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章 文学的形象系统
节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第一 节 文学 形象 | 艺术世界的 有机性★★ | 1、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两种意义上:其一是就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言的;无论是哪类 艺术形象,都必须具有系统性。其二是就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其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 言的。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还存在着一种审美功能上的互补性,因而存在着更深层面的 由文学形象类型之间的互补性而显示的系统性。 |
文学形象的 具体可感性★★★ | 1、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简答题)(1)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2)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3)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 性。(4)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 |
文学形象的 审美理想性★★ | 1、名词解释:审美理想(名词解释题)审美理想是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 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
第二 节 文学 典型 | 典型的特征 性★★★ | 1、结合实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简答题/论述题)(1)典型的特征性:①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②文学典型还必 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2)典型的丰厚历史文化意蕴:人类创造典型,是为了“直观自身 ”的审美需要,追 求的是典型所应该具有的审美认识价值,看一看人是怎样在历史和现实中生活,以及历 史和现实的本来面貌如何。(3)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 方面:①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②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③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
典型环境★ | 1、名词解释:典型环境(名词解释题)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 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 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 1、试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论述题)(1)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 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 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和针对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 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 关系系统。(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互动性关系,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 |
| | 而且还逼迫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 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
第三 节 文学 意境 | 情景交融★ | 1、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论述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简答题/论述题)(1)情景交融。它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主要有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情景并 茂式三种类型。(2)虚实相生。它是意境的结构特征。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是指由 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虚境要由实境得来。(3)生命律动。它是意境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三个特点:表诚挚之情、状飞动之趣、 传万物之灵趣。(4)韵味无穷。它是意境的美感特征。“韵味 ”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 因素和效果。 |
王国维分类 法★★ | 1、名词解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名词解释题)“有我之境 ”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 ”指那种情感比 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
第四 节 文学 象征 意象 | 哲理性★★ | 1、文学象征意象的特征有哪些。(简答题/论述题)(1)哲理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2)象征性。这是文学意象的基本表现 手段。(3)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4)求解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审美特征。 |
以荒诞的幻象表达意念的真实★ | 1、简述象征意象的意象化原则。(简答题)(1) 以荒诞的幻象表达真实的意念。(2)在抽象思维指导下实现最佳象征意象组合。(3)“意象应合 ”原则。①努力捕捉客观物象与主观意念的对应关系,选择最佳象征物。②准确把握对应点,暗暗铺下能诱发人们思考的“跳板 ”。 |
第四章 叙事作品
节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第一节叙事理论与叙事作品 | 现代叙事学★ | 1、名词解释:叙事学(名词解释题)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和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的影响后,出现 了大量的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这些探索逐渐酝酿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 的理论和批评方法,这种新理论就被称作叙事学。 |
叙事的意义★★ | 1、叙事的意义是什么?(简答题)(1)叙事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又是作者自己的认识体验;(2)叙事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关心,是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理解和解释, 同时这种体 验、理解和解释又在叙事行为中,通过叙事语言组织,被构造成一个艺术整体。 |
故事内容与 故事叙述★★ | 1、 以 XX 为例,说明故事内容与故事叙事的关系。(论述题)(1)叙事的意义既在于故事的内容,又在于对故事的叙述。(2)距离一般人的生活经验较远的情节要打动读者靠叙述的魅力。(3)叙述人把故事情节用详尽的描述扩展开来,造成了扣人心弦的紧张感。 |
第二 节 叙述 语 | 故事时间和 文本时间★★ | 1、名词解释: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的长短和前后顺序。 |
叙述时间中的时距、次序和频率★★★ | 1、名词解释:时距(名词解释题)时距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2、名词解释:概略(名词解释题)概略是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 |
| | 3、名词解释:叙述时间的次序(名词解释题)叙述时间中的次序是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叙述语言的排列顺 序相互对照所形成的关系。4、名词解释:省略、场景、减缓、停顿(名词解释题)(1)省略。省略是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2)场景。场景就是匀速叙述。(3)减缓。是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也就是叙述步速的减速状态。(4)停顿。停顿是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5、名词解释:叙述频率(名词解释题)叙述频率是叙述时间的另一个方面,是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 重复有两种类型,即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 |
叙述视角★★ | 1、名词解释:叙述视角(名词解释题)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2、叙述视角一般分为几种?(简答题)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较晚近的叙事作品中第 一人称的叙述多了起来,还有一类较为罕见的叙述视角是第二人称叙述。总起来说就是 三种情形: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 |
第三人称叙 述★★ | 1、简析第三人称叙述及其一般特点。(简答题)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由于叙述视点可以游移,这种 叙述也可称作无焦点叙述。由于叙述者通常是身份不确定的旁观者,因而造成这类叙述 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 |
第一人称叙 | 1、简述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简答题)(1)故事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比故事中其他人物更易于理 解。(2)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 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 |
第二人称叙 述★★★ | 1、名词解释:第二人称叙述(名词解释题)第二人称叙述指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 ”的称谓进行的叙述。 |
叙述标记与 写作意图★★★ | 1、叙事文本中的标记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简答题)(1)叙事文本中最明显的标记就是它的标题,这类标题明显地表达了作者想要体现的 意图。(2)叙事文本中的某些醒目句段也具有标记意义,如放在故事文本之外的序跋、 题记等。(3)叙事文本中被放在文本之后的、与故事进展无关的议论,也具有标记的功 能。 |
第三 节 叙述 内容 | 事件★★ | 1、什么是叙事中的核心单位和辅助单位?辅助单位有什么意义?(简答题)(1)核心单位是故事进展线索中的必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故事发展的可能与方向。(2)辅助单位是两个必要环节之间的过渡,并不能改变故事进程,只是使故事线索得 以延续和发展。(3)辅助单位的意义:从整个叙事的效果看,辅助单位能触发故事的张力,揭示已经 发生的事件同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关系,强化阅读中的期待心理,使故事产生吸引力。 |
情节★ | 1、简述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及其作用。(简答题)(1)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2)情节的作用在于:表现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进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
情景★★ | 1、名词解释:情景(名词解释题)情景是由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也就是用于塑造生动形象的事 |
| | 件组织成的具体情境。 |
“扁平 ”人 物★★★ | 1、结合具体的叙述作品,试述文学人物的类型划分。(名词解释题/论述题)(1)“扁平 ”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2)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概念的人物。(3)“圆形 ”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4)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在历史、社会和自然的大环境以及个人生活的 具体环境中产生的。(5)“性格 ”人物:指表现出真实生动的性情气质,给人以感觉上的亲切逼真的人物。 (考生可根据自身对作品展开分析) |
第四 节 叙述 动作 | 叙述声音★ | 1、叙述声音在叙事作品中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简答题)(1)大致表现为显在叙述者的声音和隐在叙述者的声音。(2)显在叙述者的声音是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况。(3)隐在叙述者的声音是指读者在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况。 |
显在叙述者★★ | 1、名词解释:显在叙述者和隐在叙述者(名词解释题)(1)显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2)隐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