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七)

2024-08-2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41

【自考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答: (1) 不同语言音节结构类型常有不同。音节结构可分为V、C-V、V-C、 C-V-C 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我国的彝语、哈尼语、纳西语等,只有开音节,没有闭音节;而汉语、英语等不仅有开音节。而且有闭音节。

(2)音位在音节内占据的位置常有不同。比如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t/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的声母位置,不能出现在音节的末尾;而英语中的辅音音位/t/既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开头,还可以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3)音节内容音位的扩展能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英语音节内部的辅音有时可以扩展,存在两个甚至三个辅音相连的情况;汉语则没有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

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目的,可以从“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三个方面建立语法规则。举例说明三个方面语法规则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区别。

(1)“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来区分的。历时语法指从语法发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共时语法指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 -语言在特定时间过程的某一点上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2)“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用处来区分的。教学语法研究的结果面对的是人,即建立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法教学。面对信息处理的语法也称为计算机语法,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3)“普通语法和个别语法”则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理论意义来区分的。普通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个别语法指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既包括某一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和差异。

简述外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特 点。

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是语言迁移。其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语言迁移既包括语言本身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语言之外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简述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

词形变化: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 -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主要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词缀。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汉语存在大量同音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同音词-般不会妨碍交际?

(1)汉语同音词多,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语音偶合。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数量上声调也不过一- 千多,而词的数量要大得多,这就难免有大量的同音现象了。(二)历史音变。古代原本不同音的词,如“十”和“实”,后来就变得同音了。(三)词义的分化。例如“速度快”的“快”和“人心大快”的“快”,是出自一个多义词的同音词。

(2)同音词的大量存在- -般不 会妨碍交际。在交际中可以利用语境或上下文的提示确定某个词语的意义,进而排除产生歧义的可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举例说明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性质和原则。

(1)语言规范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消除共同语使用中的分歧混乱现象,维护其统一性,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例如,字母词的大量使用就是现代汉语规范化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语言规范的推行,一般不是或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而是一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例如,有些人将“法国”的“法”念做去声,这是不规范的,但不能用行政的、法律的强制性手段去纠正,而只能通过教育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等手段去引导。

(3)语言的发展变化需要规范的约束,反过来,语言的发展也要求语言的规范是发展的,而不能是--成不变的。例如,汉语中“被”字句原本通常用来表示不如意的事情,但现在也常常用来表示如意的事情,语言发展了,语言的规范也需要随之发展。

(4) “约定俗成”是语言规范化的重要原则。语言是一种社会习惯,在语言规范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新兴成分和用法在社会公众中的接受程度,如果它们在社会上已得到普遍认可,就应该承认它们是规范的。例如,过去认为“曝光”的规范读音应为puguang,但后来人们都读作baoguang,就应该承认这种读音是规范的。

结合实例说明语义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1)一个语义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比如,先秦时代,“牙”指两旁的牙齿,“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扩大了自己的意义范围,指所有的牙齿。

(2)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有强弱之分。一般来说,一个语义场的意义领域恒定越封闭,词义之间的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就越明显;反之语义场的系统性就比较弱。例如“家用电器”语义场的意义领域是开放的,这个语义场内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成员,而这种新词语的出现不一定会引起其他词义以及词义之间关系的变动。

(3)语义场还具有层次性。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比如“卡车、轿车、吉普车....”.可以构成“汽车”这个语义场,“汽车”又可以和“火车”、“自行车”等构成“车”这个较大的语义场,“车”还可以和“船”、“飞机”等构成“交通工具”这个更大的语义场。

简述划分词类常用的三个标准。

(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这种标准对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适用。

(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

(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词类本质上就是这种聚合关系的类。

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语言学概论自考资料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九)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八)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七)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六)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七)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六)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