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五节 丑和荒诞
1. 丑和荒诞的共同特征是表里不一、内外不符、荒唐矛盾。
2. 丑:源于人类丑感的形成,是一种不和谐,以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刺激等形式提示现实生 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中,肯定正面 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3. 在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
4. 布瓦洛在其著作《诗的艺术》中认为诗人凭借其生花妙笔“能将最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
5.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中表达了一种美丑并赏的审美观。
6. 丑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
(1) 由丑陋引起的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2) 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7. 罗森克兰兹对丑这一审美形态的研究所作的贡献。罗森克兰兹对于丑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1) 他把丑明确与美对立且并列起来,指出丑“不在美的范围以内”,但与美一样,同 “属于美学理论的范围。
(2) 丑不仅是作为提高美的衬托物而被接纳到艺术中来的。
(3) 他提出在艺术创作中虽不可美化丑,然而,在表现丑时,又必须使之服从美的一般法 则。
(4) 他顾及了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有可能削弱、消除丑的令人不快感。
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不仅是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些真正成 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它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启。
8. 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其本义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 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缪不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9.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 1952 年创作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10. 荒诞的基本特点。
荒诞作为现代审美形态,其基本特点包括:
(1) 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2) 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
(3) 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11. 荒诞的实质表现为本质与现象的分裂、动机与结果的背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非理化和异 化。
12. 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
(1) 是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的类的特性。
(2) 是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3) 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一体,是因为西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是哲学 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非现实人生的自由。
13. (论述)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从人生实践的角度看,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实践,广义的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对象 化和感性显现,它理应包括作为审美形态的丑在内
(1) 在审美这种人生实践中,人能够相对全面而自由地占有有自己的本质,但人的本质力 量对象化的过程既包含有肯定性的一面,对美的发现、欣赏,也有否定性的一面,也 就是对于丑的揭露、鞑挞等。
(2) 美在过程中,美不是作为物化形态的结果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而是在审美实践中不 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的任何一方,都无 所谓美丑。
a. 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就决定了美不是纯而 又纯的东西,审美主体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抽象的、永恒的人,丑也就必然会与美一起 进入到审美实践之中。
b. 美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一方面固然 是与丑相对的,对丑的揭露鞭挞也是体现美的人另一方面。
c.劳动作为人生实践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创 造力和推动力。
d. 西方非理性主义、心理分析等哲学的兴起,都为丑进入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
e.艺术作为人类主要的审美实践方式、主要的审美成果以及重要的审美对象,在近代 变得面目全非,不仅在艺术创作中包含了大量对于丑的描绘和创造,而且呈现出了以 丑代美的趋势,客观上为丑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
14. (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的原因。
(1) 荒诞之所以成为特殊的审美形态,是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 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西方对荒诞的反思建立在对于历史的拨 正和对现实的批判的基础之上,而对于现实的批判几乎是所有审美实践活动所必须包 含的内容。传统的审美实践最终指向对终极关怀的关注,而这种终级关怀在存在主义 哲学看来,是非常虚幻的。到了当代西方,存在的一向表现是荒诞,人类审美实践不 应该对这种荒诞给予认同,而是应该反抗荒诞的人生现状,重创和再现荒诞就是一种 有效的反抗。
(2) 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 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 的距离拉近了。通过个体的行动,重现和再创荒诞以消解世界秩序的方式达到了对个 体加以确认的目的。这种行动本身是丰富而具有生命性的,它成为人们从荒诞世界中 脱身的道路和方法。
(3) 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还有其深刻的内存原因,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 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结出的果实。荒 诞能够成为荒诞的前提不仅是因为荒诞存在,而且人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荒诞的实质。 荒诞作为人的特殊的审美实践就是在否定之中建构其审美价值的,也正是通过否定,荒诞才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