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七、王实甫《西厢记》
1.《西厢记》[1704名词][★★★★]
(1)元代王实甫杂剧的代表作。
(2)剧写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其源于唐传奇《莺莺传》。
“ 王西厢”: (1)元杂剧。(2)王实甫《西厢记》的简称。
2.简述《西厢记》的戏剧冲突。[1710简答][★★★★★]
(1)《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
一是以老夫人及郑恒为一方,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冲突;
二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
(2)前者是主线,后者是辅线;两条线索互相制约,交错展开。
(3)剧情和体制:打破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例, 5本连演,用21折的篇幅,充分述写崔、张爱情故事。
八元散曲
1.散曲的分期与主要风格:
1)前期:活动中心在大都,是散曲兴盛时期。以豪放为主流,但清丽之作也有重要地位。
2)后期:活动中心移至杭州。以清丽为主,豪放为辅。
2.前期散曲作家作品[小蒋提醒:难点★★★★]
(1)关汉卿:毫爽老辣,自画像式自赞自嘲的作品- [南吕]《-枝花.不伏老》,“铜豌豆"。[2104简答]
(2)王和卿:“滑稽挑达”的性格,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双调]《拨不断大鱼》。
(3)马致远散曲的特点:《东篱乐府》,“曲状元" ,多写隐居生活,豪放派的代表。[1504简答★★★★★]
①多写隐居生活,描写自然景物和游子漂泊,表现愤世和厌世的思想。
②曲词老健、疏放、宏丽,成为曲中豪放派的代表。《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
③表现超然出世、与世无争、旷达恬退,及时行乐等主题,写自己隐居的较多。
3.后期散曲作家作品[小蒋提醒:难点★★★★]
(1)张养浩:质朴豪放,讽刺社会官场,赞美田园生活,咏史怀古,以诗入曲,《潼关怀古》。
(2)乔吉散曲的特点:清丽雅正-宗师[★★★★★]
①散曲风格清丽雅正,注重字句的锤炼与音乐的和美,内容多表现厌世情绪。②作品围绕他四十年落拓漂泊的生涯,写男女风情、离愁别绪、诗宴酒会,歌咏山川形胜,抒发隐逸情怀,感叹人生短促、世事变迁。
③以嘲讽、超脱的态度对待功名仕途、世情沧桑,表现洒脱不羁江湖才子的精神面貌。
④谈散曲作法:作乐府一- -凤头、 猪肚、豹尾。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3)张可久:《小山乐府》,注重形式格律,喜欢雕琢字句,追求诗词般的典雅,由俗返雅的趋势。[2204简答]
九、宋元南戏与话本
1.南戏
(1)南戏: [0910名词]
1)南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所谓南曲,是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的。
2)南戏早期的中心在浙江溫州一-带,被称作温州杂剧。温州唐代为永嘉郡,又称永嘉杂剧。
(2)南戏四大传奇: [1101名词/2210名词,[简答考点][★★★★]
1)《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人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又称四大传奇。[2210名词]
2)《荆钗记》:“以情节关目胜”,情节结构精巧,戏剧性强。“情文相生,最不易及”。[1704简答]
3)《自免记》:富有民间文学的特色,质朴通俗。“词极古质,味亦恬然,古色可挹”。
4)《拜月亭记》:误会巧合的手法,关目奇巧而颇见匠心,李卓吾评“首似散漫,终致奇绝”。[1610简答]
5)《杀狗记》:曲文俚俗,明白如话,但艺术上比较粗率。
6)共同特点:通俗易懂,多偏向于家庭伦理道德教化(提倡风化、宣扬孝贤)。[1010简答]
简述南戏的体制特点。[2010简答题]
(1)没有固定出数,长短自由;一出之中可用不同宫调,可以换韵。
(2)角色分生、旦、外、贴、丑、净、末,各个角色都可唱,还有对唱、合唱。
(3)有开场,在正戏之前先由副末报告剧情与创作意图。
(4)吸收东南沿海- -带民歌与宋代以来词体歌曲,辞情少而声情多。
2.宋元话本
(1)话本: [0510名词]话本,是古代“说话人”说话的底本。是古代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专称,相当于后来的说书。后经过文人的加工整理,刊刻印行,成为可供阅读的小说。讲史家:“平话"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小说家:“小说”-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2)小说-话本小说的特点: [2008考期简答/2110简答] [★★★]
1)内容分类: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
2)体制形式因结合市民听众的需要而形成,结构一般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组成。
3)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有意制造悬念和巧合,情节曲折符合市民心理。
4)使用白话,便于大众理解,篇首或篇尾多采用诗词。作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3)平话: [1101名词]
1)元代的讲史话本多标名为“平话”;“平”还有评论之意,说话人讲述历史故事时往往加以评说;
2)平话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
(4)平话一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小蒋说:具体作品结合笔记看名词介绍] [★★★**]
1)大多根据各种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浅显的文言和白话并用;穿插诗词,把庞大复杂的历史事件编成情节连贯的长篇故事。
2)关目曲折生动,文词质朴,具有提纲性质。只交代大概情节,不做过细的描写,便于登台献艺。《全相平话五种》:《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
十、高明《琵琶记》[★★★★★]
1.《琵琶记》:高明根据民间的南戏《赵贞女》改编;把蔡伯喈塑造成了一个“全忠全孝”的人物形象,从浅层意义上说,他要为蔡伯喈洗雪冤屈,从深层意义上说,他是要宣扬忠孝伦理观念。真实地反映了元末黑暗的现实: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人民生活的极端痛苦。戏中设计了“三不从”、“三被强”一宗法伦理道德。
2.简述高明(《琵琶记》的艺术特色。[1604简答][★★★★★]
(1)主要塑造了赵五娘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体现出中国妇女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等传统美德。
(2)采用“苦乐相错”(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
(3) 曲辞也颇富表现力。
3.简述《琵琶记》的戏剧结构特点。[1101简答][★★★★★]
(1)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条线是蔡伯喈登第;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
(2)脉络清晰而富于变化;强烈的贫富对比,也使观众把同情集中到赵五娘身上。
十一、元代诗文
1.元诗四大家[2104名词]: (1)元代中期诗人。(2)包括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2."铁崖体" [1710名词/2210简答] [★★★★]
(1)元末杨维桢诗,号“铁崖体”。(2)倡导古乐府,变一时靡弱诗风。《铁崖古乐府》;学李贺,追求新奇。
3.虞集:虞集的诗论及诗歌创作特点[★★★]
①五言古诗学汉魏晋,在汉魏诗的古朴中融入了儒雅。
②七言古诗主要受唐诗影响,总体说儒雅风流,风格以清朗、疏放、飘逸、清扬为主,时露奇气。.
③七言律诗的成就反映了元代七言律诗的成就。
④散文:各体文章中,序、记、题跋、碑铭传状几类写得较好。
⑤主张宗唐得古。⑥虞集论文主张“理以命气”,论诗追求“至清至和”。[★★★★]
4.元代诗文
(1)前期诗人:耶律楚材、郝经、刘因、赵孟頰、戴表元一丰富 多彩。
(2)中期诗人: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马祖常一盛世文风: 平易正大。:
(3)后期诗人:杨维桢、萨都剌一怪奇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