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七部分 训诂考证的方法
◆ 模块一 以形索义
知识点一 以形索义方法的概念
以形索义的方法,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的方法。训诂考证的方 法是形音义互求、古今互相印证的方法,具体来说,可以把这种方法分解为三个方面:
1.从形出发来考义,就是前人所说的以形索义; 2.从音出发来考义,就是前人所说的因声求义;
3.借助意义系统来考义, 就是我们今天发掘出来的比较互证。
知识点二 运用以形索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本义才直接与字形相合,近引申义与字形有一定的关系,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本义的 概念,反映在字形上, 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义, 叫做本义。
2.只有本字才能反映本义。用借字的字形来解释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必然犯“望文生训”的错误。
3.注意笔意与笔势的区别。笔意是能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笔势则是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 看不出造字意 图的字形。只能根据笔意以形索义。
4.注意造意与实义的区别。造意指字的造字意图, 实义则是由造意反映出的词义。造义是以实义为依据的,但有 时它仅是实义的具体化、形象化,而并非实义本身,造意只能说字,实义才是语言中被使用过的意义。分清造意 与实义是非常重要的, 造字意图并不等于概括的语言实义。
◆ 模块二 因声求义
知识点一 因声求义的概念
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知识点二 音义关系的两种情况
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和“音近义通”这两种情况, 在文字上相应地反映为同音字与同源字的存在。
知识点三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是语言的声音与意义总的关系的反映,也就是索绪尔所说的音义关系的任意性。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 为什么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语言里语音不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一种语言里会有声音相同而意义完全无关的 同音词、同音字。约定俗成说准确地反映了音义联系的社会约定性;音义联系具有偶然性。
知识点四 音近义通
“音近义通”反映的是词的个体由另一个词派生的现象。词的派生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旧词的意义引申 到距本义较远之后,远引申义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原词而独立。有的音有稍变,有的另造新字,因成他词。同源词 是由同一语根派生的,彼此有音近义通的关系。为了与旧词区别, 新词的派生往往另造新字而与记录旧词的汉字 成为同源字,这种现象叫作字的孳乳。
知识点五 因声求义的两大作用
利用文字材料研究词义时,我们既要离析共形的同音词,排除彼此无关的意义的干扰,也需要贯通分形的同 源词,寻求词义由引申而分化的线索。这两方面的工作都要从语音入手,这便是“因声求义”的两大作用:
1.破假借
假借可以分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 此谓造作文字 之始也”。例如“难”、“汝”等字。本有其字的假借“往往本字见存, 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例 如“了”等字。
2.求语源
同源词是由根词和同源派生词形成的词族。根词的音和义是派生其他同源词音义的源头,而后来的“渐次分 化”中直接派生他词的词称为源词。根词只有一个,而源词可能有很多。
知识点六 推源与系源的含义
推求语源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
1.系源, 在根词不确定的情况下, 归纳和系联同源派生词叫系源。在可能的范围内,将可以确定的同源词全部归 纳到一起,并且整理出它们的词义发展脉络,叫作全面系源。仅确定两词或数词同源,将它们归纳到一起, 叫局 部系源。进行系源工作时, 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一个起点。
2.推源, 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或源词,推寻词义来源的工作叫推源。确定根词的工作叫完全推源, 仅确定源词是 一种不完全推源。
知识点七 因声求义应注意的问题
1.要运用古音研究的成果
古音研究成果特指上古音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体现在声、韵两方面。 2.必须核证于古代文献语言。
核证于古代文献是因声求义的必要步骤。可以利用的文献材料十分丰富,如文献正文的语言环境、声训材 料、不同版本的异文、文字的谐声偏旁等。
◆ 模块三 比较互证
知识点一 比较互证的概念
比较互证是指用已知的音或义相关来证明类似的音或义也相关。
知识点二 同例互证与比较互证
同例互证强调的是当遇到一个在逻辑上难以说明的现象时,只要它不是“孤例”,还有其他现象与它的规律 相同, 就应当进一步探求其中的合理性,但是,比较互证中的“同例”不是完全理性的依据,要想证明这种现象 存在的原因,还有音、形关系可以参考,还有同义词可以比较,也还有文献语言的相通、训诂材料的互训可以作 证,这些都要配合起来使用才能最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