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东方近代文学的特征有哪些? [1510 简答/2110简答] [★★]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在发展过程中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很大,一些国家文学社团林立,流派众多,变幻不定。
(3)作家数量剧增,作品数量增多,影响扩大,成果显著。
(4)近代东方文学在亚洲各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承前启后的意义。
2.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名词; 2304简答-简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
(1)受西方19世纪下半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改矫揉造作、热衷于浮词丽句的文风,着重表现生活的真实;标志日本近代文学走向成熟。
(2)语言:掘摒弃文言文,明白晓畅的口语,对日本近代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做贡献。
(3)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破戒》、田山花袋《棉被》、德天秋声、正宗自鸟。[1904 多选]
3.唯美主义(派) [★★★★]
(1)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立,受欧洲影响,日本出现唯美主义思潮。
(2)以杂志《昴mao星》的创作为标志,主张艺术至上,追求文学技巧的完美,重视个人感觉,表现在官能享受中的快乐和精神满足。
(3)代表作家:永井荷风、谷崎润-郎.
4.白桦派[1301名词] [★★★★★]
①日本近代文学流派。由文艺刊物《白桦》周围作家组成。
②早期有理想主义倾向,以表现自我、肯定自我为主。
③后期人道主义思想加强,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创作严肃/尊重个性自由/不愿束缚。
5.新思潮派[1704名词] [★★★★★1
(1)也称新现实主义,日本近代文学流派,由文坛上第三/四次《新思潮》杂志的同仁组成。
(2)代表作家是芥川龙之介《河童》和菊池宽《父归》等。
(3)关注现实,注重对平凡人日常生活和复杂心理的描写,并进行一定的批评和理性的解释。
6.夏目漱石《我是猫》的思想内容。[★★★]
《我是猫》的批判性[简答题考点] :
(1)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事物,通过金田老爷揭露他“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罪恶本质和拜金主义的社会风气。[未发现变革社会的强大力量,前途悲观/对未来失望]
(2)对整个明治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以及反动统治的基础,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抨击。
(3)对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脱离实际的教育制度进行嘲弄,反映明治时期社会风貌。《我是猫》猫的典型意义[简答题考点] :
(1) “猫”:第一人称的“我”,被赋予了人的理智和思想感情,-只有人的心理、意识和猫的生理、形貌的高度人格化的猫。识字/读报/喜怒哀 乐/七情六欲/凡人习性。
(2)完全不受人的活动所限,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到人性的愚昧虚伪和自私自利,实际是作者的代言人,以表示作者对资本家及其走狗的深恶痛绝。
(3)书中的猫:_“掌握了通心术” 的猫,“奉天之 命作脑力工化而出现于这个世界的古今独步的灵猫”。
7.《我是猫》的人物形象分析苦沙弥形 象及其典型意义[简答/论述考点] [★★★★★]
(1)苦沙弥:生活在日本明治“文明开化”社会里的有闲而无钱的知识分子。是日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2)对丑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又无可奈何。借古喻今/嘲讽世俗/以泄其愤/打发无聊
(3)为人善良,不求荣迁,安贫乐道。厌恶权势与资本家,蔑视金钱与资本家的走狗。
(4)没有地位,虚张声势,无力捍卫自我尊严。缺乏明确生活目标和进取精神,对不良现象不满又不知如何是好,斗争无用武之地。
(5)丑恶的生存环境使他常为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苦闷无奈。
(6)苦沙弥这- -形 象是明治时期正直知识分子情绪的反映和他们的典型。
8.《我是猫》的艺术特点[1410简答] [★★★★★]
(1)不注重情节的统一与完整, 像海参- -样无头无尾。
(2)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猫为叙述者,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3)塑造了活灵活现的猫的形象。
(4)体现了幽默讽刺的风格。小说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中讽刺传统,如插科逗趣、猫态猫语。
(5)汲取英国18世纪小说中的讽刺艺术。(6) 语言平白、通俗,有生活气息。
9.泰戈尔《吉檀迦利》: [2204 简答简述《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
(1)印度近代作家泰戈尔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宗教抒情诗集/宗教哲理诗集。
(2)通过对神的礼赞,表达了美好的生活理想和爱国热情。(印度语“奉献”)
(3)表现自己的爱国热忱、美好的生活理想和_“泛爱”的人道主义理想。
10.泰戈尔《戈拉》的人物形象。[简答 ]
(1)中心人物戈拉: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的典型。
(2)作为激烈的爱国知识分子,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壮志。从一个学校和附近一带孩子的头目,后来发展为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印度教青年教徒的领袖。
(3)坚信祖国会独立和自由,采取积极的行动为之奋斗,生活的唯-目标是要解放祖国。宁死不屈/正直不阿/三次面对面和英国殖民者斗争/被捕入狱不低头/没有丝毫奴颜婢膝。
(4)性格矛盾:他持有宗教偏见,认为只有无条件遵守印度教的一切传统, 群众才不会忘记印度光荣的过去/不会崇洋媚外/失去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为印度教落后反动传统辩护(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妇女无权),严格.遵守印度教的教规。最终现实教育使他放弃偏见,树立为全印度人民造福的思想。
(5)认识到印度人民要独立,就要同时反封建、冲破种姓制度的束缚、不分宗教信仰.团结- -致才能战胜敌人。
11.泰戈尔《戈拉》的思想内容。[选择/简答]
主题:通过《戈拉》歌颂了新印度教徒戈拉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热爱祖国的思想,歌颂他对祖国必然获得自由的坚定信念,也批判了他仍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泰戈尔通过戈拉的形象,表达他自己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复古主义和种姓制度的主张。
12.泰戈尔《戈拉》的艺术特点。[1810 简答] [★★★★]
(1)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塑造戈拉、苏查丽妲等动人形象。
(2)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
(3) 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4)小说具有优美的抒情格调。
(5)小说心理描写也很成功。运用心理描写巧妙暗示戈拉和苏查丽妲之间的爱情发生、发展、矛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