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五章 抒情作品
节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第一 节 抒情 作品 与情 感 | 抒情作品的 内涵★ | 1、抒情作品指的是简要地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你是 如何理解“ 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 ”,又是如何理解“表现 ”、“传达 ”的?试举例说 明之。(论述题)(1)“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 ”,是指包括情感在内的诸种感性心理因素,这些因素 包括情感、个性、本能、欲望、无意识、志向、怨愤等等。(2)“表现 ”是指自然呈现作者的内在心性,所谓“传达 ”是指作者不仅要表现自己的 内在心性,而且要将其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分享自己的内在心性。至于表现、传 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手段与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直接的,也 可以是间接的;可以借助音调的变化,也可以借助词语的搭配;可以借助语法的调整, 也可以借助修辞的完善。 |
第二 节 抒情 作品 与抒 情 | 抒情的本质★★★ | 1、关于抒情的本质,都有哪些理论?(简答题)(1)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2)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3)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 |
抒发情感即 传达情感★★ | 1、托尔斯泰的传达论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1)它强调情感的重要性。(2)艺术只是“传达 ”情感而非“表现 ”情感。(3)传达必须借助某种外在符号,如动作、线条、 色彩、声音以及言词,只有借助这 外在的符号,才能传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 |
古典主义的 抒情原则★ | 1、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是什么?(简答题)(1)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对情感具有绝对的优先性。(2)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对情感的扼制、指导作用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 一个方面,是将其纳入一定的伦理范畴,来规范它的表现形态。 |
浪漫主义的 抒情原则 | 1、浪漫主义的抒情原则是什么?(简答题)(1)浪漫主义特别倚重情感。 |
| ★ | (2)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强调情感的外溢、宣泄或喷涌。 |
抒情的一般 原则★★★ | 1、试述抒情作品创作的一般原则。(论述题)(1)诚挚性原则。抒情最基本的原则是诚挚与可靠,它要求艺术家在抒发情感时必须 真诚可靠,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挚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美是丑,是善是恶。用 王夫之的话说,就是“性情贞,情挚而不滞 ”。(2)独特性原则。情感不是一般性的概念,而是主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为了某一特定 事件而产生的某一特定感受。真正高明的诗人其高明之处在于,他传达了某种情感,却 没有提起那种情感的名称,没有使用一般性的情感概念。(3)感染性原则。 区分真假抒情艺术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艺术感染性。真正 的抒情艺术一定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使读者感到那艺术品仿佛是他自己创 造出来的, 因为它将他内心很久以来想要表现的情感彻底、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 1、抒情的途径有哪些?(简答题)(1) 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 ”指声律,“情 ”指情感。(2) 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借助某种媒介,才能抒发情感。 |
抒情的语法 策略★★★ | 1、举例说明抒情的语法策略和修辞策略。(论述题/名词解释题)(1)抒情的语法策略,是指从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语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 的组织)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2)抒情的修辞策略,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从文学史 和修辞学史的角度看,抒情的修辞策略有许多。意象、隐喻、典故、悖论是其中较为重 要的四种。①意象。它是抒情文学的第一构成要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在抒情理论中可以粗略地 将其理解为“心理画面 ”。②隐喻。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 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③典故。使事用典也是抒情的一大修辞策略。④悖论。悖论是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 ”的 语句。(本题需结合具体作品分析) |
不同的抒情 传统★★ | 1、试论中西文学传统的差异及其成因。(论述题)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的传统,西方文学传统则是以戏剧文学、叙事文学 为主导的传统,这样的文学传统自然也会影响其抒情传统。两种文学传统存在如此差异 并非偶然,西方文学传统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剧,中国文学传统起源于先秦的抒情歌谣; 西方的文学成就常以戏剧为标准,中国的文学成就常以诗歌为尺度;戏剧对西方文学的 影响根深蒂固,诗歌对中国文学的熏陶既深且烈。 |
第三 节 抒情 作品 的特 征 | 意象与主题 特征★★★ | 1、名词解释:原型意象与抒情母题(名词解释题)(1)原型意象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2)抒情母题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 题。2、 中国抒情作品中最常见的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题有哪些?(简答题)(1)伤春与悲秋。(2)离情与别绪。(3)思乡与怀远。 |
抒情诗的特 征★★ | 1、名词解释:哀诗(名词解释题)哀诗也称悲诗、挽歌,是用来悼念死者和表达悲哀之情的抒情作品,也有为死者安魂、 令败者止悲的功用。 |
| 抒情小品文 的特征★★★ | 1、抒情小品文的特征有哪些?(简答题)(1)在内容上高度自由。包括题材十分广泛,有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 景一物,都足以成为抒情小品文的题材;主题多种多样,能够从不引人注目的琐屑事物 中挖掘发人深思的道理, 以朴素的情感打动读者,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2)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包括文体上的种类丰富,传统文献中的序、祭文、书信、记 传、跋,都可以归入抒情小品之列;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它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 以议论,可以是有韵的,也可以是无韵的等等;篇幅上可长可短,短者可以数十字,长 者可达几千言。 |
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
节 | 知识点名称 | 主观题 |
第一 节 风格 的诸 种理 论 | 风格是独特 的言语形式★★ | 1、有关风格的理论有哪些?(简答题/论述题)(1)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2)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3)风格是主体与对象、 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在中国,刘勰较早地从有 机整体性的角度指出风格是作家的内在个性与外在形式的结合。(4)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
第二 节 文学 风格 的内 涵 | 风格的定义★ | 1、名词解释:文学风格(名词解释题)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 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
创作个性界 说★★★ | 1、试论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简答题)(1)创作个性:是指作家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 操、审美理想、艺术志趣、创作才能和写作习惯等精神特点的总和。(2)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 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 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当它一旦施诸创作实践并 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 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一方面,它是作为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存在,由此我们可 以推断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它又是作为文学风格的构成而存在,我们 又可以凭借 作品所呈现的风貌来判断作家的创作个性。综上所述,关于文学风格与创 作个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 合后 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2、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有什么区别?(简答题)(1) 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2)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 |
文体三层面★★★ | 1、文学的规范语体有哪些?(简答题)(1)抒情语体。表现对情感的体验,多用于诗歌体裁。 以节奏、韵律、分行为表层特 征,音乐性具有突出地位。(2)叙述语体。多用于叙述事件。在叙事性的文体中使用广泛。具有虚拟性、双声话 语和多音齐鸣的特点。(3)对话语体。多用于戏剧文学。特征:动作性、性格化、 口语化。2、文学的语体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简答题)(1)包括规范语体和自由语体两种类型。(2)规范语体是在文学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既对创作有所制约,也带来了便利。(3) 自由语体是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 |
第三 节 文学 风格 的审 美构 成与 特征 | 文采★★★ | 1、举例说明文学风格构成要素。(论述题)(1)文采:指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文学风格的外表。文采说到底是“语言的特殊组 合 ”,也就是风格的存在方式。(2)情调,指作品中的情感格调。(3) 气势,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4)氛围,弥漫于作品中的特定气氛,往往与景物、场面、环境相结合,构成特定的 意境和情境,常见于抒情作品和叙事作品。(5)韵味,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由于它是含而不露的,所以特别需要 读者去品味。 |
文学风格的 独创性★★★ | 1、文学风格的特征有哪些?(简答题/论述题)(1)独创性。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
第四 节 文学 风格 类型 的划 分与 审美 价值 | 文学风格的 审美价值★★ | 1、如何认识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简答题)(1)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由于人们的审美以不同的心理结构为基础, 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 因此对风格美会有不同的选择。(2)风格美也可以超越时代、 民族、阶级,却又受到时代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五 节 文学 风格 与文 化 | 文学风格与 时代文化★★ | 1、文学风格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简答题)①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文学风格总是这样或那样反映时代文化的特点,而形成 文学的时代风格,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②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能让读者从作品的风格特征上区别一个国家的作品与另 一个国家的作品,一个民族的作品与另一个民族的作品的是民族风格。作家生活于民族 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 表现出民族性。民族文化一般由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的神话、民族的宗教、民族的习 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思维、民族的审美理想、民族的艺术、民族的科学、民族的历 史等特点融合而成。风格总是这样那样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的同一性一 目了然,从作品的风格特征上很容易把一个国家的作品与另一国家 的作品区分开来,把一个民族的作品与另一民族的作品区分开来。③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 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 性。④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学风格是由时代风格、民族 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和个人风格构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