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呐喊》《彷徨》的人物形象塑造 P53-54
(1)在塑造人物方面 ,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 ”的办法 ,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 艺术集中和概括 ,使人物形象具有 较为广泛的典型性。
(2)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 ,要“显示灵魂的深” ,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常常是以“画眼睛 ”的方式 ,通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 户来“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 ,鲁迅在写人物时 ,还注重 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这种环境大到时代背景 ,小到人物具体生活的生 存环境和生活氛围,从而使作品对 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揭示和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揭 示都得到了强化。
2、鲁迅《朝花夕拾》的写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P57-58
(1)鲁迅以深情、平易、清新、舒展的笔调 ,记述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抒发对 亲朋和师友的诚挚怀念;展现家乡
的风俗、中外的社会相、清末民初的时代剪影 ,寄托对现实的思考。以个人遭遇抒写时代风云 ,构 成一幅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生活的 风俗画 ,善于以生活琐事反映社会面貌。
(2)所写的事和人 ,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 ,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 , 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 ,使回 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作为“ 回忆文 ” ,这组散文基本 上是追怀往事 ,但鲁迅行文中善于“以插曲表现大的事件 ”,从而在 每篇中可以发现 ,在叙事中往 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
(3)以叙事为主 ,但同时穿插了议论 ,融入了浓厚的抒情 ,是叙事与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
(4)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3、郁达夫《沉沦》的艺术风格 P65-66
(1)《沉沦》是“ 自叙传 ”小说的典型作品。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留日学生 ,在留学的日子里,他深 感祖国的落后贫困 ,并常陷入个人 的性苦闷 ,在此背景下 ,他的思想充满着偏激的愤怒 ,甚至表现 出一些变态的心理。在主人公的思想中 ,祖国的孱弱落后。与个人的 肉体痛苦紧密地联系起来 ,并 通过主人公的痛苦和怨愤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最后 ,主人公在绝望之中蹈海自杀 ,以他的不幸结局 向那 个时代提出了强烈控诉。
(2)《沉沦》以大胆直率的表现方法 ,真诚而充分地袒露了主人公隐秘的“性 ”心理世界 ,显示了作 者对于封建礼教道德的反抗与批判 以及对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 ,作者强烈的主体情感融注在作品 中 ,使作品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它的强烈突出的个性解放思想和鲜明 独特的艺术风格 ,使它成为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篇。
4、“五四 ”时期散文的文学史意义P78
(1)它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示威。
(2)“五四 ”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相当自觉而彻底 ,散文不仅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而且自此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的 门类,从而结束了文章与散文长期面目不分的历史。
(3)“五四 ”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 民主与科学、反封建等理念,从此构成了 20世纪中国文 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与反复言说的主 题。
5、周作人散文的思想内容 P79
(1)批判死鬼的精神 ,警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死鬼 ”精神 ,警惕各种历史沉渣的泛起;
(2)抨击国民性的弱点;
(3)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
6、巴金《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P103-104
(1)具有很高的典型化程度。 巴金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 ,而高家金字塔形的权 力结构就集中体现了几千年中国社 会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则。
(2)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 ,运用抒情化方式 ,注重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巴金在表现人物 ,尤其是表 现肯定型人物形象时 ,重在刻画人 物内在的心灵美、人情美 ,重在传情上。
(3)在结构上以事件为主线索 ,以场面串联故事。大大小小的事件联结在一起 ,构成了网中的结,并通 过场面描写把各种人物汇聚起来。 而前后场面常有所呼应 ,形成作品的完整性。
(4)在风俗画的描写中寄寓作家强烈的道德评判。作品中对吃年夜饭的描写 ,对放花炮的描写都异常 精彩 ,但作家的目的全在于揭示这 些风俗画后面的阶级对立 ,在于否定这种风俗画及其背后的社会 表征。
7、巴金《憩园》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P106
(1)主要内容
作品以一座被称为“憩园 ”的公馆为背景 ,表现了杨、姚两个富贵人家共同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 建专制制度对其自身成员人性的扭 曲与毒害。
(2)艺术风格
①作品中既有游子归家寻梦的怀旧情绪 ,又有对人事变迁的哀伤、感慨 ,对于自己笔下的这些行将 衰亡的人物, 巴金也是同情多于愤 怒 ,叹息多于批判 ,这就使作品通篇蒙上一层凄美的、抒情的调 子 ,文字相当舒缓、婉约。
②构思别具一格 ,作品把两个互不相关的家庭故事巧妙地扭结在一起 ,写杨家主要以倒叙交代 ,写 姚家则突出情节的不确定性、传奇 性 ,两者互相映衬 ,构成了一种韵味丰盈的复调关系。
③有意识地设置一个故事的总叙述者“我 ” ,这个“我 ”一方面冷静地、客观地叙述着杨、姚两家 的悲欢离合 ,一方面则不时地从故 事中跳出 ,以局外人的身份评说着笔下的人事沧桑 ,从而起到一 种较好的间离效果 ,给予读者以别样的阅读感受。
8、老舍《四世同堂》主题和题材的独特性 P111
(1)小说写人们在古都北平沦陷后 ,身为亡国奴的精神痛史、恨史。没有直接描写日本侵略者杀人放 火、奸淫掳掠的暴行 ,而是通过描 写战争八年之间北平每一个人、每家每户、每日每时都经历着的 痛苦与屈辱 ,有力地鞭挞了那些武士道战争狂人和“有奶便是娘”的 民族败类。
(2)小说是映现 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态的一面镜子。
(3)小说是民族奋起的启示录。
9、沈从文《八骏图》的写作意图和独特的叙事手法 P119
(1)写作意图
《八骏图》是对于知识者的一个解剖, 同时也是对于民族之病的一个诊察。《八骏图》写的几种人 都是病态的:受现代文明的压抑, 教授们生命活力退化 ,性意识已经严重扭曲;表面上道貌岸然, 内心深处却龌龊不堪。对于所写的这些人的不自然的人生形式 ,沈从 文当然投以讽刺 ,在讽刺的背 后 ,透露出作家理想的人生观 ,即与都市里扭曲的人性对比的乡下人人性的自然舒展。
(2)独特的叙事手法
运用了复杂的叙事手法。对于教授甲、 乙、丙、丁、戊、庚、辛 ,作者调动多种叙述声音 ,或让人 物自述 ,或对话 ,或描写 ,揭示出 各自鲜为人知的灵魂的一角隅。小说中达士先生的书信构成一个 多功能的独立的叙事声音。这是一个参与故事的有限视角 ,通过达士 的声音 ,教授们的精神病态(性 变态)被分析得淋漓尽致。
10、曹禺《雷雨》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P126-127
(1)主要内容
揭露了周朴园封建专制家庭的罪恶 ,鞭挞了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黑暗社会 ,批判了封建专制与虚伪 道德。
(2)艺术特色
①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富有个性而又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如周朴园、繁漪。
②独特的结构艺术 ,采用了“ 回溯法 ” ,结构凝练、情节紧凑、矛盾集中。在处理戏剧冲突时 ,采 用的是网状结构类型。还善于运用 有关情节结构的多种技巧 ,如对重点与穿插、期待与悬念、发现 与陡转等。
③具有丰富潜台词和充分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④追求戏剧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