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
(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 - 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写信”这句话,可以分解成“我”和“写信”两个组成成分;“写信” 又可以进一一步分解成“写”和“信”两个组成成分。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的,而不是圆圆的一团: jiang 这个音节可分为,声母J,韵母iang,还有声调。其中韵母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例如:我们学习语言学。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 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语言符号在时间轴上是线性排列的,只能在实践的线条上绵延,而不能在空间上展开。例如:天突然下起雨来了。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序列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数量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意义内容。
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
(1)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同音词。例如,“衣、依”同音,变为双音节“衣服、依靠”后,就不是同音词了。
(2)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多义词。例如,"道” 有“道路、道理、道德、道学、道义”等不同意义,变为双音节后,不同意义就得到了有效的区分。
(3)双音节化后可以调节韵律节奏。例如,“制电影片”没有“电影制片”顺口。
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
(1)“模仿说”和“强化说”都是偏重于外部条件的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
(2)“模仿说”认为儿童只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与语言环境隔绝的儿童,如聋哑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语言。
(3)“强化说”认为儿童学会语言除了模仿,还需要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例如,父母对儿童说出的话进行夸奖或纠正就是一-种 外界的刺激。
结合实例说明述谓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1)构成:
①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是命题。--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分析为一一个述谓结构。
②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 -般就 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变元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 -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例如,“天气热” 这个句子中,“天气” 是谓词“热”的变元。
(2)类型:
①简单述谓结构。例如,“ 他给我一-张票 ”是由一个谓词和三个变元构成的简单述谓结构,其中的变元“他”“我”“一-张票”都是名词性成分。
②复合述谓结构。例如,“他去买东西” 是由“他去”和“买东西”两个述谓结构组成的复合述谓结构,后一个述谓结构是前一个述谓结构的目的。
③从属述谓结构。例如,“ 我希望他去”中“他去”是一一个从属述谓结构,充当谓词“ 希望”的变元。
④降级述谓结构。例如,“ 他在看我写的文章”中,“我写” 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充当变元“文章”的限定成分,其作用相当于变元的一一个语义特征,又被称作“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
答: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他出现在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其本质是边界不明;歧义是指同-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歧义与模糊的区别:.
(1)模糊指语言形式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意义之间难以绝对划分清楚。歧义指同形的语言符号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义。
(2)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来消除。而模糊始终是模糊的。
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
答:词类是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划分词类的标准有三种:
(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
(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
(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以词类和音位为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
(1)在相同的组合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2)词类就是- - 种典型的聚合类别。例如,散文小学诗歌等名词都可以出现在看写等动词之后,可以互相替换,属于名词聚合类。.
(3)在一个语言的音位系统内部,不同的音位可以凭借相同的组合关系和区别特征聚合成群,例如汉语普通语中的TG三个音位都具有舌面前的特征,都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组成音节,而不能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配合,它们自然形成聚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