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3

2024-09-13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27039

【自考课程名称】鲁迅研究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80、【《非攻》与《理水》】是歌颂性的小说。《理水》是《非攻》的【姐妹篇】,作于 1935 年 11 月。P271-272

81、【《采薇》《出关》《起死》】 三篇小说以批判为主。【《采薇》】 批判消极避世的思想。【《起死》】 采用讽刺短剧的形式,鞭挞 30 年代某些文人所宣扬的“无是非观”。 P273-274

82、《故事新编》各篇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都有【历史文献的依据】 ,在这方面,研究者已作了大量的 考证。P275

83、【《狂人日记》】 1918 年 5 月发表于【《新青年》】 ,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它 被公认为五四新文学创作的起点。 P278

84、【《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最杰出的成就。小说共【九章】,最初分章发表于 1921 年 12 月 4 日至 1922 年 2 月 12 日【《晨报副刊》】 。P283

85、《阿 Q 正传》对【辛亥革命】作了正面描写。关于阿 Q 走向“末路 ”的描写,正是对【革命】的呼唤。P286

86、《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是鲁迅第二本小说集【《彷徨》】 中的第一篇。P288

87、【《伤逝》】 写于 1925 年 10 月,是鲁迅唯一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 为题材的小说。与挪威剧作 家易卜生的剧本【《玩偶之家》】 有一定的联系。创作《伤逝》的前两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作了一次著名的讲演,题目是【《娜拉走后怎样》】 。P294-295

88、从 1918 年 9 月 15 日在《新青年》【“随感录”】 专栏发表《随感录二十五》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  刻所写的未完稿《【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一生共创作杂文【700 多篇,结为 16 集】,约 135 万字,在其 170 万字的全部著作中,占将近百分之八十。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是匕首,是投枪】 ,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战斗性】 是杂文的灵魂。鲁迅于   【“五四”前夕】开始杂文创作。 20 年代,由鲁迅领导、组织的语丝社创办的【《语丝》】 ,成为中国第  一个散文刊物, 【杂文】 是“语丝体”中最主要的文体。 P300-301

89、鲁迅的前期杂文是指写于 1918 年至 1926 年间的杂文,主要收入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 中。P308

90、《坟》:鲁迅在《题记》中说“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 【一面是埋藏, 一面也是留 恋”。书名含有埋葬和纪念过去,开拓未来之意】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华盖”为名,含有 【自嘲、反讽】之意。P308-309

91、【《我之节烈观》】 写于 1918 年 7 月,批判以封建“节烈 ”观念为集中表现的封建伦理道德, 提倡以 平等、民主为核心的新道德。 P309

92、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写于 1919 年 12 月,主要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观念,提倡以 【“儿童本 位”】为代表的平等、民主、进化的思想。 P310

93、【《智识即罪恶》】 无情地揭露了所谓“科学破产论”完全是愚弄民众。 P311-312

9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的杂文代表作为 【《随感录三十八》《论睁了眼看》《论“他妈的”》《春末闲 谈》《灯下漫笔》】 等。P312

95、1921 年【吴宓】 等人创办《学衡》杂志, 用文言文攻击新文学, 人称“学衡派”。鲁迅在【《估〈学 衡〉》】 一文中将他们美化文言文的文言文在表达上的不通之处一一列出。 1925 年,【章士钊】 将他创办 的《甲寅》周刊复刊,充当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人称“甲寅派”。鲁迅写了【《答 KS 君》《十四年的   “读经”》】等文。P314

96、鲁迅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及为其辩护的文人,总结斗争的经验与教训的杂文主要围绕【“女师大事件” “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惨案】 而撰写,代表性篇目有 【《导师》《“碰壁”之余》《并非闲话》《忽 然想到》《我还不能“带住”》《无花的蔷薇之二》《纪念刘和珍君》】 等。P315

97、1928 年,针对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 ”,鲁迅写了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丧家 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等文,批判了梁实秋竭力鼓吹的“人性论”,指出文学的阶级性是客观存在 的,称【梁实秋】 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1931 年和 1932 年,先后有胡秋原为代表的“自由 人”和以苏汶(杜衡)为代表的“第三种人”鼓吹“文艺自由论”,鲁迅写了 【《论“第三种人”》《又论 “第三种人”》《“连环图画 ”辩护》】等文展开论争。 1932 年至 1935 年间,林语堂先后创办、主编《论 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主要刊登“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以古代“性灵 说”为理论,提倡“性灵”文学,人称“论语派”。鲁迅写了 【《“论语一年”》《小品文的危机》《小 品文的生机》】 等文与林语堂等“论语派”展开论争。 P62、320-321

98、1927 年《野草》问世之前, 散文诗集只有 1925 年出版的【焦菊隐的《夜哭》 (新文学史上第一本散文 诗集)】,还有 1926 年出版的高长虹的诗与散文诗合集【《心的探险》】 。P336-338

99、【1919】年八九月间,鲁迅创作并发表了总题为《自言自语》的七篇散文诗,这是他写作散文诗的最 早尝试。 P337

100、《野草》的文学史地位:(1) 【中国散文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 (2)心灵矛盾与时代斗争紧相联系的典 范。 (3)【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 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艺术范本。 P336-339

101、《野草》的开篇之作【《秋夜》】 是表现“为刚强不屈的战斗者唱赞歌”这一主题的名篇。 P343

102、【《过客》】 是《野草》的代表作。主人公过客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探索者的形象。 【老翁】 是在人生 旅途上困顿不前的颓唐者, 【小女孩】 是未经生活风霜的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者。过客几乎可以视为鲁迅 自己的化身。 P344

103、【《淡淡的血痕中》】 为悼念“三一八”死难烈士而作。 P345

104、野草中有不少篇章是鲁迅痛苦地告别、埋葬旧我的心灵历程的反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墓碣  文》】 。这是《野草》中格调最低沉、绝望、虚无思想最为浓烈的一篇,也是集子中最难解的文字。 P346

105、鲁迅经历了“五卅 ”和“三一八 ”两起惨案, 又写了【《一觉》】,其中不为青年的“绝望 ”而惊异, 而是为青年的觉醒而惊喜。 P348

106、在【《风筝》】 中,鲁迅展现了自己严于反省和自责的心灵。 P349

107、《野草》中的梦各具特色,【《墓碣文》】 是恐怖的梦,【《狗的驳诘》】 是幽默的梦,【《死后》】 是荒诞的梦,而【《颓败线的颤动》】 则是令人颤栗的梦。 P352

108、鲁迅共作有诗歌七十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 【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 。P365

109、鲁迅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从时间上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1)早期(1900-1912), 即南京求学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阶段的诗作【均为旧体诗】 ; (2)中期(1918-1926),即“五四”前夕至“五四”退潮期。这一阶段 【偶有旧体诗作,但大多是新诗】 ; (3)后期(1928-1935),即大革命失败至 30 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这是 【鲁迅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作品主要是旧体诗,也有新诗与民歌 体诗】 。P366-367

110、写于【1931年 3 月的《湘灵歌》】 是侧重于揭露反革命军事“围剿 ”的优秀诗篇。 【《无题(大野多 钩棘)》】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P370

111、【《自嘲》】 中“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感情世界最集中、最凝炼的形象概括。 P373

112、鲁迅的诗歌不仅暴露黑暗, 嘲讽丑恶,还呼唤光明, 赞美人民的革命斗争, 有时两者对照, 使诗人的 爱憎更为鲜明。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便是两者对照的优秀诗篇。写于 1934 年 5 月的【《无题(万 家墨面没蒿莱)》】是直接唤呼革命风雷的优秀诗篇。 P373-374

113、鲁迅离开人世前十个月写下的最后一首诗【《亥年残秋偶作》】 。P375

114、鲁迅最先从事的是【中国小说史】 的研究。【《中国小说史略》】 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我国两千年小 说发展历史的专著,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P387

115、在日本求学时期, 鲁迅出版了与周作人合译的两本【《域外小说集》】 ,这是鲁迅最早出版的翻译小 说集。P396

116、鲁迅曾译过【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爱罗先珂的《童话集》,普列汉诺夫的早 期著作《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 等大量苏俄文学作品和理 论著作。他的译作总计达【300 多万】字。P396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4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考场门口速背1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密训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密训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密训1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5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4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填空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单项选择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双项选择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论述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简答题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8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7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6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5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4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3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2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考前押题1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0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9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8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7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6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5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4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3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鲁迅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9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8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7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6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5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4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3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鲁迅研究(江苏)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