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三章重点

2024-09-10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9073

【自考课程名称】唐诗研究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三章 词的体性【常考选择填空题】

词的体性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词的体性也与别的文体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1、在音乐的来源上 ,词以“胡夷里巷之曲”构成的燕乐为本体,

2、在语言风格上侧重浮艳,

3、在艺术上则以“要眇宜修”为主要特点,

4、在词心词境上也形成了不少与诗歌和散曲不同的地方。

一、 胡夷里巷之曲

1、隋唐以来 ,填词所倚之曲为燕乐系统 ,包含胡乐、俗乐和清乐三类。

2、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起源于民间,传统说法——词的前身是“胡夷里巷 之曲”。

胡夷是指边疆和国外 ,主要是西域一带 ,里巷是指中国民间。——两种音乐 源流。

词体逐渐走向成熟是在晚唐五代 ,温庭筠、韦庄、冯延巳、南唐二主等人专 心创作

2、沈括《梦溪笔谈》说明了燕乐构成的三个部分:雅乐、清乐、胡乐,而且揭示了词体从专重音乐到词曲结合再到重词轻声的历史变化过程。

3、词的音乐性的标志是词牌 ,在现有的词牌中 ,来自西域和民间的占了相当的 份额。

4、曲牌以三个字的为主 ,是经过整理的重要标志 ,当时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意味 在内。

二、 词为艳科

1、1926 年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词为艳科”的概念。【高频选择填空】

2、指词在语言风格上侧重浮艳。

   早期的曲子词以描写爱情(私情)为主,以女性特别是歌妓为中心,风格轻靡。

   隋唐时期指用来在宴席和聚会场合演唱的歌词 ,都可以称作“艳词”。

   这里的“艳”,是就音乐角度来说的 ,具体是指隋唐燕乐的特点。

   华丽而婉转的抒情音乐就叫“艳 ”。艳曲的特点是较为短小 ,以方便即席填词 演唱。

3、词为艳科之说是受到“艳词”的影响 ,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在的。

艳词的文体意义在进入宋代以后便逐渐淡化,“艳情”的特色则发挥的越来越 充分。与“艳”的本义有关 ,有美色、美文组合成的“艳”字往艳情方向发展。

4、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女音 ,与前代显然有异之处。

原因:(1)当时的流行乐坛对女音青睐 ,宋词中记录的唱词场面 ,也是以女音 为主。

    (2)女性化的音乐与词的细美幽约的特殊韵味是相当一致的。作为一种女性化 的文体 ,自然由女性来演绎会更容易让人觉得亲切和地道,女性与“艳”有着天 然的关系。

宋代及宋以后的官妓就为这种女性文化提供了专门的舞台。 在这种风气中, 女音之风自然也就愈演愈烈了。

 

三、 要眇宜修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给词的体性下的定义——“要眇宜修”。【高频选择 填空】

“要眇宜修”四字意思大概是:【简答题考点】

①形容一种精巧细致富于女性修饰之美的一种特质,

②是否含有“笑容”的美 ,倒不必刻意求之。

③词的女性化、修饰性的特质在四字中可以得到体现。艺术上以要眇宜修为主要 特点。

2、缪钺在《论词》中提出“细美幽约 ”,把词的特质和词的起源结合起来 ,具 有启迪意义的。着力揭示其丰富细腻 ,饶有韵味的特点。

“要眇宜修”四字来源于屈原的《楚辞·九歌》。

四、 词心与词境

1、词心词境之说的集中表述见于况周颐《蕙风词话》。

(1)他的词心词境说相当于创作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简答题考点】

(2)词境相对客观 ,词心则相当于创作主体 ,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 映。

(3)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的有机结合 ,两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实际讲的是一种审美体验;况周颐的词心就是真心,包括思想和情感上的真 实真挚

2、张炎的清空说:【1601 简答】

张炎提出:“词要清空 ,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

(1)所谓“清空”是指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则写的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对象,所以显得板滞。

(2)在张炎的理解中,清空的词一定是蕴含着骚雅的意趣的,质实的词则未必。

(3)所以 ,清空的词澄净精纯 ,能传达出词人的冲和淡泊的胸襟,

在风格上则是一种含蓄与自然、峭拔与流转的结合。

3、关于词境问题 ,分析得最为全面、详细和透彻的还是王国维。【高频选择】

《人间词话》以词境为主要分析对象,是词境理论的集大成者。【简答题考点】

(1)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在传统诗歌理论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 ,从唐五代词概括 而出,以其有名句 ,且格调高 ,兼有内美与修能 ,绕有韵味。

(2)境界主要是就物、我关系来说的,“ 我”之色彩强烈 ,则成有我之境;“我”之色彩平和 ,则成无我之境。 从文体分 ,词写的有我之境多 ,而诗写的无我之境多。

(3)然此一切皆是建立在词人求真和忠实外物之心 ,以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杰出 的创作才能 ,连接物我 ,创造境界。

4、王国维的求学“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1)第一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 无物 ,才能达到观物之微 ,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

(2)第二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作者)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 ,在探索着事物的美。

(3)第三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顿悟;作者能用最明快的语言 ,将事物玲珑剔透的表达出来 ,浑如天成。 这时作者的心情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境界 ,获得了智慧。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10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9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8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8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四五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三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一二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