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2

2024-09-10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9073

【自考课程名称】唐诗研究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六节   温庭筠

一、文学常识:【常考选择题、填空】

1、温庭筠 ,本名岐 ,字飞卿 ,太源祁人。(籍贯:太原)为人相貌丑陋而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屡试 不第。

2、温庭筠精通音乐 ,能逐弦吹之音 ,为侧艳之词。是晚唐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对词的发展有很 大影响。

3、其词以秾艳绮丽之语 ,状隐约迷离之境 ,写惝恍怅惘之情。(传统香软词风)张惠言认为其词全祖《离骚》,深美闳 hóng 约。

4、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温助教”

三、赏析: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一)创作背景:

1、《花间集》收录 14 首《菩萨蛮》,此为第一首 ,最能代表温词特色且影响最 大。

(二)词的内涵(主题思想):【1707 简答】

从文字上看写的是一位闺中美女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等一系列连贯 的动作和形态 ,近似深闺美人图。

1、有人认为是“感士不遇”,(张惠言观点)有人认为是兴到之作,未必有很艰深的命意,只是写离愁别恨的闺怨而已。(王国 维等)

2、一个女子的青春有限 ,一个忠臣的生命也有限,此词所表达的女子的深闺寂寞也不妨与忠臣的被冷落对应来看。

(三)艺术特色:【1601 简答】

此词艺术上在温庭筠的作品中有代表性。从文字上看写的是一位闺中美女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等一系列连贯 的动作和形态 ,近似深闺美人图。

1、“小山”、“鬓云”等多写感性印象 ,语言富丽精致,词风香软 ,而且章法极密 ,层次极清 ,以一线贯串 ,但中间暗寓转折。

2、在刘禹锡、白居易词中曾经出现过的浅白流畅,至此已为精微细致所代替了。已经完全褪去了中唐词的民歌色彩,对后代婉约词风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二、赏析:温庭筠 ——《菩萨蛮》(水晶帘里颇黎枕)

(一)写作特色:

1、意象的凌乱与有序:意象:门帘,枕头,绣被,江上晨景,女子的服饰和形状,都是人物形象、家居 摆设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五光十色,让人目迷神夺,很难看出其中的线索,逻辑性不明显。

该词突出特点是在意象安排上既凌乱又有序。

①无人的面容、无行为、无叙事、多客观描写,罗列意象。(内到外、又写装束); ②但大体脉络是由室内及人,并分别从整体到局部展开;

③中间穿插外景。俞平伯:“截取可以调和诸物象而杂置一处 ,听其自然融合”。 詹安泰认为是追述一段风流韵事。王国维“画屏金鹧鸪”了无生趣。

2、分析“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两句的写景特色:

(1)写的是江上晨景;境界开阔 ,合天地于一体;

(2)动静结合 ,柳的安静与雁的高飞形成对比;

(3)景象朦胧 ,以烟月构成总体背景。

二、赏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一)创作主题:

1、此词写思妇怀人念远 ,怅然若失的心绪。

(二)写作特色 — 心理描写的特色:【1701 论述】

1、此词写思妇怀人念远、怅然若失的心绪。

①把对卧室和服饰的描写转移到对环境和心情的直接渲染,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 理冲击。

②上阕由今忆昔 ,极言思念之久及痛苦之甚。下片又回到今情。

2、通篇极写女子孤独、凄苦的心境,笔法或古或今,意象浑厚而不失跳跃之致。

陈廷焯评道:“此种词 ,第自写性情 ,不必求胜人 ,已成绝响。”

二、赏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一)创作主题:     主题为“秋思”、“离情”。

(二)艺术特色——抒情特色:【重点简答】

1、《更漏子》在华丽之外不失疏朗之致 ,抒情成分浓郁。主题为“秋思”、“离情”,上下阙已分明逗出 ,主观抒情的成分更加浓郁。上阕侧重客观描写 ,“薄、残、寒”字表明客观中蕴含主观之情。 上阕的 “夜长”是枢机所在 ,下阕即是由此生发。

2、语言疏淡而情挚深厚:上阕语言浓丽 ,下阕近乎白描 ,尽见思妇辗转反侧、 思极无眠之况。

3、映衬:并以梧桐夜雨、秋声萧瑟作映衬 ,离情愈显沉痛。 宋代胡仔、近人李冰若均视此词为温词之冠。

二、赏析: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一)创作主题: 有两种说法

①认为此词描写困居华屋的女子凌晨梦醒后的惆怅 ,可归入闺怨词一类;

②认为此词是“思君”,是“托于弃妇 ,以自写哀怨”。

(二)艺术特色——对比手法:【1904、 1501 简答】【高频考点】

1、【总】此词上下阙都用对比手法。

2、上阕把塞雁、城乌的惊起和屏上鹧鸪的漠然形成对照 ,女子的孤寂之情由此 轻轻逗出。

3、下阕以有情对无情 ,愈见情之悲哀 ,有让人窒息之感。

对比:鸟与人两组 ,群与孤、动与静、多情与无情

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一)创作主题:写游子漂泊之苦。   词风清新疏朗。

(二)艺术特色:分析“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三句 1、“山月 ”以下三句转为空灵 ,既写“天涯 ”景色 ,又以山月、水风的无知衬 写游子的孤寂。

2、末句情景相生 ,写碧云飘荡摇曳 ,适足以形象地表现出游子飘泊无依的生存 状态 ,低徊深婉。

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一)创作主题: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 ,截取倚楼颙望【yó ng】这一侧面, 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二)艺术特色——以“望”字统摄全词景象:【1607 论述】【重点简答】

1、本词为表达思妇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主旨 ,以“望”字统摄全词景象。

2、短短 20 余字中 ,写尽了思妇的痴迷、摇荡、惊悸和绝望。

①次句“独倚望江楼”,正是反映出她急迫的心情。

②一、二句写思妇的希望 ,并以一“望”字领起下文。

③末三句写望而不得后的失望,感情在不知不觉中起着变化,并触发了对当时离 别情景的回忆。

3、全词语言平白如话 ,似全不经意 ,而实有声情绵缈、情不可测之妙。

4、以“望”字为词眼 ,统摄全词景象 ,结构紧凑 ,不无盛唐绝句之趣。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10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9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8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8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四五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三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一二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