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8

2024-09-1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27039

【自考课程名称】鲁迅研究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八章 鲁迅的诗歌

第一节 鲁迅诗歌的创作历程

       鲁迅诗歌的分类:鲁迅共有诗歌七十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

鲁迅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鲁迅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从 1900 年春写《别诸弟三首》开始, 到 1935 年底写《亥年残秋偶作》,诗歌创作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从时间上看,可分为早期、 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一)早期(1900—1912),即南京求学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阶段的诗 作均为旧体诗,涉及的社会面不宽,思想缺乏深度,技巧较为稚嫩。主要是抒写早年的感时愤 世之情或表现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二)中期(1918—1926),即“五四 ”前夕至“五四 ”退潮 期。这一阶段偶有旧体诗作,但大多是新诗,从思想到形式显然受到五四新潮及其诗风的影响。 (三)后期(1928—1935),即大革命失败至 30 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这是鲁迅诗歌创作 的高峰期和成熟期,其作品主要是旧体诗,也有新诗与民歌体诗。这些诗作的基调是反映与国 民党反动派的艰难卓绝的斗争。

鲁迅诗歌是“诗史 ”与“ 心史 ”的统一:鲁迅诗歌的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上近半个世纪的 沧桑变化,从清光绪年间到抗战爆发前夕,其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倒袁运动、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四一二 ”政变、反对蒋介石法西斯统治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等等,这些重要 时事在其诗作中都有所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诗歌具有“诗史 ”的性质。这些诗作, 又清晰而形象地记录了鲁迅心灵的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他从一个热诚的爱国青年到激进的革命 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坚定的左翼文化战士的心灵演进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鲁迅的诗歌又 是诗人的“心史 ”。

第二节 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

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1)抒发献身祖国的豪情壮志;(2)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 恶;(3)为革命风雷唱赞歌;(4)抒写与亲人、友人的真挚情怀。

《自题小像》(写于 1903 年 3 月):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前两句写对祖国的眷念,痛感祖国灾难重重。后两句借景生情,表达赤子的 心怀)

《湘灵歌》(写于 1931 年 3 月):表达了诗人对长沙事件中死难者的无限悲悼,对国民党暴 虐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并无情地揭穿了统治者粉饰太平的无耻嘴脸。

《无题(大野多钩棘)》: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 围剿 ”和文化“ 围剿 ”。前四句描 绘了反革命军事“ 围剿 ”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后四句控诉反革命文化“ 围剿 ”的恶果。

《惯于长夜过春时》:惯于长夜过春时,契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 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自嘲》(写于 1932 年 10 月 12 日):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冷眉横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写于 1932 年 1 月):在诗中首先热情赞美人民革命斗争的喜 人形势。接着,诗人让国民党右派内部四分五裂的丑态暴光,并加以辛辣的讽刺。全诗蕴含忧 愤、悲慨之气,是鲁迅的优秀诗篇之一。

《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写于 1934 年 5 月):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 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从惨象之中感悟到大众的觉醒,从万籁无声之中听到了人 民内心的“惊雷 ”,它预告着翻天覆地的革命必将到来。)

《亥年残秋偶作》(写于 1935 年 12 月 5 日):写诗人翘首以待光明的到来,并相信光明一定会到来。

《答客诮》:表现出诗人为人父必爱其子的独特自信和自豪,读来颇为感人。

《送赠田涉君归国》(写于 1931 年 12 月):诗中不仅赞美日本迷人的景色,而且歌颂了与 赠田涉及日本人民的深厚友谊,寄托着对自己豪情满怀的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鲁迅诗歌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 围剿 ”的揭露与抨击: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的反 革命军事“ 围剿 ”和文化“ 围剿 ”。鲁迅写过许多诗篇加以猛烈的抨击。写于 1931 年 3 月的《湘 灵歌》便是侧重于揭露反革命军事“ 围剿 ”的优秀诗篇。《惯于长夜过春时》是揭露反动派的文 化“ 围剿 ”。而《无题(大野多钩棘)》则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 围剿 ”和文化“ 围剿 ”。

第三节 鲁迅诗歌的艺术成就

鲁迅诗歌的艺术成就:(1)浓郁、深厚与集约的统一;楚骚的遗响;(3)辛辣的讽刺;(4) 娴熟的手法。

鲁迅诗歌的讽刺形式:其一,“活剥 ”古诗,注入今人今事;其二,采用旧体,半文半白, 以通俗浅显的文字,收讽刺幽默之效;其三,采用轻松活泼的民歌体,使之与严肃的内容形成 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

鲁迅诗歌的艺术手法:鲁迅诗歌艺术的完美性,还表现在许多具体手法的娴熟运用,择其 主要有以下几法:一曰对比映衬(用相反的事物或意境构成对比);二曰气氛烘托(通过浓烈的 环境气氛烘托主旨);三曰反复强调(同一意向的反复出现,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四曰用 典贴切;五曰对仗工整。鲁迅诗歌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完全达到了“得心应手 ”的境界。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4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1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密训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密训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密训1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5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4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填空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单项选择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双项选择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论述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8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7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6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5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4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3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2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1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0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9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8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7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6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5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4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3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9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8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7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6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5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4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