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作为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的汉语的主要特点 P53
答:(1)汉语不是通过谓词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而是有一套非常丰富的表时态的助词和表语气的助词系统;
(2)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示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而是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
(3)汉语的各种实 词都没有词尾标记,因此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2 、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P58
答:(1)语言符号必须同时具有表示特定意义的物质实体和物质实体所表示的特定意义。
(2)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中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声音称为能指,把语言符号中由特定声音表示的意义称为所指。语言符号中表示意义的声 音和声音表示的意义不能分开, 一旦分开,语言符号就不存在。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 P60-61
答: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指从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出现的角度看,语言符号的结构必须是按照时间顺序成一条线的样子排列。语 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指语言符号是一个又一个出现的,可以分解还原成原来的一个一个的符号。“线性”特性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排列 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单位;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特性又使得语言符号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正是这两个特性使得人类的语 言符号具有了结构的特性,是构成语言结构的基础条件。
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 P62-63
答:“哥哥写过两本小说”成立,而说成“小说两本过写哥哥”就不成立了,这种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的问题就反映了一种 结构的特性,是组合关系。组合其实并不只是一个一个成分的组合,而是一类一类成分的组合,这种什么成分能替换出现在某个位置 上的问题也反映了一种结构特性,是聚合关系。如“妈妈吃了一个苹果”和“哥哥写过两本书。”中“妈妈”和“哥哥”是聚合关系, “妈妈”和“吃了一个苹果”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是建立语言符号排列规则的基础,聚合关系是建立语言符号归类规则的基础。没 有组合形式提供各种位置,就找不到可以聚合的各种抽象的同类成分;而没有聚合形式提供各种成分,也就找不出可以组合的各种抽 象的结构形式。
5、生成语言学的精髓 P76-78
答:(1)研究目标 是普遍语法:更重视演绎、生成、解释,更重视寻找或建立普遍的语法机制。
(2)核心内容是句法 自治:专门研究句法结构形式的理念形象。
(3)理论系统是原则与参数:语法模型的变化、语法规则的变化。
6、语言的物理属性(物理四要素)P83
答:(1)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即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3)音长:即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声音自始至终存在的总时间。
(4)音质:即声音的本质和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相互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于复音中陪音的数量和振幅,是最重要的特性。 7、元音区别于辅音的特点 P92
答:(1)发元音时气流可以畅通无阻;发辅音时声腔会在某个部位形成阻碍,气流要克服阻碍才能通过。
(2)元音都是乐音,发元音时声带必须振动;辅音大多不是乐音,发辅音时有的声带振动,有的声带不振动。
8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情况 P101-102
答 :调 值指声调高低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 一般用五度标调法表示。把一个语言里的全部字音按照不同的调值加以分类,得到的类别 叫做调类。汉语普通话有四种基本的调值,归纳为四个调类,即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数字调
值分别是:55,35,214,51。
9 、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P102-103
答:(1)声调是必不可少的成分,是汉语音节最主要的特点。
(2)元音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且出现的位置有限制。
(3)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也不能只有辅音,辅音出现的位置也有限制。
(4)汉语音节具有严密的内部构造层次。
10、 归纳音位的原则(设立音位的三个主要原则)P105-106
答:(1)对立原则:两个音素可以出现在完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区别语音形式的意义,要归为不同的音位。
(2)互补原则:两个音素从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永远不能构成最小对立对,起不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可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 作为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
(3)语音近似原则: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要考虑是否互补,要看语音上是否相似,只有呈互补关系且在语音上近似的音 素,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