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荒诞派戏剧: [1410/1001/2210 名词]
(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于法国的- -个文学流派。
(2)在内容上表现世界不可理喻,人生荒诞不经;艺术手法上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形象、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枯燥乏味的语言,表现世界荒诞的主题。
(3)代表人物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尤奈斯库 《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
2.新小说派: [ 1404名词]
(1)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小说流派。
(2)摒弃情节和人物,以物代人。
(3)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20世纪法国文学中被称为“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3.“黑色幽默”: [2010/1201 名词]
(1)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小说流派。
(2)它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善于使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
(2)其代表作家有海勒等。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4.魔幻现实主义: [1001/0701 名词] [★★★★★]
(1)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
(2)通过带有原始色彩的魔幻般的知觉感受,表现生活现实。(3) 代表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百年孤独》等。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揭露黑暗现实,抨击本国独裁政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探索民族的出路和未来。代表作家有加西亚。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鲁尔弗等。
5.女性主义文学: [选择/名词][★★★]
自觉丛女性立场出发,认真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和角色问题,并以女性所特有的细腻笔触,敏锐地表现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迷惘。多丽丝.莱辛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和《金色笔记》等作品
6.后殖民文学[选择/名词] [★★★]
(1)二战后,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与此相关的后殖民主义文学及其作家开始出现在西方文坛,其关注的重点是反思被殖民国家在文化、语言、知识和文化霸权等方面受到殖民者的影响和渗透,追寻民族文化传统成为后殖民文学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关的是少数族裔文学的兴起。
(2)战后英美文坛上异军突起的非裔、亚裔、印第安裔等少数族裔的作家,以极富特色的素材和表现手法为英美文学创作注入活力,其中石黑- -雄和奈保尔成就突出。
7.“解冻"思潮[选择/名词] [★★★★]
(1) 1953 年苏联政局变化,“解冻” 思潮是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命名的。描写工厂厂长茹拉夫廖夫这个“官僚主义者”典型,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不正常现象。于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被称为“解冻文学”思潮。
(2)“解冻” 思潮中引起轰动效应的两部小说:《日瓦戈医生》《伊凡 ●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8.“战壕真实派”[选择/1310名词] [★★★★]
(1) “战壕真实派"是苏联50年代中期-批真实描写战地生活作家的特称。
(2)代表作家有邦达列夫等。(邦达列夫: 《营请求火力支援》《最后的炮轰》 ) .
(3)其创作尽力突出战壕真实,渲染战争的残酷,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其他代表作品:巴克拉诺夫《一寸土》;贝科夫《第三颗信号弹》。
9.“全景文学”[选择/名词考点]
(1) 60-70年代,将“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结合起来,对战争过程进行广阔的全景性描写,于是出现了叙说战争的长篇巨著--所谓 “全景小说”。
代表作:酉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3)写前沿阵地浴血搏斗的士兵,高级指挥员,反映战争或战役的全貌,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概括,表现出当代人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认识: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10.贝克特《等待戈多》的思想和象征意义[15041110简答; 2310名词] [★★★★★]
(1)两个流浪汉焦虑徒劳的等待,象征性地概括了人类生存状况。
(2)表现了人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无可奈何的心理。
(3)戈多的象征意义是多重的、开放的。
《等待戈多》的思想意义: [0810简答] [★★★★★]
(1)《等待戈多》 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2)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3)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戈多” 存在于他们内心,是极度空虚的心灵所需求的一个外化物。明知“戈多”不会来,还要痛苦无奈地等待下去,这是信仰危机时代一种悲剧式人生态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