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31、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P141-143
答 :(1)审美实践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实践 ,丑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 ,有着人生实践的现实根基 。在这一百多年之间 ,西方的人生 实践明显体现出扭曲和异化的特征 ,丑被人们看成是代表人类本 质的东西 ,审丑成为清醒的表现。
(2)与西方现实生活休戚相关的西方美学也相应产生了巨大变化。现实世界的狰狞面目在哲 学和美学的层面上凸显出来。
(3)丑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 ,事实上已经在西方审美实 践活动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和极其重要的位置。
32、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P157-160
答: (1)它在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2)这种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
(3)审美经验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 ,随着艺术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 ,它必然要和广大接受 者的人生实践发生紧密的联系。
我们认为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 ,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 ,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 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 形式。
33、审美经验与美感之间的差异。P158
答: (1)美感仅仅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 ,而审美经验则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 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
(2)美感是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和体验 ,审美经验则是 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
(3)美感是指主体对于某种现成对象所做出的反应 ,因而美感理论实际上假定美或审美对象在审美活 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事实上 审美对象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才被建构起来的。
34、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P161-167
答 :(1)直观性。其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现代思想家胡塞尔把直观区分为两种类型:个 体直观和本质直观 ,其中前者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感性认识。审美经验把感性直观与本质直观集于一 身 ,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2)非功利性。审美经验之所以具有非功利性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①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 看, 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 点 ,与对象不会发生任何利害关系。②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 ,审 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美的愉悦 ,这就要求人们排除各 种功利因素的干扰。不过 ,把 审美经验说成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 ,却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
(3)超越性。超越性主要表现在:①审美经验能够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②审美经验还能 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③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35、审美感知的特点。P171
答: (1)审美感知总与情感活动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2)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能动性和选择性是审美感知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3)审美感知总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 ,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完形乃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 念 ,是指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对 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一方面是指人的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 元素的相加 ,而是以整体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另一方面则是指知觉 活动总是倾向于通过修正和改 造感觉材料来把握对象的完整形式。
36、美学史上关于审美情感的几种主要观点。P174-175
答: (1)客观论者认为 ,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是其本身所固有的 ,与观赏者的主观态度无关。
(2)主观论者认为 ,情感是由主体投射或灌注到对象之中去的。
(3)同构说 ,把审美情感归结为主客观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
37'、审美感知与审美想象的关系。P179
答:在整个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 ,直接与现实相联系的感知无疑处于起点的位置, 因而对于其他 心理要素来说 ,感知都构成了它们 的基础。想象活动是对于思维表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 因而显 然需要感知活动先来提供一定的表象材料。艺术家的想象无论多么丰 富和自由 ,终究必须表达一定 的意义 ,这就决定了艺术想象必须维系与现实的本质联系。 因此 ,艺术家就必须使自己的艺术想象 与审 美知觉密切联系在一起。
38、审美情感对于审美想象的作用'审美经验中想象与情感的关系). P179
答:在审美活动中 ,想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没有强烈的情感 ,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
(1)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2)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3)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 ,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 ,使其染上了明显的情感色彩。
39、想象力在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所起的作用。P185
答:先验想象力可以打破主体与对象的浑然一体状态 ,从而形成审美活动所需要的审美距离。而经验想象力则能够在此基础上 ,通过改造主体在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初经验材料 ,形成关于审美 对象的格式塔。
40、审美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的作用。P185-186
答: (1)审美距离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2)审美距离能够使主体摆脱利害关系的束缚 ,转而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3)审美主体只有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 ,才可能在意识中构成对象 ,并对其做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