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四)

2024-08-26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7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6、“十七年”和“文革”十年文学的历史教训

答:首先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乃至空前劫难 ,其根本原因便在于 1949 年以后“左”倾思潮 愈演愈烈,终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正好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 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 ,无论是文艺界还是全社会 ,反“左”实际上是一项比反右更为长期、更为艰巨、 也更为重要的任务。

其次,文艺与政治虽不无联系,但毕竟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用政治方式乃至专政方式来解决文艺问  题 ,是违反文艺规律的错误做法 ,其危害性极大。然而 ,这种风气并非肇始于“文革”,早在“十七年 ” 间,甚至解放区文学时期便已有明显的体现。这种“精神内伤”的治疗途径,是彻底改变“文艺等同于政  治”的观念 ,实事求是地按照文艺规律办事。

最后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只有充分发扬民主 ,并取得法律的保障 ,才能免遭戕害、健康发展。

17、“十七年文学”中小说创作的主要缺失

答 :(1)简单、机械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把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等同于直接服务于政治。

(2)由于从抽象的政治结论出发,一些小说不是采用文学的构思方法,而是采用非文学的构思方法,或 者停留在生活表象的描述,注重事件的铺叙,纠缠生产方案之争,对素材提炼不够;或者演绎政治运动的 过程,设置人为的冲突,用人物的言行去证明先验的思想,等等,形成了同一的图解理念的思维模式,有 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3)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比较狭隘 ,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不够多样 ,更缺乏批判现实主义深度的作品。

从总体上看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缺乏多种色彩.应 该予以正视。不容避讳。

18、吴强小说《红日》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题材内容: 《红日》着眼于 1946 年秋末冬初到 l947 年春夏之际 ,华东战场涟水、莱芜、孟良崮三 个相互衔接的战役,并以孟良崮战役为重点,形象地概括了华东野战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变战略防御为 战略进攻的历程。

艺术特色: (1)将历史纪实与艺术创造相结合 ,表现广阔的战争画面和生活图景 ,是《红日》的显著  特色之一。为了忠实于整个战局和敌我双方的宏观部署,小说对双方的高级将领,如陈毅、粟裕,李仙洲、 张灵甫等,使用真名实姓,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同时,作者又充分运用了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艺术地  设计沈振新统率的一个军的战斗生活,虚构了大量的人物、情节、细节。把历次战役史实的描述与艺术形  象的创造有机结合,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使其总体走向有根有据,服从历史的规定,而历史的具体展开  和行进的轨迹 ,又不被历史事实所束缚。《红日》正面反映革命战争 ,其主线和重点在于描写战斗的场面  与过程,但它又与以前出现的一般战争题材的小说不同 ,除了直接展开敌我双方的激烈交锋以外,还腾出  笔墨叙写广阔的军旅生活风情,拓宽了军事文学的视野,为其后多侧面多层次地描写战争题材,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

(2)力图生活化、个性化地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是《红日》的显著特色之二。如在揭示沈振新、梁波 的共同特征的同时,小说还采用互补手法,通过一系列情节与细节,写出了各自的个性。如果说沈振新偏 于内向 ,因可敬而令人可亲的话,那么梁波则偏于外向 ,因可亲而惹人起敬,他们都是刻画得比较成功的 艺术形象。

19、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答:《红岩》以重庆地下党和被囚禁于“ 中美合作所”的共产党人的斗争事迹为素材 ,艺术地再现了他们 在狱中战胜残酷的刑讯和疯狂的屠杀 ,终于迎来革命胜利的历史 ,充分暴露了敌人凶残暴戾的阶级本性, 热情歌颂了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革命信念和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作者以胜利者的姿态描绘两种政治力 量、精神力量之间惊心动魄的较量 ,使小说充满了浓重的悲壮色彩。

在艺术上,《红岩》也很有特点。首先 ,小说通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刻画人 物形象。作品主要描写重庆地下党和被囚禁在“ 中美合作所”的共产党人的顽强斗争,这一特殊题材,决定其矛盾冲突必然是尖锐复杂的。在特殊环境中,敌我双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惊 心动魄的斗争场面 ,光明与黑暗、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搏斗 ,给小说增添了扣人心弦的传奇色彩。

其次,《红岩》采用了多线索的网状结构方式。全书主要通过一些重要人物的活动 ,将白公馆和渣滓 洞集中营的斗争、重庆地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等三条线索 联系起来,并以狱中斗争为主线,以城市地下斗争和农村武装斗争为副线,编织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完整 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 山城重庆革命斗争的真实面貌。

20、梁斌小说《红旗谱》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答:《红旗谱》通过对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 ,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 ,艺术地表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 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就不可能获得成 功。

《红旗谱》在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小说以锁井镇两户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之间的尖  锐冲突组织故事情节 ,结构虽然不是章回体 ,但有意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布局技巧 ,每部分六七千字 , 相对独立,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引人人胜。刻画人物形象,则主要采用古典小说常见的通过人物的行动, 特别是通过人物的对话,以粗线条勾勒人物的性格。同时又适当吸收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通过静态的叙  述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工笔细描,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语言方面,小说从词汇到语法.都注意语  言的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此外,小说还注意描写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与风景画,使作品深深扎根  于厚实的民族土壤之中。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五)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四)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主观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八)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七)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六)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五)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四)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论述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选择题必背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核心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核心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简答题核心考点(一)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名词解释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五)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四)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三)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二)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资料-大纲考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