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咨询:
学历升本微信免费咨询、规划、助学
初中升本、高中升本、中专大专升本
自考、成考、函授、国开、助学加分
初中学历补办高中毕业证
自考论文包过辅导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简述鲁迅诗歌的讽刺特点。
(1)“活剥”古诗,注入今人今事;
(2)采用旧体,半文半白,以通俗浅显的文字,收讽刺幽默之效;
(3)采用轻松活泼的民歌体,使之与严肃的内容形成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感 和讽刺性。
鲁迅诗歌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1)对比映衬:用相反的事物或意境构成对比;
(2)气氛烘托:通过浓烈的环境气氛烘托主旨;
(3)反复强调:同一意象的反复呈现,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4)用典贴切;
(5)对仗工整。
试述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并予以评价。
(1)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是针对 30 年代翻译界出现的“宁 错而务顺”的观点提出来的;
(2)鲁迅是本着对读者负责的认真严肃态度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翻 译主张的;
(3)鲁迅在翻译理论上把“信”放在首位,是为了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思 想内容和忠实地传达原著的精髓;
(4)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 ,还包含他希望在译文中尽可能保存外国 文学风格的目的;
(5)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也是为了向外国学习语言文法,以便丰富现代中国语言。 鲁迅正是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才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
名词解释“ 民族魂 ”:
1 、“ 民族魂 ”对鲁迅的崇高评价。
2 、鲁迅是现代中国“ 民族魂 ”的代表,也是现代“ 民族魂 ”的塑造者之一。
3 、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 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
媚态的猫:媚态的猫使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 ”实际上是以物喻 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 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 征。
语丝体(《语丝》):1、《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了生动、泼 辣、幽默的“语丝文体 ”,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1924 年成立语丝社,创办《语丝》杂志,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 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鲁迅被称为“语丝派 ”的主将。
《呐喊》:《呐喊》是鲁迅的一个小说集 ,也是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未名社:
1、文学团体名。1925 年成立,鲁迅是发起人和领导者。
2、未名社成员除鲁迅外,还有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等。这是一 个着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
3、未名社出版《未名月刊》,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的重要方面军。
莽原社:
1、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称。1925 年成立,成员有鲁迅、高长虹、向 培良等。该社创办了杂志《莽原》。
2、《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语丝》站在一条战线,向 旧势力、就文明发起攻击。
《彷徨》:收录 1924 年至 1925 年缩写的 11 篇小说,鲁迅所写的《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表现出了《彷徨》的题 意。这些作品较集中的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沉浮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 们的软弱、动摇和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
精神胜利法:《阿 Q 正传》中主人公阿 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精神胜利法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 国民性 ”:
鲁迅士用“ 国民 ”一词基本与“ 国人 ”同意,指全国的居民。国民性即指整个民 族性,鲁迅所提得“ 国民性 ”问题,也就是民族性问题,他谈“ 国民性 ”时总是 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考察。
“ 国民文术 ”:
1、在 1913 年,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一文中提出的,鲁迅所列的“ 国 民文术 ”的内容,就属于民俗文化内容。
2、鲁迅这里还只是涉及了民俗文化中的“ 民间文艺 ”部分,但这毕 竟体现出鲁迅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
“力之美”:
1 、力之美:鲁迅创作的一个审美倾向,是一种崇高、伟美的艺术形态。
2 、鲁迅认为对于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来说,最需要的是能够鼓舞 人心的“力之美”的艺术。是一种“豪放” 、“真挚” 、“美丽” 、“有力”的艺术。
笑中有刺:笑中有刺是鲁迅对讽刺美学特征最精确的概括。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 思:
1 、对丑恶的事物进行鞭挞、贬斥,通过所引起的“笑”来达到批判时弊、发人深 思、引起疗救注意的社会效果。
2 、笑中有“刺” ,是指在对“隐情”进行揭露时,具有尖锐性,不调和,不折中, 不遮掩,不姑息,以匕首般的锋利,撕得鲜血淋漓。
杂感文:
1 、突出杂感文的"理趣"特征;
2 、鲁迅常说自己写杂感文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3、杂感文是以其"议论"为主要特征的,注重的是"理趣",是思维的理性化、陈述 的直接性和行文的逻辑性等等。
真切的批评:鲁迅大力提倡“真切的批评 ”,认为文学批评要能担负起引导读者, 为作者提供借镜,促进文学健康发展的任务。所谓“真切的批评 ”,从批评家的 角度而言,首先是指批评家应抱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批评态度。
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 和复仇者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吃人 ”:是鲁迅小说“狂人日记 ”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 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的毒害。
《伤逝》:《伤逝》写于 1925 年 10 月,是鲁迅唯一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 题材的小说,作者采用独特的“手记体”,深刻地揭示了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 的原因,显示了深远的思想意义。
叭儿狗: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
《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所收包括早期所写的文言论文,是作者对五 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和纪念过去,开拓未来之意。
《热风》:鲁迅的杂文集之一。指作者改革愿望之“热”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社会 环境之“冷”;冷冽的环境催发了“热风” ,其中颇含辩证法则。
《死火》: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收录于《野草》;颂扬了无私无畏的献身品格。
《过客》:是《野草》的代表作。这是个诗剧。作品主人公过客是一个坚韧不拔 的探索者的形象。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所收均属回忆性散文。这些作品写于 1926 年 2 月 至同年 11 月,共 10 篇。曾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总题目为《旧事重提》, 集结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活剥”古诗:“活剥”古诗是鲁迅诗歌中的讽刺笔法之一。“活剥”指模仿别人的诗 文形式。鲁迅“活剥”古诗,巧妙注入今人今事,以“古今杂糅”的风致呈示了独特 的讽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