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3

2024-09-04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06

【自考课程名称】写作(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十二部分   诗歌

◆ 模块一   诗歌文体概说

知识点一   诗歌的概念

1、诗歌的定义及变化

( 1 )在中国古代 :不合乐的称为诗 ,合乐的称为歌 ,后者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 2 )今天对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 类精神世界” ;诗歌是“一种以意象为元素 ,以想象为方式 ,以建构精神意境为重心 ,以韵律节奏为外形的语言 艺术”。

2、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文体中居首位。是以抒情性为主导的文学文体。

知识点二   诗体的流变

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是最早发生的一种艺术文体。上古时期的劳动歌谣即是最早的诗歌形态 ,它与音乐、 舞蹈、巫术等融合一起。

1、中国是个泱泱诗国 ,并形成了“诗教”的传统。

从《诗经》开始 ,经楚辞、汉乐府诗歌、建安诗歌 ,直到唐诗宋词元曲 ,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爱国感愤、抒 怀咏诗等 ,奠定了深厚的“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还形成了以咏叹山水田园、边塞风 光、羁旅愁绪等为内容的诗词散曲的浪漫主义诗歌风貌。

从诗歌形式发展看 ,从最早适合反复咏叹的四言体诗 ,到吸收地方民歌形式 ,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 于变化的“楚辞”诗体 ,再到汉乐府诗歌更加自由变化的五言诗和七言诗过渡。经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歌声律变

化的完善 ,至唐代格律诗到达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其形式体裁完备 ,有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与近  体诗(律诗、律绝)之分。其诗歌流派风格多样化 ,这是艺术整体成熟的标志 ,出现李白、杜甫等杰出诗歌代表。 2、诗歌发展到宋诗阶段开始走向理趣化 ,重视诗歌政治和道德表达功能 ,以议论、才学为诗 ,弱化了诗人个性  抒情表达的时空。

3、词作为一种文体 ,滥觞于六朝和隋 ,起源于唐 ,兴盛于宋。

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体制 ,融音乐性与文学性于一体。词发展到宋词阶段 ,在文人化进程中形式逐渐完备 , 雅与俗的艺术趣味相互渗透 ,尤其是相继出现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一批大词人之后 ,词的抒写对象由狭小  的生活面转变为阔大的社会领域 ,大大提升了词的境界与地位。

4、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几乎是在全盘否定古体诗词形势下发展的。但这知识纯粹为了文学革命的需要。

从早期现代白话诗的发展也能看到 ,随着激进的诗体解放运动的过去 ,现代诗歌的发展自然回到理性的发展 状态之中 ,现代诗人既汲取古典诗歌的营养 ,又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

5、上世纪 40 年代 ,出现将现代自由诗歌与革命现实融合的七月诗派 ,将西方现代派诗歌技艺与中国个体的抒  情方式融合的学院诗歌探索的九叶诗派 ,还有延安时期将现代自由诗体与民歌结合的实验诗歌活动 ,形成了表达  时代政治内涵的政治抒情诗。之后 ,80 年代出现朦胧诗派 ,以现代派的诗歌技巧和内心复杂的抒情内容契合来  反映时代的心声。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全球化的文学态势 ,诗歌形式的实验和探索也越来越频繁 ,口语诗、 图像诗、网络诗歌等形态万千。

知识点三   诗歌的文体类型

1、从诗歌的发展史分 :汉语诗歌可分为旧体诗和新诗。

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体诗和词。新诗在形式理论上也可以分为格律体、 自由体和民歌体。

2、根据诗歌的容量分 :短诗、长诗、组诗。

3、根据诗歌的题材分 :爱情诗、山水诗、 田园诗、边塞诗、政治诗、军旅诗、儿童诗等。

4、根据诗歌的表现方法分 :抒情诗与叙事诗。

5、此外 ,在各种具体的时代和语境下产生过一些的活泼诗歌文体形式 :打油诗、回文诗、藏头诗、题画诗、讽 刺诗、街头诗、图像诗 … …

◆ 模块二   诗歌的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 :在所有的文学文体中 ,诗歌对情感的表达最直露、最强烈。

2、凝聚的意象感 :诗歌的表达靠凝聚着的意象来进行。

3、直观的形式美 :现代诗人闻一多提出诗歌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4、独特的语言效果 :诗歌的语言追求的是无逻辑性、跳跃性。凝练而高度表意性的文字 ,最简洁的语言承载最 丰富的诗歌内涵。

◆ 模块三   诗歌创作方法

知识点一   诗歌创作首先要掌握抒情方法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文体 ,抒情是诗歌创作的方法论。

(一)抒情主体与抒情内容

1、抒情主体的条件(诗人创作的条件)

( 1 )诗人需要有饱满的情绪冲动。

( 2 )需要有“发言”成诗的语言天赋。

第二点可推出两个诗歌创作的问题 ,即 :没有语言才能的人只能借助形体语言来即兴抒发情绪 ,将内心的情 感表现为外在的具体声音和动作形式 ;有语言才能的人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 ,但语言必须是具有声音效果和形象 性的语言。

2、如何抒情?抒情主体如何学会运用一般的抒情话语 ,把抽象的情绪状态转化为形象可感的语言组织形式 ?

( 1 )首先使得抒情具有高度的表达自由度 ,能超越具体时空 ,达到对现实世界之上的审美世界的创造。从这个   意义上看 ,抒情主人公跟一般状态下的人不同 ,他必须是思绪自由灵动 ,情绪超越现实之外 ,具有激情状态之人 , 而非日常生活状态的人。正是这种能激发诗意状态的人 ,内心才充满着一种将内心情感表现于外的冲动。

( 2 )其次这种情感状态的抒情内容 ,即诗歌所要表现的某种情感过程和意义 ,只是一种体验、感悟或心境 ,具 有一种表达的“不可言传”性。故其朦胧性与含混性导致抒情者对抒情话语形式的直接依赖。

( 二 )抒情话语

1、抒情话语

是一种表现性的话语形式 ,借助声音和画面的组织形式来象征性地表达情感。它强调对普通话语系统的改造 , 打破语言的常规 ,使语言更加精练 ,语义趋于复杂化和陌生化 ,从而创造象征化的情感符号体系。

2、抒情话语的表现方法及效果(如何将情绪和情感转化为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 1 )要理解声与情、画与情的关系。常说的声情并茂、图文并茂 ,声音和画面跟感情之间的粘合关系可见一斑。

( 2 )要练习与模仿优秀诗人的抒情方式。学习和模仿优秀的诗人 ,是学诗必不可少的环节。

( 3 )找出自己内心潜藏的对诗歌的声音和敏感性。

诗歌是激情与冲动的产物 ,作者必须让内心发出自己的声音 ,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感觉来。 ( 4 )要获得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独特的想象和意象产生 ,增加了诗歌抒情表达的个性效果。

( 5 )提炼与时代共鸣的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烙上时代的印迹 ,使得今天的人能用诗歌见证历史。

知识点二   诗歌的意象创造成为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

1、意象 :即充满意蕴、意义、意味的“表意之象”。

意象的形成使得诗歌在文学文体的意义上走向独立与自觉。诗歌忌直白、浅易、味短。古典诗歌讲究含蓄、 意境空灵 ;现代诗歌则讲究表意的深度 ,意象的繁复。

2、意象的结构排列方式 :跨越式、压缩式、层次化、四维化、镜头组接式等。

知识点三   如何激发诗歌的想象与灵感

1、诗歌的想象思维

想象是诗歌的思维方式。诗歌的想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强烈的情感性 ,二是要有自由的联想能力 , 运用无逻辑、跳跃、组合变形、夸张、幻化等思维手段来达成想象的可能。诗歌的想象需要反常规 ,找到不可能   中的“可能” ,发现没联系中的“联系”。

2、诗歌的灵感现象

灵感 ,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 ,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 ,取得突破的 一种心理现象。灵感还不是一首诗 ,灵感来临时 ,要努力去创作一个相应的意象。

知识点四   学会运用诗歌的节奏韵律

1、多种节奏韵律的语言方式 :

( 1 )传统语言方式 :对仗、重复、排比、押韵、平仄、回还、照应等。

( 2 )现代诗歌更讲究自由的节律和诗行。对于现代诗歌创作来说 ,诗人们更注意语义符号上的表现 ,如英美新   批评派提出几种诗歌批评术语 :复义(含混)、反讽、悖论、张力、隐喻等 ,这些手法可以增加诗歌语言的深度 , 丰富诗歌表达的内涵。

①含混(复义) :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即意义含混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字、词 )包含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意义 ,一句话也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现象 ,是指某种修辞手段所产生的多种效果。

②反讽 :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可以表现在语言技巧上 ,也可以表现在整个作品结构之中。

③悖论 :是一种表达复义的语言技巧。它使通常互相干扰、冲突、排斥、相互抵消的方面 ,在诗人手中结合 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文学的悖论来源于生活本身的悖论性 ,相互矛盾的因素共同构成了现实世界。

④张力 :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 ,诗歌的张力便来自于

词的全部外延与内涵所表现的各种意义的统一。

⑤隐喻 :比喻中的一种 ,也是诗歌的一种基本要素。一般来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 ,而隐 喻则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如顾城《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