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00819-cq 训诂学(重庆) 2016 年 4 月真题
1 、【单选题】不属于训诂的称谓是
A: 传 B: 解 C: 音 D: 注
答案:C
解析:训诂的称谓包括:(1)传;(2)解;(3)注。
2 、【单选题】《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刘熙
C: 郑玄
D: 孔颖达
答案:B
解析:《释名》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东汉刘熙,是一部采用声训的方式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 字书。
3 、【单选题】我国训诂的变革时期是
A: 宋代
B: 清代至近代
C: 春秋战国
D: 西汉至唐
答案:A
解析:宋代是训诂学的变革时期。
4 、【单选题】《说文解字》对五百四十个部首的排列是
A: 部首的音序
B: 部首的笔画数
C: 始一终亥
D: 部首内字数的多少
答案:C
解析:关于汉字的“起一成文 ”说。创造这种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 都是由“一 ”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十个部首“始一 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 ”字,第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 ”字。因此, 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一 ”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5 、【单选题】训诂的兴盛时期是两汉至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唐代
答案:D
解析:从先秦到晚清,训诂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先秦)、兴盛期(两 汉)、保守期(魏至唐)、中落期(宋至明)、复兴期(清)。
6 、【单选题】训诂术语“ 乙 ”的作用是
A: 校勘文字
B: 表示形训
C: 串讲文意
D: 点破假借
答案:A
解析:乙:训诂术语,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语序上下倒置,格式是某某二字互乙。
7 、【单选题】宋代人王圣美提出的一种学说叫
A: 上文说
B: 下文说
C: 右文说
D: 左文说
答案:C
解析:右文说 因为形声字大部分的声旁都在右边,宋代王圣美创立的一种学说,就是形声 字的声旁能够表意的学说。
8 、【单选题】《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中“蒙冲 ”的含义是
A: 蒙盖
B: 大船
C: 小船
D: 袭击
答案:B
解析: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的翻译为:单单大型的战舰和帆船,就数以千计。
9 、【单选题】训诂的鼎盛期是
A: 清代至近代
B: 宋代
C: 春秋战国
D: 西汉至唐代
答案:A
解析: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是从清代到近代。
10 、【单选题】《世说新语•贤媛》:“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
又深愧其 厚意。 ”中“愧 ”的正确解释是
A: 惭愧
B: 愤怒
C: 喜欢
D: 感谢
答案:D
11 、【单选题】通过形训方法分析字的本义,必须借助
A: 假借字
B: 本字
C: 同源字
D: 异体字
答案:B
解析:通过形训方法分析字的本义,必须借助本字。
12 、【单选题】不属于训诂学功用的
A: 指导经济建设
B: 指导古文教学
C: 指导辞书编纂
D: 指导古籍阅读
答案:A
解析:训诂学的作用 :一、用于指导古籍阅读和教学;二、用于指导古籍整理;三、用 于指导编纂辞书。
13 、【单选题】义训最常用的方式是
A: 反义相训
B: 歧训
C: 同义相训
D: 音训
答案:C
解析:义训的常用方法可分两类:1、直训;2、义界。
14 、【单选题】注书叫笺,开始的人是
A: 王圣美
B: 许慎
C: 刘熙
D: 郑玄
答案:D
解析:笺:从汉代开始,汉人郑玄开始,注书也可称为笺。
15 、【单选题】我国关于虚词的训诂材料,最早见于
A: 论语
B: 易经
C: 墨经
D: 孟子
答案:B
解析:我国关于虚词的训诂材料,最早见于易经。
16 、【单选题】只就某字的字面来进行解释,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这是旧训诂弊病中的
A: 望文生训
B: 随意破字
C: 烦琐寡要
D: 穿凿附会
答案:A
解析:望文生训:旧训诂的弊病之一,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 毫不吻合。
17 、【单选题】把彼此无关的事理任意牵合,强加比附,是旧训诂弊病中的
A: 增字强释 B: 随意破字 C: 不解语法 D: 穿凿附会
答案:D
解析:穿凿附会:旧训诂的弊病之一,就是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 94、望
文生训:旧训诂的弊病之一,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
18 、【单选题】《汉书•游侠传》:“解为人静悍。 ”中“静 ”的含义是
A: 安静
B: 稳重
C: 沉静
D: 精
答案:D
解析:《汉书 ·游侠传 ·郭解》 :“解为人静悍,不饮酒。 ” 王念孙《读书杂志 ·汉书十 四》 :“静与精同,故《史记》作‘精悍 ’。
19 、【单选题】《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中“陆离 ”的含义是
A: 奇怪的样子 B: 长长的样子 C: 庄严的样子 D: 神圣的样子
答案:B
解析:“带长铗之陆离兮 ”——带着长长的宝剑。 长铗——长剑。 陆离——形容剑长长的样子。
20 、【单选题】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称为
A: 正读
B: 破读
C: 通读
D: 假读
答案:B
解析:古代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 是两个不同的词,如同是“王 ”字,在《左传•齐桓公伐楚》“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
中,用作名词,读平声;而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德何如,则可王矣”中,用作动 词,则要读去声,这在古书里叫做“破读”。
21 、【单选题】《说文解字》部首的前后次序是
A: 部首产生的早晚
B: 部首的笔画数
C: 部首的音序
D: 据形系联
答案:D
解析:《说文解字》确立了“据形系联”的原则,对部首次第安排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实践 探索。
22 、【单选题】我国第一位语源学家是
A: 许慎
B: 刘熙
C: 王念孙
D: 段玉裁
答案:B
解析:东汉刘熙撰写的(《释名》),是中国第一部以音训为主要手段的训诂学专著,也是中 国第一部语源学方面的专著。
23 、【单选题】汉代确定了训诂的两种形式,是“通释语义 ”和
A: 随文注解
B: 解释大意
C: 解释旧注
D: 加注语音
答案:A
解析:两汉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专著两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基本形式,正是训诂学 走向成熟的标志。
24 、【单选题】我国第一部分类词典是
A: 切韵
B: 说文解字
C: 尔雅
D: 释名
答案:C
解析:我国第一部词典叫《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 ·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 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25 、【单选题】《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中“杜门 ”的含
义是
A: 关门
B: 毁坏房门
C: 加固房门
D: 开门
答案:A
解析: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
26 、【单选题】古代典籍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是
A: 互文
B: 通假
C: 重文
D: 倒文
答案:B
解析: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 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27 、【单选题】《礼记•礼运》:“选贤与能。 ”中“与 ”的含义是
A: 举用
B: 参与
C: 加入
D: 和
答案:A
解析: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
28 、【单选题】训诂学常讲“离经辨志 ”,“辨志 ”是指
A: 注释文章里难懂的词语
B: 辨别作者的是非
C: 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D: 读准文章的字音
答案:C
解析: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 向。
29 、【单选题】把《说文解字》540 部减为 214 部的书籍是
A: 《尔雅》
B: 《集韵》
C: 《康熙字典》
D: 《字汇》
答案:D
解析:《说文解字》是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汉字字典,其作者许愼也是部首的发明 者。《说文》共分 540 部首。
30 、【单选题】《国语》:“戎狄冒没轻儳。 ”中“ 冒没 ”的含义是
A: 冒失
B: 消失
C: 侵掠财物
D: 冒险进攻
答案:C
31 、【多选题】古人注音的方法有
A: 直音法
B: 对仗法
C: 反切法
D: 譬况法
E: 互文法
答案:ACD
32 、【多选题】训诂学利用音韵学的成果,取得的成果有
A: 从音变规律通“古今异言 ”
B: 分析形体结构
C: 探索语源
D: 诗词押韵
E: 论证同音替代的问题
答案:ACE
33 、【多选题】训诂的内容包括
A: 语法史
B: 研究外语
C: 注音
D: 解释词义
E: 解释文意
答案:CDE
34 、【多选题】古人常用下列词语对古书进行解释
A: 传
B: 注
C: 笺
D: 疏
E: 说
答案:ABCD
解析:所谓“古语的解释”,是由“解释古语”引申发展而来的,如 古书的各种注解, 曰“传 ”、曰“笺”、曰“疏 ”之类,当然也属于训诂的的范畴,是训诂工作的成果体 现,所以又是一个名词。p3
35 、【多选题】形训的作用有
A: 探明引申义
B: 辨别读音
C: 探求本义
D: 识别假借字
E: 通释语义
答案:CE
解析:形训: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 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 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后来造字 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局限于象形、指事,出现了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所谓 六书)。形训作用:形训作用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1、恰当地运用形 训的方法,可把有些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2、在揭示词的本义基础上,形训还可以探 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3、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引申义,还可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36 、【问答题】训诂学与语法学的关系比较紧密,请列举其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
答案:语法和训诂关系密切,“详训诂,明句读 ”是古人在训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典话 语,它表明了语法和训诂的有机联系。语法和训诂的具体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1)词性 影响词义;2)词序影响词义;3)构词法影响词义。
37 、【问答题】“说文四大家 ”姓名和代表作。
答案:清代有著名的“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 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8 、【问答题】《方言》所载词语的类别。
答案:1)通语,或称凡语,指没有地域限制的西汉比较通行的普通词语。2)某地与某地 之间的通语,指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词。3)某地语,或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的方 言词,其范围比上一类较狭。4)转语,或称语之转,指因时代或地域不同而发生声韵差 异的方言词。5)古今语,或称古雅之别语,指残留在当时汉语中用处有局限性的古词或 古代不同的方言词。
39 、【问答题】什么叫反切?请举例说明。
答案:反切简称“反 ”或“切 ”。这种方法是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包括声 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如,“鼻引”即“鼻引切 ”,是注 “膑 ”字的音。
40 、【问答题】请举例说明古今词义演变的五种类型。请结合教材论
答案:1)词义增加;2)词义减少;3)词义扩大;4)词义缩小;5)词义转变。
41 、【名词解释】声训
答案: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 来解释字(词) 义。
42 、【名词解释】义疏
答案: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可省称为“义 ”或“疏 ”。义疏又叫义注,即注解其义的 意思;又叫义章,即彰明其义;又叫义赞,即阐发其义;又叫义证,及证明其义;又叫义 略,及义理的大略。
43 、【名词解释】《尔雅》
答案:《尔雅》汇编先秦义训材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也是第一部分类词典。 他训释词语的方式有同字异训、异字同训、相反为训、同音为训等,代表性的注本有晋代 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昺的《尔雅注疏》、清代郝懿行的《尔雅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