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

2024-08-2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41

【自考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举例说明语言发展演变的社会根源。

(1)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思维成果也越来越复杂和精密,这些都会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汇,不断使自己的表达方式精确化、多样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 -下,就不难发现现代汉语的词汇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更加严密和多样化。

(2)社会的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分化。社会走向地域分化时,统-的语言会产生地域分化,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例如,汉语中形成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粵方言等地域方言。社会产生社群分化时,语言也会随之产生社群分化,形成社会方言。例如,年轻人说的话和老年人所说的话常有不同,社会不同行业说的话也常常存在一定差异。

(3)社会的统一会促进语言的统--,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各个处于分化状态的部分走向统一-,通行于全社会的共同语就会形成,随着社会统--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语言就会在共同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例如,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一一普 通话的形成和推广就体现了这样的发展方向。

(4)社会的接触必然会带来语言的接触,引起不同语言之间的互相影响,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化,推动语言的发展。例如,五四以来,我国同西方国家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汉语在印欧语言的影响下,不仅吸收和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而且出现了不少新兴的语法现象。

(5)语言总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推动语言的发展。

举例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答: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一种语言的变体,都是社会不完全分化和语言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汉语存在着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等不同的地域方言,在同-个地域方言内部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方言,如老年人的话和青年人的话、知识分子的话和体力劳动者的话。

(2)从形成条件上看,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社会分化而导致的语言社群分化,地域方言是因为社会的地域分化而导致的语言地域分化。造成语言社群分化的社会因素主要有阶级、阶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造成语言地域分化的因素则主要是地域分化的因素则主要是地理环境对交际活动的阻隔。

(3)从结构系统上看,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系统,它所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基本.上都是全民语言或当地方言所共有的,不同社群的语言特点- -般不 会防碍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如北京话“女国音”的存在,并不防碍男女北京人之间的言语交际。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在这一一点上,地域方言与独立的语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北京话和广州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上差异很大,- -致北京人很难听懂广州话。.

举例说明语言接触会造成哪些结果。

(1)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是词语借用。借词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例如,汉语中的“吉普”“沙发”就是从英语借入的借词。语音方面的借用包括音位和音位组合形式的借用。语法方面的借用包括词缀、虚词、语法规则的借用。

(2)语言接触会造成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例如,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中都有一部分成员除了讲本民族的语言之外,还会讲汉语。

(3)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转用。语言转用指-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用另一民族的语言。例如,我国回族的先民放弃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而改用汉语。

(4)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混合。语言混合指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 和“克里奥耳语”

汉语普通话“资”“知”“鸡”的韵母分别是[1][1][i], 汉语拼音方案却只用一个符号i来标写,请运用音位理论说明其中的原因。

(1)普通话韵母[1]、[u]、 [i]是音位/i/的三个音位变体。

(2)根据归纳音位的互补原则和语音相似原则,几个各有自己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的音,彼此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当它们在语音上又相近时,就可以归入同-一个音位。普通话韵母[1]只出现在舌尖前声母之后,如“资”[ts1],韵母[1]只出现在舌尖后声母之后,如“知”[ts2],韵母[i]出现在其他声母之后,三者分布互补,语音相似,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

(3)汉语拼音方案用符号i来标写[1]、[U]、 [i]三个韵母,采用的是音位标音。

举例说明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的区别。

(1)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字符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人”就是单纯字符,因为“人”这个字分解出的“一撇- -捺”只是组成字形的笔画,它跟任何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

(2)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依据一-定 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字符。例如,汉字的“位”由单纯字符“”和“立”组合而成,是复合字符。

(3)复合字符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例如,汉字的“莅”是由单纯字符“十”和复合字符“位”组合而成的字符。

举例说明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社群分化的影响。

(1)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程度不同的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又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不同的社群处于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使得社群内部的交际密度明显大于社群之间的交际密度,最终会使各社群在语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社会方言。例如,文化程度的差异会造成社会距离,使文化程度相差较大的人说话各有特点。

(2)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在社会上或特定的社群内形成与特定社群相关联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以致产生语言分歧,形成社会方言。这里的社会行为规范指的是对某种人应该怎样做的共同标准,其中包括对某种人应该怎样说话的共同标准。例如,几乎每-一个社会里都有--套“男人应该怎样说话”和“妇女应该怎样说话”的无形标准,违反这些标准就会受到他人的嘲笑。

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

答:国际音标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 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对应。

(1)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2)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因此它的符号不仅形体简单清晰,而且接触过拉丁字母体系的人学习和应用起来也比较容易。

举例说明组合歧义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

语法结构歧义是指相同的词语之间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或者是不同的层次结构造成的歧义;

语义结构歧义是指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语义结构歧义。



语言学概论自考资料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十)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九)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八)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七)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六)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主观题考点汇总(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分析题考点汇总(一) ☆ 自考语言学概论必考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七)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六)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五)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四)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三)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二) ☆ 自考语言学概论选择题必考重点汇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