首的笔画数

D: 据形系联

答案:D

解析:《说文解字叙》中“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 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

4 、【单选题】训诂术语“ ”的作用是

A: 校勘文字

B: 串讲文意

C: 表示形训

D: 点破假借

答案:A

解析:乙:训诂术语,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语序上下倒置。

5 、【单选题】陶潜《感士不遇赋》:“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中“奇 ”的意思是

A: 奇特

B: 美好

C: 稀少

D: 好奇

答案:B

解析:美好 ”义陶潜《感士不遇赋》 :“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

6 、【单选题】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使用了不同形体的字,这种情况叫

A: 同源字

B: 古今字

C: 避讳字

D: 假借字

答案:B

解析: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 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 今字。

7 、【单选题】训诂的萌芽时期是

A: 春秋战国

B: 西汉至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答案:A

解析:在训诂萌芽时代的春秋战国,已产生《易十翼》、《毛诗故训传》以及阐释《春秋》微言大义的《公羊传》、《谷梁传》等属于专书训诂的著作,除此以外,先秦古籍的正

文里也有不少值得注意且比较有价值的训诂资料,即"随文释义"。

8 、【单选题】不属于训诂学功用的是

A: 指导经济建设 B: 指导古文教学 C: 指导辞书编纂 D: 指导古籍阅读

答案:A

解析:训诂学的功用包括:(1)指导古文教学;(2)指导辞书编纂;(3)指导古籍阅读。

9 、【单选题】义训最常用的方式是

A: 反义相训

B: 歧训

C: 同义相训

D: 音训

答案:C

解析:义训,即不借助字形和字音的分析而直接解释词义。义训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标明 义界、描述比况、反训、同义相训等。

10 、【单选题】把《说文解字》540 部减为 214 部的书籍是

A: 尔雅 B: 集韵

C: 康熙字典 D: 字汇

答案:D

解析:《字汇》是<康熙字典>问世前惟一完备的大字典,是明代至清初最为通行的字典。 《字汇》按子、丑等地支分为 12 集,部首和各部中字,又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共收33179 字,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多俗字;收僻字不多。注音先列反切,后注直音。解释字义通俗易懂。其编排体例,即偏旁分部检字法,一直为后世<正字通>、《康熙 字典》等所遵循,成为中国字典、词典主要编排方式之一。至《康熙字典》出,《字汇》 遂隐没不显,《四库全书总目》且不为著录。

11 、【单选题】同音通假的原则中,“音 ”指

A: 今音

B: 古音

C: 方言音

D: 通语音

答案:B

解析:同音通假以音同音近为条件,“音同音近 ”是古音通假的原则。

12 、【单选题】汉代确定了训诂的两种形式,是“通释语义 ”和

A: 解释大意

B: 随文注解

C: 解释旧注

D: 加注语音

答案:B

解析:在汉代已确立的训诂的两种基本体式是随文释义的传注体和通释语义的专著体。

13 、【单选题】古书由于历代刻写传抄而产生的错误文字,称为

A: 倒文

B: 互文

C: 重文

D: 讹误字

答案:D

解析:古书由于历代刻写传抄而产生的错误文字,称为讹误字。

14 、【单选题】《说文•口部》:“ 口,人所以言食也。 ”是义训方法中的

A: 义界 B: 描写 C: 譬况 D: 比较

答案:A

解析:“ 口, 人所以言食也。 ”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义界。

15 、【单选题】《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中“杜门

A: 关门

B: 毁坏房门

C: 加固房门

D: 开门

答案:A

解析: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

16 、【单选题】“嗅 ”本义是气味的总称,后来指难闻的气味,这是词义演变中的

A: 词义减少

B: 词义增加

C: 词义扩大

D: 词义缩小

答案:D

17 、【单选题】《汉书•游侠传》:“解为人静悍。 ”中,静的含义是

A: 安静

B: 沉静

C: 精悍

D: 稳重

答案:C

解析:P197

18 、【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研究古汉语虚词的专著是

A: 尔雅

B: 说文解字

C: 语助

D: 集韵

答案:C

解析:《语助》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专著。元代卢以纬著。

19 、【单选题】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称为

A: 正读

B: 假读

C: 通读

D: 破读

答案:D

解析:破读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20 、【单选题】假借的两种情况是“有本字的假借 ”和

A: 无本字的假借 B: 古今字的假借 C: 同源字的假借 D: 异体字的假借

答案:A

解析:词的假借字也就是通常说的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而且是同一韵部)的 字可以通用。这是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 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做有本字的假借,如“倍 ”假借 为“背叛 ”的“背”,“ 内 ”假借为“纳 ”;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 ”本义是“胡 须 ”,假借为连词“而 ”,“莫 ”本义是“ 日落”,假借为“没有”,“焉 ”本义是鸟名,假借为语气助词。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前边说的“莫 ”,本来是“ 日落草莽之中 ”就是“天黑 ”的意思,后来又造“暮 ”字,又如“益 ”,本来是“水从器皿中涨出” 的意思,后来又造“溢 ”字。“莫 ”和“暮 ”,“益 ”和“溢 ”应称为古今字,但有些书  上不这么严格区分,也统列入通假范围之内。

21 、【单选题】解释文意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对一句、几句或全章的大意进行解释,它叫做

A: 分析句读

B: 串讲大意

C: 显示修辞

D: 阐述语法

答案:B

22 、【单选题】古乐府《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 ”中“顾 ”的正确解释是

A: 行走

B: 愿意

C: 考虑

D: 返回

答案:C

解析:顾:念。不顾归,决然前往,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


23 、【单选题】《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戴震

D: 王念孙

答案:B

解析:《说文解字注》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著作,是中国历史 上的第一部字书。研究《说文解字》,必须参照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24 、【单选题】《说文解字》每个字头的字体是

A: 小篆

B: 甲骨文

C: 金文

D: 楷书

答案:A

解析:《说文解字》以小篆做字头,隶书做注解,共收录了9353 个篆字和 1163 个先秦文 字。

25 、【单选题】训诂学常讲“离经辨志 ”,“辨志 ”是指

A: 注释文章里难懂的词语

B: 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C: 辨别作者的是非

D: 读准文章的字音

答案:B

解析: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 向。

26 、【单选题】《语助》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虚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

A: 卢以纬

B: 朱熹

C: 许慎

D: 段玉裁

答案:A

解析:《语助》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专著。元代卢以纬著。

27 、【单选题】《春秋》:“襄公二十有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 ”中“ ”的意思是

A: 开门

B: 关门

C: 造门

D: 入门

答案:D

28 、【单选题】《世说新语》:“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中“阿堵 ”的含义是

A: 人的名字

B: 堵塞

C: 这

D: 墙壁

答案:C

29 、【单选题】不属于同义相训的训诂方式是

A: 同训

B: 互训

C: 反训

D: 递训

答案:C

解析: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30 、【单选题】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解的体例叫

A: 传

B: 疏

C: 注

D: 笺

答案:B

解析:义疏体: 既解释古书正文, 又解释前人注解的一种方式。

31 、【多选题】“互文 ”又可以称为

A: 倒文

B: 互辞

C: 变文

D: 互言

E: 连文

答案:BD

解析:互文是参互见义的方式,也称参互、互言、互辞、互文相足、文相互备。

32 、【多选题】义疏又可以叫做

A: 义注

B: 义章

C: 义略

D: 义证

E: 义赞

答案:ABCDE

解析:义疏又叫义注、义章、义赞、义证、义略。P121

33 、【多选题】音义类的训诂书籍又可以称为

A: 音训

B: 音释

C: 音证

D: 校注

E: 音解

答案:ABCE

34 、【多选题】狭义的校勘包括

A: 古书辨伪

B: 校订错字

C: 补缀脱文

D: 书籍辑佚

E: 乙正错简

答案:BCE

35 、【多选题】声训的作用主要有

A: 准确注音

B: 寻求本字

C: 找形声字

D: 诗词押韵

E: 推求语源

答案:BE

36 、【问答题】《方言》所载词语的类别。

答案:1)通语,或称凡语,指没有地域限制的西汉比较通行的普通词语。2)某地与某地 之间的通语,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词。3)某地语,或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的方  言词,其范围比上一类较狭。4)转语,或称语之转,指因时代或地域不同而发生声韵差  异的方言词。5)古今语,或称古雅之别语,指残留在当时汉语中用处有局限性的古词或  古代不同的方言词。

37 、【问答题】训诂学利用音韵学的成果,取得了许多新进展,请列举主要的三个方面。

答案:1)从音变规律通“古今异言 ”;2)论证同音替代的问题;3)探索语源。

38 、【问答题】什么叫反切?请举例说明。

答案:反切简称“反 ”或“切 ”。这种方法是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包括声 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如,“鼻引”即“鼻引切 ”,是注 “膑 ”字的音。

39 、【问答题】“增字足意 ”和“增字强释 ”的区别。

答案:“增字足意 ”是指古书文简意赅,说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 意思,本是训诂工作者该做的是,是褒意。而“增字强释 ”是增字之后意思与原文不符, 增字者是为了迁就己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是贬意。

40 、【问答题】形训的作用。

答案:形训的作用,在于探求字的本义,从字形的角度加以分析,可以探知这个字当初为 什么这样写,从而解释出这个字的本义,即推知这个词的本义。

41 、【问答题】传统“六书 ”理论的六种汉字构造方式。结合教材论述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2 、【问答题】旧训诂有很多弊病,请至少举出五个方面并用实例分析。

答案:1)穿凿附会所谓穿凿附会,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理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如“为” 字,甲骨文、金文是以手牵象令其服役之形,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根据小篆字形,说解 为“母猴 ”,显然是凿空之谈。2)烦琐寡要如《汉书•儒林传》说汉武帝时“一经说至百 余万言 ”。3)望文生训所谓望文生训,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  义不吻合。如《汉书•游侠传》:“解为人静悍”的静字解说,如若安颜师古训的“静” 字解说,则犯了望文生训的错误,应该解说为精。4)随意破字参照教材列举例子 5)增字 强释参照教材列举例子6)不解语法参照教材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