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二)

2024-08-26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7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7、《寒夜》的主题思想和风格特征

答:(1)《寒夜》通过一个小公务员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所经历的家庭破裂的悲剧,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  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 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他写这部小说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  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  主题的。小说中描写的走向崩溃的家庭,是一个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型家庭模式,汪文宣和妻子都是新文化  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由于贫困与疾病的折磨, 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他们的理想都发生了巨大扭曲。汪文宣成了一个可怜的小公  务员 ,并且懦弱、多病。 曾树生则凭着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  家庭带来了严重危机。加之汪文宣的母亲的加入,婆媳不和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终于陷  入无法自拔的悲剧。最终 ,曾树生随人而去 ,汪文宣在吐血中身亡。

(2)细腻人微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寒夜》在艺术上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 描写不是静态的,孤立的,作者透彻地揭示了那些隐蔽的心理过程,并且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对立的 情势下的运动。比如 ,曾树生决定离家去兰州,这个决定是在各方面影响下做出的,然而这些影响却常常 使她的心理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当她回家征求丈夫意见时 ,出乎意料的是丈夫同意她走,这反倒使她犹豫了 ,反而使她违心地说出“我不走”这句话来。与巴金的《家》等前期作品相比,《寒夜》在艺术上的 一个明显的、巨大的变化是由“热”而“冷”。《家》中对封建专制制度发出的剑拔弩张的“我控诉”和激 情抒发的表达方式,在《寒夜》中开始变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更为冷静、客观同时也更为深刻的剖析。作 品的笔调是冷峻的,气氛是肃杀的,就像作品的标题一样,给予读者的感受是逼人的冬夜的寒气。这一变 化 ,表明了作家艺术功力的深化。

8、长篇小说《骆驼样子》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和主要艺术成就

答:思想内容: 《骆驼祥子》是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在老舍全部创作中是一座高峰。 成功在于其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  被社会抛人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这部作品所写的,主要是  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

人物形象塑造: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 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 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1)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 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地咬着牙 ,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2)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的不可 得 ,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 ,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摆弄面前不甘失败 ,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

(3)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他此生已不复再有买车的希望,此时又得知自己 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 性发作,他开始堕落 ,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 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祥子的悲剧在于控诉了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实地描写了祥子的希望、挣扎、沦 落的过程,从而真实地反映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祥子的另一典型意义在于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的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她的性格是在她与刘四和 祥子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 ,因此也显得颇为复杂。剥削者的女儿和被剥削者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 两面兼于一身,从而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 玩心计和市侩习气 ,缺乏教养 ,粗俗刁泼;另一方面 ,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 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 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在她与祥子的婚姻问题上,她并不是真的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但也不 能说没有一丝感情。不合理的社会和剥削家庭造成了虎妞的不幸,而她介入祥子的生活,又造成了祥子身 心崩溃的悲剧结局。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 ,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骆驼祥子》还展示了生活在祥子周围的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群像:老马祖孙、二强子、小福子、绰号 “白面口袋’’的妓女等 ,他们构成了祥子悲剧的深广背景。

主要艺术成就: (1)从结构上来看 ,主要采用老舍所谓的“拴桩法”。《骆驼祥子》是以祥子遭遇的一 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 ,显得不枝不蔓 ,紧凑集中,落笔谨严,布局妥帖,使 祥子的性格在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得以充分展开。

(2)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祥子 的个性沉默、坚韧乃至木讷 ,心理描写就补充了祥子不善言语所留下的空白 ,尤其是祥子对于车的感情, 就主要是通过在不同情况下祥子对于车的“态度”反映出来的。

(3)鲜明突出的“京味儿”,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对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 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 ,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

(4)在小说的语言上,老舍采用经他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平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情 ,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 ,简洁朴实、 自然明快。

9、《雷雨》的主要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

答:主题思想: 四幕剧《雷雨》在一天时间两个舞台背景内集中表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在一个雷雨之夜所发生的人物悲剧。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纠葛的故事中,作者揭露了周朴园封建 专制家庭的罪恶 ,鞭挞了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黑暗社会。

人物形象塑造: 周朴园是剧中的一个主要人物,《雷雨》中的周朴园是《雷雨》悲剧的罪魁祸首。他  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周公馆成为窒息人的黑暗王国, 他就是这个黑暗王国中的专制魔王,这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和蘩漪的关系中。蘩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  是周朴园的封建家长专制造成的。作者在剧中着重揭露这个人物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教养”等  外衣下专横暴戾、刚愎自用、冷酷无情、虚假伪善的精神面貌。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要和有钱小姐结婚 , 把刚生了孩子的侍萍赶出家门,造成了侍萍一生的不幸。在认为侍萍死后,又把侍萍作为他的第一个夫人  怀念,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想用金钱来封侍萍的口和赎自己的罪,他的这种态度是对他虚伪  性的最本质的揭露。周朴园是当时社会上所谓最“正直”、最“仁厚”的上流人物,但正如曹禺所说:“周  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他是制造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 ,他是一颗“罪恶的种子”。

蘩漪是《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她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便  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人性受到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变为乖戾甚至阴鸷的人。蘩漪的性  格是复杂独特的。一切都是走向极端。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但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的奴仆;她既是  周萍的后母,又是其情妇;她不愿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但她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 这种行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这是  蘩漪对人性长期受到压抑的一种反抗 ,一种冲击。蘩漪是中国现代没出走的“娜拉”,她在周公馆既是一  个被损害、受压迫的女人 ,同时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叛逆者。在一个雷雨的夜里,她像  一道闪电.把周朴园竭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

蘩漪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了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 的同情和对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深沉的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赋予 这部剧本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侍萍是旧社会下层妇女,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园对她始乱终弃 ,她投河自尽遇救。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 ,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 并生了女儿四风。她的心愿是不让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当重遇周朴园后 ,她撕碎周朴园想赎罪的 5000  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表现了她有骨气的一面。当她知道周萍和四风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 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她为了爱护女儿,宁愿自我牺牲,承担“命运”的惩罚,认命、信命是 侍萍的性格上的弱点。

艺术特色: (1)独特的结构艺术。《雷雨》的剧情包含了前后三十年时间的内容,为了能让这些内容浓 缩到一天时间内来表现。其结构上采用了“ 回溯法 ”,即以“现在的戏”为开端.让“过去的戏”穿插其 间.正面展示“现在”正发生着的事件.以回溯过去的事来推动“现在”剧情的发展,这种“回溯法”使 结构凝练、情节紧凑、矛盾集中。

(2)具有丰富潜台词和充分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剧作中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语言特色,作者能够非常细致 地把握并写出这种种不同特点的台词,不仅注意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而且讲究语言的动作性.即在人物语 言中寄寓着潜在的内心活动 ,有丰富的潜台词 ,观众通过人物台词能感受到话中之话、弦外之音。

(3)追求戏剧的诗意。雷雨般的作家的热情与雷雨这一自然界的形象浑然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交 融的诗意境界。诗意的人物和诗意的语言也增强了全剧的涛意。

10、张天翼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答:一、张天翼的早期小说大多集中描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与部分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以及他们矛盾可 笑的心理状态。这些人物空虚无聊 ,虽有时也会感到苦闷与不满 ,但却无力自拔 ,甚至会自甘堕落,《从 空虚到充实》中的荆野、《野猪肠子的悲哀》中的“猪肠子”、《移行》中的桑华 ,都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 表。作家往往以诙谐辛辣的笔调剖析他们的灵魂,鞭挞他们的弱点。张天翼的小说以对小市民卑琐心理的 刻画著称 ,短篇小说《包氏父子》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随着作者政治视野的日益开阔,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主题开始在其小说中逐步强化,如中篇小说《清 明时节》《二十一个》,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而国统区的军政领导却害怕人民动员起来,他们极 力控制救亡运动 ,实行统制与包办 ,为此 ,作家于 l938 年 4 月的《文艺阵地》创刊号上发表了揭露和讽刺这一现象的著名短篇小说《华威先生》。

张天翼是一个极有创造活力的作家,不仅致力于作品题材多方面的开拓。而且进行短篇小说体式的多 种试验,以及糅合各类方言创造新鲜生动的口语化文学语言的尝试。他的小说注重写人,在人生一瞬中透 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的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 的灵魂写出其性格。他的短篇小说 ,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 ,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 淡化故事情节,在有所省略中传达出叙述的节奏、动势和力度,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和速写性很强的富 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张天翼的泼辣豪放的夸张风格十分鲜明。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五)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四)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八)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七)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六)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五)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四)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核心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核心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核心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名词解释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五)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四)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