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51、艺术接受的主体性。P215-216
答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接受者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 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 意象的创造。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接受者重建意象是主体不断对艺术品提供的总体框架进 行填补空白的动态过程。不但文学 作品 ,一切艺术品皆然 ,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52、艺术品的鉴赏过程。P216-218
答: (1)第一阶段是观 ,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2)第二阶段是品 ,指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经验 ,凝神观照 ,发挥想象力 ,细 致地体味作品 ,充实、丰富、发展 意象。
(3)第三阶段是悟 ,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 ,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53、审美在艺术功能的核心性。P220-221
答: (1)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
(2)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3)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地位。
54、蔡元培的美育观。P231-232
答 :(1)率先把“美育 ”一词引入中国的是蔡元培。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就用到了“美育”概念 , 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 者。
(2)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以美育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 ,净化人的心灵 ,这本身既是方式 , 也是目的。
(3)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认为美育是自由的 ,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 ,宗教是保守的;美 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它还 把美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
55、王国维的美育观。P233
答 :王国维发表了《论教育之宗旨》一文 ,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 四育 ”。他甚至认为, 美育即情育也。王国维认为 ,美育 能陶冶人的性灵 ,丰富、发展人的情感 ,培养起人们的审美鉴赏 力和创造力;同时又能成为德育、智育的手段 ,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 施和发展。
56i、贺拉斯的美育思想。P235
答: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 ,提出著名的“寓教于乐 ”原则 ,认为文艺必须具有以下特性:真 实性、形象性、情感性。这种寓教 于乐的原则实际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的统一。在他看来 ,文艺的教 育功能与娱乐功能不应该是彼此游离、相互外在的关系 ,而应该水乳 交融 ,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57、美育的功能。P248-252
答: (1)怡情养性。美育是通过审美“怡情养性 ” ,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一种调节 ,从而达到心理的 平衡、人格的完善。①美育和德育 相互区别、相辅相成。②美育的方式 ,是动与内 ,从内心、人的 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 ,这与德育带有强制性的外在影响不同。③审 美对人的感化往往使人亲和 , 充满爱心 ,而道德规范则是一种严肃的要求。④美育又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
(2)化性起伪。荀子曾以“化性起伪 ”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 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 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美育是完善本 性、升华人格的一种方式。
58\、美育的目的。P253-256
答: (1)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2)美育是要使人在精神上能够获得解放与自由。美育着重于训练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提高鉴赏水 平和培养创造力 ,最终使人的个性 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3)最高目的是要造就一种审美的人。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 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 的个性魅力 ,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