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四节 柳永
一、文学常识:
1、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别号柳七。著有《 乐章集》。
2、为官宦书香世家。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柳氏三绝 ”。
3、“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屯田 ”;
4、精通音律,词承上启下,开一代风气。借鉴民间的俗曲唱腔,大量创制慢词,对题材也有较大拓展。艺术上以“铺叙展衍,备足无余 ”著称,语言骫骳wě i bèi 从俗而不失雅趣,高者不减唐人高处 ——“屯田蹊径 ”、“柳氏家法 ”。
二、赏析:柳永—— 01《雨霖铃》(寒蝉凄切)
(一)创作主题:词中交织着官宦失意和痛别情人的悲凉意绪。以男子口吻写离 别相思。(二)艺术特色:
1、以“赋 ”的手法描写离别情景慢词在笔法在讲究铺叙,柳永此词的铺叙特点值得重视。
(1)上阕写别时情景,序事闲暇,有首有尾。先写离别前的环境气氛,次写饯行地点:都门长亭。再写离别的具体过程:留恋、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到念去去、 千里烟波,逐层描写,视点由近到远,而离别之情则日显其深。笔法绵密自然。
(2)大凡离别的时间、地点、氛围、离别的表情、动作和心理,都备足无遗。
(3)下阙写别后思念,由一人一时的离别揭示出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 提升了离别的一般境界。
2、分析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特色: 设问,答醒后情景;凄婉柔美。
(1)“今宵 ”两句,以设想“酒醒何处 ”作问,而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实景作答,遥接“都门帐饮 ”的意脉,前后结构 浑然一体。词人酒醒梦回、杨柳依依拂面,晓风习习,残月孤挂,风景之清幽与离愁 之凄清交织在这一如画的景色之中。
(2)在笔法上与换头两句点、染结合,“多情 ”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 ”两句则承此意染之,写来荡气回肠。“杨柳岸 ”句更被东坡幕土举为婉约风格的典范、以与苏轼的豪放词风形成 对照。
二、赏析:柳永—— 02《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一)创作主题:【1507 简答】
1、柳永依红偎翠,固有不得已者在。且其与歌妓之间,并非一例逢场作戏、追 声逐色,其中大有真情缱绻、两心相悦的深刻情感。
2、以思念情人为主题,表现了柳永在离别情人之后挥之不去、难以自拔的相思之情。笔端情感历历,荡气回肠。情感真挚深切执著,刻骨铭心,也隐含磨难意 识。
(二)艺术特色:
1、景与情:本词起句写微风中倚楼,春愁自天际而生;歇拍言此愁无人会意。 过片拟对酒一醉,但强乐无味;想解脱更伤感。煞拍表明为情人无怨无悔。
2、分析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1)酒后痛悟,对爱情执着无悔的精神,在经历种种迷惘和痛苦之后的大彻大 悟之语。
(2)王国维《人间词话》以这两句所表现的执着精神,喻为成就大事业、大学 问的第二种境界。可见其概括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磨难意识,可以引发一些相同或 相近的感受。
二、赏析:柳永—— 03《定风波》 (自春来)
(一)创作主题及艺术特色:
1、描写女性的特点: 这首词是以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属代言体。描写现实生活中勾栏瓦舍之中沉沦于社会底层的歌姬舞女。表面上是写闺怨, 但是叙写思妇心境没有丝毫藏匿躲闪,想什么说什么,反复说明,多维展示。
2、有个性的思妇形象:【1607 简答题】
(1)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闺怨,但所写闺妇既异于前人所制,其所含怨也颇 有特点。
(2)闺妇不再是一个愁眉紧锁,身体倦怠从而略显苍白的形象,而是融合了一些新鲜具体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个性更为独特。 她敢于直陈对方的薄情,后悔当初没有留下对方,表现出纯洁无瑕的爱情追求; 想过平凡但不失情趣的家庭生活:一个事文墨、一个做针线,相互厮守共度美好 时光。
二、赏析:柳永—— 04《迷仙引》(才过笄年)
(一)创作主题:【1410 简答题】
1、全词以歌女自述的方式,倾诉了欲结知音、脱离魔窟的强烈愿望。
2、词人叙写歌女痛苦的遭遇和卓异的品格,也表现出了词人强烈的同情和怜悯 之心, 体现出人道同情。
(二)艺术特色: 描写歌妓的特点:
1、 上阕通过对歌妓生活、品格和心理的描写,担心虚度光阴委婉地表示落籍从 良是歌妓珍重人生的惟一出路。
2、下阕即由此宕出困惑,转出希望。写希冀与决心,认定知己,希望携手忠贞 一生。
二、赏析:柳永—— 05《戚氏》(晚秋天)
(一)创作主题及艺术特色:
1、背景:在北宋词坛,柳永以善于“变旧声作新声 ”著称。这首《 戚氏》为柳 永首创,212 字,是《乐章集》中最长的一首词。宋人将之与《离骚》媲美。
2、主题:此词或作于柳永外放荆南期间。柳永平生大志,至此基本折断。而当此困于驿馆、前路迷离之际,反思自己一生的行历,勾画出自己深 陷于懊悔与自责之中的孤独身影。可视作柳永一生的缩影。
3、艺术特色:结构上:词以时间为序,从黄昏、深夜到清晓,将秋天的远景与 近景、词人的往事与旧情以及词人客居驿馆的幽思与逐渐打入,词境纷陈而又错 综有序,是柳永羁旅行役之词中的重头巨制。上片写景,中篇孤馆望月,下片回 忆少年帝里疏狂岁月。
二、赏析:柳永—— 06《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一)创作主题及艺术特色:
1、此词近似一篇山水游记。
2、以游踪变化引发心情变化是本词的主要特点,也是山水游记特点。
①上片写浙江行舟途径(开心),渡万壑千岩,越溪过南浦;商旅相呼,
②中片写舟中见闻(由远到近);烟村、霜树;败荷、衰杨、含羞相语的三三两两 浣纱女。③下片抒发对绣阁女子的思念以及归期阻隔的痛苦。情绪急下,空念女 子,仕途渺茫。
二、赏析:柳永—— 07《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一)创作主题:这是一首伤秋念远之词,羁旅之愁贯串其中。
(二)艺术特色:
1、描写秋天的特色
①起笔“望处 ”两字,统贯全阕,由望生景,由望生思。
②起二句写远景,动静结合;“晚量 ”两句,以宋玉悲秋自况;
③“萧疏、悲凉 ”均为虚写。“水风“两句实写萧疏晚景,水风、苹花、月露、 桶叶都是秋天富有特征性的景物。“遣情伤 ”三句,由景人情,思念故人的主题。下阕以“难忘 ”二字领起,插入回忆。
2、全词结构浑然天成,语言摇曳多姿,意境开阖自如。
二、赏析:柳永—— 08《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创作主题:这是《乐章集》中所能考订作年最早的一首词。
(二)艺术特色:
表现杭州的城市风光:【1701 论述题】
(1)此词起三句用远景概括展示杭州的地理优势与悠久的古城风貌,时空跨越 之大,震人心魄。 “形胜 ”、“繁华 ”四字,为通篇之主旨。“自古 ”二字贯串古 今。“烟柳 ”三句,写市区景观,由外到内,视觉由平视到俯视,既展现了城市 环境的旖旎如画,幽雅宜人,又展现了城市人口的密集和繁华。
(2)上阕由古到今,由景及物,由物及人,笔法弛张有度,视点动宕得奇。 下阕起句即点出西湖清景,点面结合,勾画出西湖的如画美景。
(3)全词意象鲜明夺目,诗情画意, 目不暇接。 层次井然,近景与远景、 自 然与人文交替,以开朗广阔的大自然和深长幽远的历史作背景;将优美壮观的自 然景观和生气蓬勃的市民活动场面统摄笔端笔墨铺张扬厉、淋漓尽致。
二、赏析:柳永—— 09《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创作主题: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
(二)艺术特色:
1、名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 ”。
2、内容结构分析——如何表现羁旅之心和思归之情:起句由“对 ”字领起,描画出江天背景下的清秋与密雨,给人以强烈的节届 深秋之感。“残照当楼 ”进一步强化冷落之感,为下阕抒情作好铺垫。 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