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9

2024-09-04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06

【自考课程名称】写作(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 模块四   抒情

知识点一   抒情的含义

1、抒情的含义

抒情 ,是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对事件或景物的主观情感、情绪的抒发和表露 ,是作者反映客观事物不可缺少 的一种表达方式。

2、抒情的特征 :依附性 ,主观性、个性化。

3、抒情的要求 :忌用抽象、概括式的语言直陈感情。与文章主题的基调相吻合。要抒真挚自然之情。

知识点二   抒情的方法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 ,即运用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气势的语句 ,将赞颂、欢愉或愤怒、哀伤等感情毫不遮掩地直接倾吐出 来。直接抒情在诗歌中比较多见。

直接抒情率直公开 ,情感浓烈 ,感染力强。但如缺乏激情 ,或抒情时没有铺垫 ,便会流于空泛、生硬或浅露 , 抒情语句会变成苍白无力的口号。所以直接抒情一定要有深刻的内涵 ,要多方酝酿 ,层层铺垫 ,谨慎运用。

( 二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即通常所说的寓情于事 ,寓情于景 ,寓情于物 ,寓情于理。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蓄的 ,是让读者 感受其情 ,体味其情 ,琢磨其意蕴。

1、寓情于事 ,是把感情的抒发寄寓在叙事写人之中

这时的叙述和一般叙述不同 ,是用来抒情的手段 ,蕴含着明显的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 2、寓情于景 ,即借景抒情。

把强烈感情寄托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笔在写景 ,却“字字关情” ;或触景生情 ,情随景走 ,以增强感染力。

3、寓情于物 ,即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抒发情感

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 ,物化情感 ,托物寄意 ,委婉曲折地表现感情。

4、寓情于理 ,即结合议论抒情

把情感寄托在说理之中 ,既抒发感情 ,又扩大了认知深度 ;既说明了道理 ,又附着了个性的色彩 ,收到感染 力和说服力两重效果。

知识点三   抒情的技巧

1、反复咏叹法

作者抒情时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以增强抒情的感染力。这种反复不是分量相等的语意重复 , 而是情感的层递上升。情 ,由淡趋浓 ;意 ,由浅入深。

2、排比强化法

抒情时用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语句 ,把意义相关的内容连续地表达出来 ,增强气势 ,渲染气 氛 ,强化感情。

3、反问渲染法

抒情时 ,为了引人注目 ,提高抒情语句的鼓动力量 ,用连续反问的形式激发本意 ,掀起行文的波澜。

◆ 模块五   说明

知识点一   说明的含义

1、说明的含义

是以阐释事理、解说事物、传授知识为目的 ,对特定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构造、成因、功能、用途等 进行阐释或介绍的一种表达方法。要求 :客观地解说事物 ,不允许掺杂作者的主观因素。

2、说明与叙述、描写的区别

叙述重在记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重在逼真地描绘人物和景物的形象 ,求其生动性和感 染力。二者都带有作者感情色彩。说明则带有解释的特征 ,客观地解说事物 ,不允许掺杂作者的主观因素。

知识点二   说明的方法

1、介绍说明 :对要说明的对象作扼要而又比较全面的介绍。通常介绍人物、地理概况、科技发展、书籍内容等。

2、定义说明

用精练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概括 ,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 ,获取一个明确概念的说明方法。定 义说明是以判断的形式出现的。

3、诠释说明 :就是解释 ,是对事物的状况、性质、特征与成因等作简明概括的解释说明。

4、分类说明

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用途 ,形状及关系等 ,把事物分成几个类别 ,然后按一定顺序 ,逐类地进行说明 ,是说 明较为复杂的事物常用的方法。在法规类文章、辞书、教科书中多被采用。

分类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一次分类法” ,即依据一个标准给事物分类 ;一种是“多次分类法” ,是从不 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多次分类。

5、举例说明 :即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物。在说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事物事理时常用这一方法。

举例说明和举例论证不同 :举例论证意在将所举之例作为论据去证明一个观点 ;举例说明意在说明事物本身。

6、图表说明 :是运用图、画、照片、表格、符号以及由符号组成的公式等来说明客观事物与事理的表达方式。

7、引用说明 :引用法是为了使被说明的事物和事理准确、可信 ,便从有关资料中选取例子进行说明。

8、形象说明 :是用一些文艺的笔法 ,对说明对象进行形象化介绍。方法很多 ,比如用比喻、拟人手法进行说明。

◆ 模块六   行文的语言方式

知识点一   行文的原则

1、行文的原则

( 1 )准确性 :是指表达内容所选用的语言是确切的、恰当的。

不同的文体对语言的准确性有不同的要求 :①实用性文体 :功用是服务于社会 ,行文中大量使用人工语言符 号 ,如图像、表格、符号、公式等。对语言准确性要求相当高。②文学类文体 :其准确只着眼于贴切、恰当 ,符 合文艺世界的事物构造。文学写作的准确性不仅表现在语词的表面意义上 ,还表现在语言的联想、引申、暗示意 义上。

( 2 )简明性

简明 ,即简要明白。只有根据思维内容对词语进行严格的选择 ,语言才能达到清晰、简洁、明确的程度。从  主体角度看 ,简明性是对写作主体将思维成果用语言符号物化时提出的要求 ,着眼于作者思维成果物化的清晰度。 从文体角度考察 ,学术写作和实用写作的行文语言不仅要简明 ,还要简约 ,易于接受 ,这是其写作性质和目的决  定的。

( 3 )生动性

指语言活泼、富有生气、能感染人 ,具有动态美。所有文体写作都要求生动性 ,但在不同的文体里 ,对行文  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文学文体在行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方面要求较高。学术文体和实用文体求  “真”求“实” ,即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秉笔直书社会真实情况 ,语言追求精确简洁、质朴无华、 平直自然 ,不需要创造语言的形象来追求生动性。学术写作和实用文体行文语言的生动性 ,则必须以明确为前提。

2、文章语言准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

实用性文体对语言准确性的要求相当高 ,但是因为大干世界中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区别界限本身就具有相  对性和模糊性 ,加之语言表达事物 ,存在语言符号的有限性、离散性与客观事物连续性、无限性的矛盾 ,因此 , 在语言交际实践中 ,词义又往往表现出模糊性 ,而实用文体语言表达存在模糊性又是必然的。客观事物的复杂性、 事物发展的随机性 ,或者某些事件发生规模与影响的不确定性 ,用准确语言无法全面表述 ,因此 ,模糊性语言有  准确性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点二   行文的语感与技巧

(一)斟酌词语

1、辨析词义

语词有基本义、引申义、联想义 ,辨明语词的意义 ,才能把握好词与词的配合原则以及应用范围。 辨析方法 :( 1 )准确掌握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 2 )把握词的辅助义。

2、区分词语的色彩义

根据情感色彩 ,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带有赞许、肯定、美好情感色彩的词称为褒义词 ,带 有贬斥、否定、憎恶情感色彩的词为贬义词 ,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词称为中性词。

( 二 )讲究语感

1、语感 :指的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 1 )语言分寸感 :分寸感是指对词义的敏锐感觉和准确把握。

( 2 )语体感

语体 ,即语言体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 ,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 ,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 习惯用语、常用句式、修辞手法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语体感也即文体感。

2、语体分类

根据书面文体的功能 ,其语体分为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等。

( 1 )文艺语体

又称为文学语体或艺术语体。它的功能是通过文艺形象的塑造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 ,描绘多姿多彩的自 然世界 ,抒发审美情感 ,表达思想。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等特征。

( 2 )科学语体

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生产领域所使用的 ,准确而系统地阐述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书面语体。 具有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准确性、客观性等特征。

( 3 )政论语体

是在社会政治领域使用的一种书面文体。语言必须精确、规范。具有语体严肃性的特征。

( 三 )斟酌句子

需要注意 :( 1 )注意语气变化 ;( 2 )注意长短相间 ;( 3 )注意骈散结合。

( 四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

( 1 )积极修辞手法 :把文章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文学写作中被广泛应用。如运用比喻、拟人等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 ;用排比、反复等使语言具有形式 美和韵律美等。在学术文体和实用文体中 ,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积极修辞手法可增强表达效果。

( 2 )消极修辞手法 :把文章的意思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消极修辞手法主要运用于学术文体、实用文体。具体要求 :一是通顺 ;二是慎用形容词和副词。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点号在于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标号在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①标点可 以改变语义。②标点断的位置不同 ,话语意义大相径庭。③标点符号有语法性质、逻辑性质、情感性质。④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 ,先要了解标点的意义和用法。⑤标点依附于文字 ,又有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