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7

2024-09-10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9073

【自考课程名称】唐诗研究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十八节      冯延巳

一、文学常识:

1、冯延巳 ,一名延嗣 ,字正中 ,籍贯广陵(扬州)。

2、尤喜为乐府词 ,为五代著名词人。词集名《阳春集》,在唐五代词人中存词 最多。词在题材上虽多写闺阁情事,但语言清新婉转,取向开阔深远,对北宋词 人影响尤巨。王国维认为:“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 ,而堂庑特大 ,开北宋一 代风气”。

冯词在叙事中着力描写一种感情的意境。

二、赏析:冯延巳—— 01《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一)艺术特色 ——描写感情的意境:

1、晚清陈廷焯以“沉郁顿挫”论词 ,冯延巳的这首词即被誉为典范。

2、冯词在叙事中着力描写一种感情的意境 ,寄托在若有若无之中 ,与屈赋的某 些特点相似 ,这首词是冯词风格的典型体现。

3、词写一种难以挣脱的闲情 ,而笔法灵动。以“闲情”为核心 ,把闲情对人的 纠缠以及人为摆脱而作的种种努力。

4、通篇写情曲折深微 ,作者的执着无悔的精神也情见乎辞。

5、但这究竟是怎样的情感 ,作者却一直缪悠其辞 ,虽时或透露端倪 ,终究隐约 难明 ,这就是所谓感情的意境。


二、赏析:冯延巳—— 02《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

(一)创作主题:这首词写韶光已逝、欢期难再的愁苦心情。

(二)艺术特色——意象特点:【1607 简答】

1、冯延巳的心绪凌乱往往借意象之凌乱来表现 ,本词意象密集跳跃。

2、上阕写景 ,借凌乱意象表现凌乱、凄凉、惊悸的心绪(韶光已逝)。(蛮蕉/ 池塘/疏荷/蛩声/芳草/丁香)下阕意象更具跳跃 ,将时间和空间随着作者思绪的变化而变化 ,完全超越了地理位置和时序概念的时空限制。 (西南、孤雁、塞管、关山) 临结尾点明原因——前欢落空 ,欢期难再。

3、通阙构思复杂深广 ,意象驰纵跳跃 ,而意脉相承。

二、赏析:冯延巳—— 03《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一)创作主题:描写闺中思妇触景生情、思量旧欢、孤寂难耐的心理。

(二)艺术特色——写景特点:【1707 简答】

1、情景交融:通阕以萧索的清秋夜景为背景,将闺中思妇触景生情、思量旧欢、 孤寂难耐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偶尔飘过的一缕声音却  带有逼人的寒意。“萧瑟”二字不仅形容清秋的特点,而且使以下各种秋天景物的描写也染上萧瑟 的色彩。

2、作者用笔凝重 ,而情景相合无垠。将人之憔悴与秋之萧索打成一片。

3、全词结构紧凑 ,语言流丽 ,富于表现力。

二、赏析:冯延巳—— 04《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

(一)创作主题:孤寂、苦闷、痛苦、绝望感。

(二)艺术特色:

1、写景特色:全词写景角度变幻 ,由室内到室外 ,由早晨到黄昏 ,由静景到动 景 , 具见作者灵动之思。意象具有朦胧美 ,写景渲染离情。情思绵邈深远而富有层次感 ,孤寂、苦闷、痛苦、绝望层层写出 ,让人心旌 摇动。

2、“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是历来传诵的名句,王国维因其个人情绪极为浓烈 ,属于“以我观物”,而许为“有我之境” 的典范。

二、赏析:冯延巳—— 05《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一)创作主题:写思妇独居的困惑和迷茫。

(二)艺术特色——寄托特征:

【寄托特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①上阕起笔是春天旖旎、和谐景象 ,筝的声音突然变调 ,燕子惊飞。

②下阕先写春色缭乱、凌乱之形。游丝与落絮纷飞,杏花开遭雨袭,梦里有欢欣, 却又被搅扰 ,再难寻。

③表面写春景变化,写闺情冷暖,实际有深层感慨流荡其间,可以感受而不可闻 见。

④还可以有寄托,又难以指实,语义是发散型的。这种创作超越五代风格,开北 宋风气。

二、赏析:冯延巳—— 06《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一)创作主题:写失却游春伴侣后的怅然孤独心理,情感缠绵沉着。冯延巳很可能是借男女失意之事以托意某一时期党争的失败。景和情的对比 反差。

二、赏析:冯延巳—— 07《清平乐》(雨睛烟晚)

(一)创作主题及艺术特色:

1、比较纯粹的写景词,它以暮春晚景为描写对象,从中折射出闺中女子的淡恨轻愁,娇贵可思。

2、通阕以景写情,不著痕迹,而且语言疏淡雅丽,秀骨珊珊,让人咀嚼不尽。

二、赏析:冯延巳—— 08《谒金门》(风乍起)

(一)创作主题及艺术特色:词写闺怨。分析名句“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两句的写作特色:

1、词写闺怨,不过这位含怨的闺妇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女子, 因而在写景抒情上,便有一种纤细委婉的特别风致。

2、“乍 ”是未曾料及的意思,它喻示了女子情绪变化的突然性。春风吹绉池水, 自然也搅乱了女子的心。

3、“绉 ”字不仅写出了春风吹掠水面后的形态特征,而且其微波细浪的描写, 也十分符合贵族女子在情感萌生后又加以自我抑制的心理特征。

二、赏析:冯延巳—— 09《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一)创作主题:闺怨词,描写了独居深闺的少妇朝朝暮暮的孤寂之情,写景写 意俱微妙动人。

(二)艺术特色——

1、以春草喻恨:

① 闺怨 ——  朝朝暮暮的孤寂。

恨:遗憾、愁苦、失意、委屈、抱怨——像芳草,将恨意拈出,意象涵盖全阕。 ② 以芳草喻恨:形象贴切,茫茫无际,细雨中更茂盛,体现出新恨旧恨的层出 不穷。

③ 开创词中以草喻恨的先例(离恨恰如春草、恨如芳草)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南宋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10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9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8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北宋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8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7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6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5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4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3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唐五代名家词1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四五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三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第一二章重点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2 ☆ 唐诗研究自考资料大纲重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