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自考资料大纲主观题重点汇总5

2024-09-02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819

【自考课程名称】训诂学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七章 训诂学的应用

知识点主观题
第一 节 应用 于文 言教 学翻译题★★★ ★提问方式:(翻译题)1,翻译:《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2,翻译:《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 名而詈之,谈笑以死。3,翻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 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翻译:《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 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5,翻译:《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 名而詈之,谈笑以死。答案一:在前面开辟了四扇窗子,用围墙围住庭园,以便遮挡南边 射来的日光。答案二:然而,在被处斩刑的时候,五人意气飞扬,喊着中丞的名 字骂他,有说有笑从容地死去。答案三:七十岁的人穿丝帛衣服吃肉食,百姓不感到饥饿寒冷,这 样还不能实现王道的话,没有这样的事情。答案四:项王手握宝剑,挺直了身子问:“这位客人是谁? ”张良 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答案五:然而, 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 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
看是否 符合逻 辑事理★★★提问方式:(简答题)1,《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注:“【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 事,对对方的敬称。” 这条注释是否正确?为什么?烛之武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2,杜甫诗《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释: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 停】刚刚停止。杜甫万年因肺病或酒,故谓“新停”。上面关于“繁霜鬓”的注释对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释?3,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注释:“[互丧]彼 此(都)灭亡。互, 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这条注释是否 符合逻辑事理?为什么?“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应该如何理解? 答案一:这条注释不符合逻辑事理,此处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 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扰了人家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秦伯休息,这才可 以说麻烦,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 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
答案二:(1)不对。(2)这两句诗虽属七律的尾联,但也对仗工整,因此有关词语的 解释前后照顾,保持一致。原注释没有顾及语言环境,致使上下文 不能和谐统一。(3)“繁霜鬓”的解释不妥,因为它无法跟后句的“浊酒杯”相对。“浊酒杯”显然是偏正词组,指装浊酒的杯子。那么“繁霜鬓”也应该是偏正词组,即“如繁霜般的鬓发”。“繁”指“霜”的 厚重而言,不可能是动词“增多”的意思。答案三:不符合。原因:后面的单字解释把“互”看作“丧”的“由此及彼、由彼及 此”的方式,是副词状语;而前面的句意理解却把“互”换成代词 的“彼此”而当作了主语。这两种矛盾的说法对于这个句子来说都 不可取。如果“互”是代词主语,就会既与原主语“六国”语意重 复,又不得不增加“(都)”来串通本来应该有的句意。如果“互” 是“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状语,那就会不合逻辑:“消 灭”不可能是一种“交互”的行为,“此”已经把“彼”消灭了,“彼”怎么还可能再来消灭“此”呢?说我消灭了你、你消灭了 我,这是不合常理的。理解:其实,这里的“互”当解释为俱、全、都, 句意言六国(先 后)都灭亡了,难道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