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语言符号的约定性: 人为的某些规定或共同认可的某些习惯。 P58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义是不需要什么道理的,只要大家都认定或习惯就行。 P58
3、语 音 :指人说话的声音,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P81
4、语汇(词汇):指语言里所使用的各式各样词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的总称,或者指一种语言中的词语的总和,包括词和语。P114
5、语法规则: 是本族语的人头脑中潜在的直觉知识,是人们说话时的约定习惯,无形中就在特定人群中形成共同的语感P136
6、语法单位:是语法研究把大小不同或性质不同的语言片段先分成不同的单位,描写和说明各种语言片段的类型和关系。P147
7、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P167
8、言语行为: 说话人通过使用语言来实施的行为。 P222
9、施 为 句 :是不以陈述事实为目的,不仅仅以陈述事实为目的,句子的使用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有所行动,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P223
10、社 会 方 言 :指在一个处在同一地域的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 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社群联系在一起。P260
11、基础方言: 是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都来自基础方言。P262
12、语言借用: 指这种的语言用了那种的语言的成分,那种的语言用了这种的语言的成分。P263
13 、语言并存(双语现象): 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社会现象。P264
14 、语言转用(语言替换): 指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P265
15、语 言 混 合 :指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 具的现象。P266
16 、语言相关论: 由萨丕尔和沃尔夫明确提出的“语言决定思维”的观点的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P282
17、语言获得: 指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 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靠先天遗传而获得的语言能力)。 P285
18、语 言 学 习 :指语言作为一种能力并不完全是靠天赋或遗传得到,通过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掌握,需要后天一些条件才可能完全得 到(靠后天的努力学习而获得的语言能力)。P285
19 、第一语言学习:又叫母语学习,指在完成语言获得之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语言教学活动。 P293
20、中介语: 由赛林格提出,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建构起来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逐渐向目的语靠近。P296
21、大脑的单侧化现象: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大小略有差别,分工不同,左半球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右半球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P357
22、语言遗传机制: 也叫语言获得机制,指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就已经决定人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这部分能力人人都有,每个人都 一样。P358
23、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 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 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P359
24、语言信息处理: 计算机可以传送、接收、理解、表达自然语言的各种信息。 P360
25 、机器自动翻译: 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P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