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

2024-09-05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29

【自考课程名称】文学概论(一)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一章 文学观念

知识点名称主观题
第一1、文学观念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简答题)
文学观念演(1)文学观念的演变是与文学自身的矛盾发展运动过程密切相关的。
文学变与文学自(2)文学观念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的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
观念身的演变不同的观点,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的观点也可能
的嬗★★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所以文学观念的变化还跟
研究者的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 节 文学 是人 类的 一种 文化 形态广义的文化 概念★★1、狭义文化与广义文化的区别是什么?(简答题)广义文化是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 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它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 义文化概念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
“品质阅 读 ”★★★1、名词解释: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名词解释题)(1)“品质阅读 ”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 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 节和主题运动。”“品质阅读 ”只属于语言和审美的范围内。(2)“价值阅读 ”就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 文化意义。“价值阅读 ”只是发现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第四 节 文学 是作 家体 验的 凝结经验与体验★★1、名词解释:经验与体验(名词解释题)(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这些个人的经历和见闻及从中获得 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2)体验是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特 殊形态。
体验与文学★★★1、名词解释:移情(名词解释题)“移情 ”论的创立者是里普斯。“移情 ”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 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2、论述作家体验的特性。(论述题)(1)情感的诗意化。(2)意义的深刻化。(3)感受的个性化。对于作家来说,个性化 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个性化往往是艺术独创性的标志。
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1、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是什么?(简答题)(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第二章 文学语言组织

知识点名称主观题
第一 节 文学 文本文本与文学 文本★1、名词解释:文本(名词解释题)文本是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而组成的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 阅读。
文学文本与 文学作品★★1、如何理解文学文本及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简答题/论述题)文学文本: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 系统。它是传达作家的人生体验及其想象性世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文

和剧本等形态。文学文本及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1)在专用概念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区别:文学文本是由作者创作出来 有待于读者阅读而尚未阅读的语言系统。而文学作品则指已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 的语言系统。简言之,文学文本加上读者阅读才变成文学作品。(2)在一般使用术语时,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分往往并不明显,两者有时可 以不加区分地用来指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
第二 节 文学 语言 组织文学中的语言具有自身的特点★1、什么是“文学语言 ”和“文学中的语言 ”?二者有什么不同。(简答题)(1)文学语言,又译标准语,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它通常与 口语或土语相 对,是指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2)文学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 旨在创造艺术形象 并表达意义的语言系统。二者的不同在于,文学中的语言属于文学文本的语言,而文学语言组织正是文学中的语 言的具体体现。
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1、文学语言组织的特性有哪些?(简答题)(1)文学语言组织是一种语言性构造。(2)文学语言组织具有整体性。(3)文学语言组织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
第三 节 文学 语言 组织 的层 面文学语言组 织的层面★★★1、文学语言组织有哪些层面?(名词解释题)(1)语音层面,指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2)文法层面,主要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3)辞格层面,主要指文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节奏★★★1、名词解释:音律(名词解释题)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 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2、谈谈你对节奏的理解。(论述题)(1)节奏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2)一般地说,节奏产生于声音在时间上的延续状况。(3)节奏一般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4)节奏在古典诗中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新诗在格律上更为自由,但也有自身的节奏。 小说语言也可以有节奏。
句法★1、什么是句法?(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古典诗文十分讲究句法,尤其注重句型和炼句。
篇法★1、结合下列作品,阐述篇法的“起、承、转、合 ”。(论述题)附:唐代诗人卢纶的《送李端》: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此类型题考生可参考此的做法) (1)篇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2)这里的起、承、转、合,实际上指的是整个语篇的语言结构规律。(3)《送李端》的第一联为“起联 ”,上句点出时令为冬季,地点是故乡,次句交代伤 离别题旨。第二联为“承联 ”,承接第一联,上句指行者,下句指送者,传达出寒云低 垂、行路正难、暮雪塞途、归家不易的境况。第三联为“转联 ”,转出新意:想象彼此 离别后的情景,既怜行者的天涯孤旅,又悲自己独自在家的寂寞。末联为“合联 ”,合 收送别后世事难料而后会难期的深切感触。这里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组成一个

有序而完整的篇章结构。
第四 节 文学 语言 组织 的审 美特 征内指性★★★1、谈谈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论述题/名词解释题)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1) 内指性。主要指文学语言无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文学语言总是遵循人 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而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2)音乐性。这里主要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文学语言不仅 要追求表“意 ”,而且要追求表“音 ” 。(3)陌生化。这里主要是从读者阅读效果的角度来说的,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 常特性。陌生化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破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 奇的感受。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0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9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8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7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6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5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4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3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2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主观题1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名词解释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九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八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七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六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五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四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三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二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第一章重点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6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5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4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3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2 ☆ 文学概论(一)自考资料大纲重点汇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