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三)

2024-08-2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41

【自考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答: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1)民族共同语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对方言而言,是一种高级形式。.

(2)语言的统一-不可能采取消灭方言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推广共同语,逐步用共同语来取代方言这种方式来实现,因而,从实质上说,共同语的普及过程就是逐步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 例如,我国方言分歧严重,但方言作为特定人群的交际工具,不可能简单地加以消灭,而只能通过推广普通话,使其逐步取代方言,最后在全社会达到语言的统- - 。

(3)在普及的过程中,共同语可以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例如,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各个方言都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明显趋势。

(4)在普及的过程中,共同语会逐步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方言的使用范围则相应地不断缩小。例如,过去不少方言区的教师使用当地方言进行教学,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方言区教师开始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5)共同语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我国来说,推广普通话,缩小方言差别,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结合实例说明词的派生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

(1)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其中主要有相关性联系和相似性联系两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有可能根据客观对象之间的某种关联,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产生出与原来的词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

(2)派生义产生的-一个基本途径是借代。借代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没有相似性,但存在比较稳定的联系。如汉语从“锯子”的“锯”的意义引申出“锯东西”的“锯”的意义,就是通过借代途径。

(3)派生义产生的另一个基本途径是比喻。比喻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如汉语的“顶峰”由“山的最高处”衍生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这个意义,就是通过比喻途径。

《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 -纲, 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 -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

(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词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意义,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意义。

(2)尽管通俗意义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互相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意义,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同的事物。

(3)词语的科学意义--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文字改革有哪些类型,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在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类型没有变,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 文字。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将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一一字喃改成拉 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 -致规律。

语法意义的类叫作“语法范畴”,其中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是“词法范畴”。请参考下面的答题示例,试定义和举例说明语言中其他几种词法范畴

示例:“性”范畴是-种体词属性范畴,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组特征。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俄语用词尾表示,德语用冠词表示。动物词语的性往往跟动物本身的雌雄有关,但其他词语可能与事故的性属性不- - 致。如德语“Das Sofa (沙发)”是中性,法语“1e fauteuil (沙发)”是阳性。“太阳”一词在德语、法语和俄语中分别是阴性、阳性、中性。

(1)“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与词汇,上表示事物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不同,- -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如英语“house / houses (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

(2)“格”范畴: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 如英语“我” 主格形式“I”,宾格形式“me”,属格形式“my”等。

(3)“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如英语“the book”是有定的,“a book" 是无定的。汉语中要用“这本书”或“一本书”等形式表示名词的有定或无定。

(4)“时”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 组特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英语现在时“He works (他工作)”,过去时“He worked (他工作过)”。

(5)“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 如英语“I am reading the 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I have written the book (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完成体。汉语在动词后面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相应的意义。

(6)“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The cup was broken by Mary (杯子被玛丽打碎了 )”是被动态。

(7)“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致关系的-组特征。如英语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 将来时主语是第一人称用助动词“shall”, 其他人称用“will”。



语言学概论自考资料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九)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八)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七)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六)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七)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六)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