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00819-cq 训诂学(重庆) 2017 年 4 月真题
1 、【单选题】《方言》的作者是
A: 杨雄
B: 扬雄
C: 杨熊
D: 扬熊
答案:B
解析:《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作者扬雄生于公元前 53 年,于公元 18 年去世。
2 、【单选题】《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毛传》:“ 中谷,谷中
也。 ”采用的训诂方法是
A: 乙正文字
B: 解释词义
C: 说明语序
D: 解释方言
答案:C
3 、【单选题】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是
A: 传
B: 注
C: 疏
D: 解
答案:B
解析: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
4 、【单选题】假借的两种情况是“无本字的假借 ”和
A: 有本字的假借
B: 古今字的假借
C: 同源字的假借
D: 异体字的假借
答案:A
解析: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种情况:一是无本字的假借,一是有本字的假借。
5 、【单选题】汉代确定了训诂的两种形式,是“通释语义 ”和
A: 解释大意
B: 加注语音
C: 解释旧注
D: 随文注解
答案:D
解析:两汉训诂的特点有: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 本义--引申义--语境义。
6 、【单选题】《说文•口部》:“ 口,人所以言食也。 ”是义训方法中的
A: 义界 B: 描写 C: 譬况 D: 比较
答案:A
解析:“ 口,人所以言食也。 ”使用的训诂方式是义界。 48.训诂学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的方式叫反训。
7 、【单选题】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 ”的人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王念孙
D: 罗振玉
答案:C
解析:王念孙对中国古代训诂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自言:“训诂之旨,本于声音, 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 ”
8 、【单选题】“龙钟老态 ”中“龙钟 ”的含义是
A: 疲弊的样子
B: 身体弯曲的样子
C: 有龙形图案的钟
D: 年代久远的钟
答案:A
解析: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9 、【单选题】《维摩诘经讲经》:“只徒来问疾,意要话其因。 ”中“徒 ”的含义是
A: 没带礼物空手而来
B: 通“ 图 ”,打算
C: 徙步,步行
D: 白白地
答案:B
10 、【单选题】《周礼》:“犯令陵政,则杜之。 ”中“杜 ”的含义是
A: 疏通
B: 杜绝
C: 管理
D: 上报
答案:B
解析:在《周礼》中,“杜 ”一词的含义是“阻止、制止、禁止 ”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杜绝、阻止、制止”。因此,“犯令陵政,则杜之 ”可以理解为“如果有人违反了法令 和政策,就要加以制止、禁止 ”。
11 、【单选题】《左传•昭公三年》:“既成昏,晏子受礼。 ”中“ 昏 ”与“婚 ”字的关系是
A: 讹误字 B: 通假字 C: 异体字 D: 古今字
答案:D
解析:“ 昏 ”和“婚 ”在古代是同义词,都指婚姻的意思。在《左传•昭公三年》中,
“既成昏 ”指的是婚礼已经完成,新婚夫妇已经成婚。在现代汉语中,“ 昏 ”和“婚 ”虽 然都有婚姻的意思,但是在用法上有所区别,一般来说,“ 昏 ”更多地用于古文或文言文 中,而“婚 ”则更常用于现代汉语中。因此,“ 昏 ”和“婚 ”可以看作是古今字的关系。
12 、【单选题】古人注释用语“辞也 ”和“语助 ”是指
A: 专指助词
B: 专指动词
C: 实词
D: 虚词
答案:D
解析:古人注释用语“辞也 ”和“语助 ”是指虚词。
13 、【单选题】《尔雅•释诂》:“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采用的训释方法是
A: 同训
B: 互训
C: 递训
D: 反训
答案:A
解析:同训-义训方式之一。即用同一个词来训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 词。例如《尔雅 ·释诂》 : “柯、宪、刑、范、辟、律、矩、则,法也。 ”
14 、【单选题】形训的作用是
A: 确定字的写法
B: 确定字的读音
C: 探求字的本义
D: 确定字的结构
答案:C
解析: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例如《左传 ·宣公 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这种训诂方式就属于形训的范围。形训的作用,在于探 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训的方法,可以把有些字的意义解 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 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还可以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15 、【单选题】《语助》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虚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朱熹
C: 卢以纬
D: 段玉裁
答案:C
解析:《语助》①又名《助语辞》,是我国第一本诠释文言虚词的专著。作者卢以纬,字 允武,元代浙江永嘉人,生卒年不详。以教书为业,其所作《语助》以塾本教科书问世。 该书最早见于《奚囊广要丛书》,前有胡长孺元代泰定元年(1324)所为序,称“奚囊本 ” 或“奚本 ”。
16 、【单选题】下列对“反切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形训法
B: 注音法
C: 义训法
D: 指事法
答案:B
解析:反切的方法是受汉语中存在双声叠韵连绵词的启发,反切上字与被切字为双声的关 系,反切下字与被切字为叠韵的关系。
17 、【单选题】《荀子•非相篇》:“文而致实,博而党正。 ”中“党 ”的意思是
A: 知晓
B: 党派
C: 赞同
D: 群体
答案:A
18 、【单选题】《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戴震
C: 段玉裁
D: 王念孙
答案:A
解析:《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也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 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 540 个部
首,收字 9353 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 个,共 10516 字。内容共十五卷,以 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 为叙目,每卷都分上下两篇,实为三十卷。
19 、【单选题】《世说新语•方正》:“(预)不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 ”中的“物 ”应该是解释为
A: 动物
B: 人
C: 物体
D: 植物
答案:B
20 、【单选题】直音法是用来注音的字是
A: 假借字
B: 避讳字
C: 同音字
D: 异体字
答案:C
解析: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
21 、【单选题】现在我们所说的“标点 ”,古人称为
A: 倒文
B: 假借
C: 互文
D: 句读
答案:D
解析:现在我们所说的“标点 ”,古人称为句读。
22 、【单选题】异体字又可以称为
A: 假借字 B: 同形字 C: 重文D: 同音字
答案:C
解析:异体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
23 、【单选题】《礼记•礼运》:“选贤与能。 ”中“与 ”的含义是
A: 举用
B: 参与
C: 加入
D: 聘用
答案:A
解析: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
24 、【单选题】《国语》:“戎狄冒没轻儳。 ”中“ 冒没 ”的含义是
A: 冒失
B: 侵掠财物
C: 消失
D: 冒险进攻
答案:B
25 、【单选题】《诗经•卷耳》:“采采卷耳 ”和《诗经•苤苡》:“采采芣苡 ”中的“采
采 ”含义是
A: 茂盛的样子
B: 高大的样子
C: 采集
D: 采摘
答案:A
解析:采采:茂盛,众多貌。
26 、【单选题】《与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中“诬 ”的含义是
A: 抹杀
B: 诬篾
C: 诬陷
D: 辨明
答案:B
解析:《与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中“诬 ”的含义是指“诬陷、污蔑 ”的 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后来的人很可怕,难以诬陷他们 ”。在这里,“诬 ”表示对别人 进行不实的指控或污蔑,
27 、【单选题】元、明时代全用白话释解经书的方式称为
A: 章句
B: 义疏
C: 音义
D: 直解
答案:D
解析:直解是全用白话文译释经书的一种方式。
28 、【单选题】古书校勘时,表示原文上下字序倒置的术语是
A: 之
B: 别
C: 乙
D: 言
答案:C
解析: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
29 、【单选题】我国第一位语源学家是
A: 许慎
B: 刘熙
C: 王念孙
D: 段玉裁
答案:B
解析:我国第一位语源学家是刘熙。
30 、【单选题】《五经正义》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郑玄
D: 孔颖达
答案:D
解析:《五经正义》系唐孔颖达等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撰,初名《五经义疏》,是具有 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
31 、【多选题】训诂学的任务是
A: 解决古籍中词语的障碍
B: 解释不同方言的词语
C: 阐明训诂的方法
D: 解释现代著作中的词语
E: 总结前人对词语解释的经验
答案:CE
解析: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书画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注疏经验,阐明训诂 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工作。教材 6 页
32 、【多选题】由修辞引起的阅读障碍情况有
A: 假借
B: 互文
C: 倒文
D: 避讳
E: 变文
答案:BCE
33 、【多选题】同义相训的形式主要有
A: 声训
B: 形训
C: 同训
D: 互训
E: 递训
答案:CDE
34 、【多选题】下列属于古书在语法上的障碍是
A: 句法上的障碍
B: 标点上的障碍
C: 词法上的障碍
D: 段落上的障碍
E: 虚词上的障碍
答案:ACE
35 、【多选题】以下属于形训的有
A: 假借
B: 会意
C: 指事
D: 象形
E: 转注
答案:BCD
解析:P93
36 、【问答题】注与疏的区别。
答案: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注 ”;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传注的一般叫 “疏”。P122
37 、【问答题】声训的作用。
答案:一是寻求本字;二是推求语源。
38 、【问答题】望文生训的表现。
答案:(1)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2)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
39 、【问答题】《尔雅》的主要缺陷。
答案:1)分类上不尽科学。如《释宫》涉及道路、桥梁;《释器》包括衣服、食物;《释 天》把讲武、旌旗与四时、祥、灾等并列;《释草》将某些木本植物归入草类;《释鱼》 里混入爬行动物等。2)在释义上往往使用多义词,意义不够明确,尤其是被解释的一组 词中,有的词义本不相同,却硬把它们合在一起,用同一个词去解释,更容易使人误解。
40 、【问答题】《方言》的价值。
答案:《方言》一书学术价值很高,主要表现为:1)《方言》对同义词的辨析,有助于 对古汉语的词义认识和研究。2)《方言》中保留下来的秦汉方言,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 中的一些词义。3)书中收录不少名物词,有助于了解古代有关名物。4)书中有不少方言 同源词,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 ”等问题。5)所记方言跟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 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探讨。
41 、【问答题】清代训诂学的特点。
答案:①清代训诂学者重视证据,反对臆说。凡有论说,必有证据。而且强调证据的时代 性,孤例单证者不能作出结论。②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清代 学者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注重研究音义关系,利用古音学的成果,解决了 历来许多聚讼纷纭的疑难,特别是在解释假借、解释连语、探索词源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 成就。③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注意语言各方面的古今异同,区别古形与今形、古音与今音、古义与今义,这是前代学者所不具备的眼光。④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语 言,在清代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 的《古书疑义举例》、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等,都能从汉语的词性和句法结构上去讨论 训诂问题,提出了不少卓越的创见。⑤清代训诂数量(随文释义的注疏和训诂专著)大大 超越前代, 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备。
42 、【问答题】古书在文字方面一般性质的文字障碍。 P19-55 请结合教材分析
答案:1)文字障碍①古今字、②通假字、③异体字、④讹误字、⑤避讳字、⑥无句读。
2)词义障碍①不解古语、②词义演变。3)语法、修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