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8

2024-09-04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06

【自考课程名称】写作(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八部分   表达与行文   一

◆ 模块一   叙述

知识点一   叙述的含义

叙述 ,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写作中使用最早 ,使用频率最高 ,应用范围最广。叙述既能单纯地介绍一 人一事 ,又能纵叙东西南北千载复杂的人和事 ,可洋洋万言 ,也可短短数语 ,显示出灵巧而跳跃性的特点。叙述 又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 ,反映的内容要受时空的制约 ,时间在渐进 ,事物随之发展 ,因之叙述具有流动、连 贯的性质。叙述还带有主观色彩 ,叙述面对的是客观的人和事 ,但作者的思想见识、感情倾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 渗透在客观事物的叙说中 ,特别是文学类文体中的叙述 ,一般都带有鲜明的主观情感色彩。

知识点二   叙述视角与人称

1、叙述视角

是指作品叙述事物的立足点。“是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和角度 ,并通过这种方式和角度向读者描绘人物、讲述事件、介绍背景等。”

2、叙述人称

是作者为表达内容和目的所选择的叙述身份。叙述视角通过叙述人称才能得到体现 ,对叙述人称的选择也就 直接影响着叙述效果。

3、叙述人称的分类

( 1 )第一人称叙述

是以当事人的口吻进行叙述 ,以“我”的身份在文章中出现 ,所叙述的内容均为“我”之见闻、思考和感受。 “我”可以是作者 ,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这一叙述容易形成真实、亲切的格调 ,既适合于“讲故事式”地叙  述 ,也适合于“独白式”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 2 )第二人称叙述

作者以向人物说话的口吻 ,叙述“你”(人物)的言语行动 ,曲陈见闻感受 ,读者则是旁听者。第二人称叙 法具有双向交流的对话性质 ,能紧紧抓住读者 ,使之有一种参与感。用这一人称叙法易形成真挚亲切、感人肺腑 的效果 ,所造就的情调与韵味是采用别的人称叙法不能替代的。

( 3 )第三人称叙述

以局外人的口吻进行全知叙述 ,作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立场对读者转述见闻和感受。这样叙述 ,可以灵活地   展示事物的各个方面 ,自由地刻画人物 ,不被人物的所见所感约束 ,表现的生活内容更丰富 ,表现的范围更宽广 , 既可以从外部对人物、场景进行表现 ,也可以对人物的心理世界进行展示。

知识点三   叙述的方法

1、按照叙述角度的大小分类 :总叙和分叙

( 1 )总叙 :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物的总体面貌做概括叙述 ,给读者总的印象。

( 2 )分叙 :是对一件事情从不同方面进行叙说。

2、按叙述的时间、空间顺序分类 :顺叙和平叙

( 1 )顺叙 :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或人物(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 2 )平叙 :即叙述同一时间 ,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或更多件事情。

3、倒叙和插叙 :都是顺叙的一种变化

( 1 )倒叙 :是把事情的结果放到文章的开头来写 ,然后再回到事情发生的开头进行叙述 ;或者把事情发展过程 中最动人、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开头写 ,再从头顺叙。

( 2 )插叙 :是在叙述事件发展中暂停一下 ,插入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完毕 ,再把原叙述进行下去。

知识点四   叙述的技巧

1、虚实相生法

实写是指正面、直接的记叙 ;虚写是指侧面、间接地记叙。

虚实相生的技法从虚与实的关系出发去考察 ,可有以下情况 :①以实带虚 ,虚中见实 ,意为实。即叙事时 , 上场主要人物的事不全亮出 ,以“有限显示无限”。②以实衬虚 ,实中见虚 ,意在虚。即集中笔墨来叙写台前人  事 ,通过台前人物情感变化的反差对比 ,衬托幕后人物。③实中藏虚 ,明暗相间 ,即“文见于此 ,起义在彼”。

④化实为虚 ,以虚带实。即用扫描式叙写方法 ,取所写事物 ,叙说作者的印象及引发的情感 ,“虚”显“实”神。

⑤化虚为实 ,以实表虚。即为表情去叙事 ,事中蕴情。

2、抑扬转化法

“抑” ,即压抑、贬抑 ;“扬” ,即褒扬、抬高。抑扬转化法 ,即故意从相反处落笔 ,造成表象与真实的互

相背离 ,表现出强烈的反差。

有两种 :①欲扬先抑 :即为了肯定和赞扬某些人物或事物 ,故意用抑笔先写其不足、丑陋 ,以造成假象 ,行 文到一定的时候 ,笔锋陡转 ,用扬笔揭开真相 ,使所褒扬的对象更加突出、醒目。②欲抑先扬 :为了否定、批判 所写对象 ,先对其肯定和褒扬 ,将读者的判断引到事物的反面 ,行文到一定程度 ,笔锋一转 ,将所写对象不足或 丑恶的一面暴露出来 ,使其在读者心目中的美好印象一落千丈。

需要注意 :第一 ,作者的抑扬态度要明朗 ,但应避免硬生生地直接站出来表明态度 ,要巧妙地将其蕴含在行 文中。第二 ,要把握抑扬的分寸 ,否则不但难以构成辩证的抑扬艺术 ,而且容易失真。第三 ,抑扬之间的过渡要 合理、 自然 ,要符合人物性格或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

3、张弛相间法

张指用快速流动的笔法记叙紧张激烈的情节或众多人物活动的场面与事件 ;弛是用缓慢流动的笔法记叙轻松  舒缓或沉重悲怆的内容。或先张后弛 ,或先弛后张 ,疾徐两种笔法交替使用 ,使叙述错落有致 ,即“张弛相间法”。

4、横云断岭法

也叫断续法。是指叙述时 ,在叙事主线里插进一条支线 ,让主线暂停 ,这叫“断” ,等插进的内容讲述完毕 , 再继续原叙述 ,这叫“续”。

横云断岭法与插叙的异同 :①二者停顿的形式相同 ,插入的内容与叙述主线的关系不同。②横云断岭法 ,断 续间嵌进的内容范围较广 ,是从多个角度为主线服务。③插叙 ,断续间插入的内容范围较窄 ,常常是主线事物的 支流 ,进行补充阐释 ,使读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事物。④前者包含了后者 ,后者是前者的妙用。

◆ 模块二   描写

知识点一   描写的含义

描写 ,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的状态、动作 ,景物的性质、特征 ,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 来 ,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知识点二   描写对象

(一)人物描写

1、 肖像描写

也叫外貌描写 ,即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身材、姿态与衣着服饰等外部特征的描绘。

肖像描写的要求 :一要以形传神 ,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 ,展示人物的心理世界 ;二 要独特、新巧 ,切忌因袭雷同。

2、行动描写

即对于人的具体行为动作的描写。“行为”常表现为“做什么” ,“动作”表现为怎么做。 3、语言描写

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语言描写方式有两种 :一是独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 ,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

描写好语言 ,首先要做到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和性格特征 ;其次 ,语言要准确、简洁、传神。

4、心理描写

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或直接概述人物内心活动 ,或通过人物的独白、追忆、 幻觉、梦境等 ,展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

( 二 )环境描写

1、 自然环境描写

即对山川风物、生态气候、时间地点等的描写。通常为人物出场、情节发展交代背景或渲染气氛。 2、社会环境描写

其内容包括时代风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住所陈设、人与人的关系等。

3、场面描写

是对特定时间与地点内 ,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述 ,是人物、事件、环境三者构成的一个复合画面。

场面描写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鸟瞰式 ,即从整体着眼 ,较全面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另一 种是特写式 ,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人物的活动 ,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

( 三 )细节描写

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刻画与描绘 ,犹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细节描写有以小见 大的作用 ,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知识点三   描写的方法

(一)按描写角度分类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 ,即不依靠陪衬烘托 ,作者按照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 ,把镜头直对事物进行刻画 ,使对象的 状貌、性质和特点直接映入读者的视野 ,从而产生鲜明印象。正面描写是最基本的描写方法。

2、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 ,即不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对象 ,而通过有关的人、事、景、物的描写 ,来烘托、折射被描写 的对象。侧面描写曲折含蓄 ,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 二 )以表现作者的感情比重分类 :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1、主观描写 :即作者带着感情倾向去描写客观事物。

2、客观描写 :是作者不带强烈主观感情 ,冷静地、客观地描写事物 ,以再现事物的状貌。

( 三 )按描写对象的形态分类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1、静态描写 :即描写静止状态的物象。

2、动态描写

一是把物象运动状态下的情景、面貌描摹出来 ;二是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对相对静止的物象进行 刻画 ,使这些物象“活”起来。

知识点四   描写的技巧

1、拟声模状法 :即抓住事物的特征 ,进行摩拟性的描绘。

2、简笔白描法 :以朴实的语言 ,简练的笔墨 ,准确描写出生动的形象。

3、工笔彩绘法

以绚丽、细密的文字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 ,对描写对象进行逼真地、细致入微地精雕细刻。

4、烘云托月法 :指对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不进行正面描绘 ,而通过渲染其周围的人和环境来突出主要对象。

◆ 模块三   议论

知识点一   议论的要素

1、议论 :是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阐明作者立场和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

2、议论的要素

一段完整的论文或一篇学术论文是由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四个要素构成。

( 1 )论题 :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是所要议论的对象。

( 2 )论点

是对论题的回答 ,是作者在剖析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或是作者对阐述的问题提出主张、看法和表 明的态度。

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 ,是文章对所议问题总的最基本的看法 ,起统帅全篇的作用。分论点 ,是 中心论点的派生物 ,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明中心论点的若干思想观点。

( 3 )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以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 ,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性论据可以是现实的、历史的具体事例或概括性 事实 ,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理论性论据是经过实践考验 ,被人们公认的正确观点 ,主要有科学原理 ,经典著作的 论述 ,权威性的言论 ,科学的定义 ,法规和法律等可以作为说理依据的有关内容。

( 4 )论证 :是证明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和推理的方式。

论证从角度讲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立论 ,即作者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 ,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说服读者。一 类是驳论 ,即作者通过批驳片面的、错误的观点 ,从而证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正确。

3、议论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 1 )理论类 :是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 2 )实用类 :只是发表看法 ,表明观点 ,与叙事结合 ,夹叙夹议。

( 3 )文学类 :次要表达方式 ,只在叙述、描写和说明过程中 ,表明作者的主观感受、思想认识以及对事物的评 价等 ,目的在于深化主题。

知识点二   议论的方法

议论的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论证的方法。其分类 :按性质分 ,有一般论证和辨证论证 ;按议论角度分 ,有正面 论证和反面论证 ;按凭借的论据分 ,有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 ;按使用的逻辑方法分 ,有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类 比论证等。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议论方法 :

1、举例论证

提出问题或摆出观点后 ,举出一个或数个具体事实进行说明、分析 ,而后得出自己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 ,亦 称例证法。其论证过程体现了归纳推理的逻辑过程。

2、引证论证

通过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或其他名言警句、科学公理等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引证论证的过程体现了演 绎推理的逻辑过程。

引证论证从文字表现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引用 ,就是不加任何变动的照引原话 ,通常都得加上引号 ; 一种是间接引用 ,即在绝对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对文字稍作改动 ,引用时可不加引号。两种引用可结合运用。

3、比较论证

从“个别”推论“个别”的论证方法。分为两种 :一是类比法 ,是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   比较 ,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一是对比法 ,把不同的事物或正反两方面对举出来 ,在比较分析中寻找矛盾的原因 , 证明论点。

4、因果论证

用原因证明结果 ,或由结果追寻原因的一种论证方法。运用因果论证 ,要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分析事 物间互为因果的关系 ,并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 ,因果才会互相转化。

知识点三   议论的技巧

1、形象议论法

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做论据 ,比喻阐说抽象深奥道理的一种技法。用形象思维辅佐议论说理 ,既可使作者的  情感观点在具体的意象中得到充分展露 ,又能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用作比喻的形象事物 ,可以是故事、寓言、 神话、事实。形象议论还可用勾画形象的方法进行 ,即抓住事物的本质 ,以生动幽默的笔调 ,勾勒出对象的形貌  神态 ,使读者以其“形”识其“神”。勾画形象的目的多用于批评、讽刺和揭露。

形象议论与取物比喻论证的区别 :其形象较完整 ,整个形象勾勒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 ,形象描绘完毕 ,论 证也就结束 ,论证与描绘融为一体。取物比喻是通过片段性的材料去说明一个道理 ,例证性强一些。勾画形象是 一种“创造” ,取物比喻是一种“借用”。

2、欲擒故纵法

即批驳错误论点时不作正面交锋 ,而是先放过一步 ,故意把对方的错误论点加以合理引申 ,暴露它的谬误和 荒唐 ,从而驳倒对方。

3、对台唱戏法

即议论时假想一个论敌 ,与论说的正面观点相反 ,真实的正方与虚假的反方展开心理和思想的交锋 ,使分析 说理在不断反驳批评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