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1.巴洛克文学[2010考期名词]
(1) 17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创作。
(2)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用词华丽,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3)代表作品是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
(4)巴洛克文学以意大利“马里诺诗派”、西班牙“贡哥拉诗派”、卡尔德隆的剧作_《人生如梦》等最著名。
2.弥尔顿:
著名三部作品: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都以圣经为题材。
《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卢西弗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为魔鬼撒旦,报复上帝。撒旦-双重性,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进步和局限;反抗者形象;战斗精神和英勇气概/骄傲专断和欺骗。
《复乐园》:取材《圣经.新约全书》,耶稣在旷野绝食40天后被恶魔试探、抗拒诱惑的故事。
《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土师记》,参孙在身陷囹圖/双目失明下“忍耐”精神的发展过程一弥尔顿写照。
3.古典主义名词: [2008 考期/1410名词] [★★★★★]
(1)古典主义是17世纪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2)政治上拥护王权,哲学上推崇理性。(3) 戏剧创作模仿古人,重视创作规则。
拉辛: [2110名词]
(1)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2)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3)严格道循“三一律”的创作原则。
4.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1504/1101 简答/2008考期简答] [★★★★★]
(1)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2) 对理性的绝对遵从。(3) 模仿古人,重视创作规则。
(1)在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中,影响最大的是“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
(2)“三一律"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 24小时。
6.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 最有代表性。
(1) 《熙德》:大胆改造西班牙卡斯特罗喜剧《熙德的青年时代》,表现公罗狄克与施曼娜在义务与爱情、理智与感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宣扬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2)情节暗示:只有得到理性控制而非盲目服从感情的摆布,才可能获得生活的幸福。
(3)_《熙德》 是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作。
(4)但没有完全遵从“三一律”的创作原则。
7.拉辛代表作《安德洛玛克》:
《安德洛玛克》:通过古希腊故事塑造为满足情欲而置国家利益和个人义务于不顾的人物,通过展现他们放任情欲的行为谴责贵族阶级的情欲横流。拉辛通过情欲淹没理性的人物的悲惨结局,来强调理性的重要。
8.莫里哀《吝啬鬼》(主题与阿巴贡形象) :
(1)主人公阿巴贡:典型的吝啬鬼形象,爱财如命,最主要的特征一吝啬 。
(2)全部情节围绕他的吝啬展开,阿巴贡所有言行都围绕金钱进行。[只崇拜金钱]
(3)阿巴贡吝啬的特点:表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征。[藏钱/装穷]
(4)他的吝啬:与贪得无厌地掠夺占有财富的冲动密不可分。
(5)阿巴贡: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敛财方式和活动特点,著名的吝啬鬼形象,吝啬鬼的代名词。
(6)主题:通过高利贷者阿巴贡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丑陋荒唐的行径,揭示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初级阶段被金钱扭曲的人性。
阿巴贡与儿女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对金钱的贪欲破坏了道德人伦,破坏了生活的和谐幸福。
《吝啬鬼》: [1301 名词][★★★]
(1)法国作家莫里哀创作的喜剧。
(2)塑造了贪婪吝啬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的形象。(3) 揭示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被金钱扭曲的人性。
9.《伪君子》的主题思想[0710简答/2304论述]
(1)《伪君子》 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的伪善面且,充分揭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揭示了骗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的。
(3)伪君子答丢夫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伪善的化身,集中体现了伪善的恶习,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
10.简述答丢夫形象[1510/2008 简答] [★★★★*]
(1)答丢夫是伪善的化身,他骗取人们的信任,以达到卑鄙目的。
(2)他的丑恶嘴脸是通过“贪食、负财、贪色"行径暴露出来的。
(3)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11.《伪君子》的艺术成就[简答/论述题考点] [★★*★★]
(1)《伪君子》 基本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人物性格扁平、概念化,戏剧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
(2)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已经带有明显的悲剧意味。
(3)吸收各种民间戏剧、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喜剧等手法,增强了喜剧的艺术效果,使喜剧突破了古典喜剧的模式,走向近代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