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四、清代小说
1.清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2110多选]
(1)清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的作品:《水浒后传》、《说岳全传》、《棒杌闲评》、《隋唐演义》。
(2)清初其他历史演义:蔡元放的《东周列国志》、无名氏《说唐演义全传》、吕熊《女仙外史》等。
2.才子佳人小说[0810名词]
(1)是世情小说的一种。清前期主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和《好述传》三种。
(2)世情小说:以家庭兴衰和日常生活为中心,描摹世态炎凉、反映广阔社会生活。《醒世姻緣传》:世情小说,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夸张式的漫画手法写素姐、寄姐等人的变态心理。神怪小说:董说的《西游补》、《绿野仙踪》(《百鬼图》)。讲唱文学:鼓词、弹词(代表着演唱文学的最高成就)、子弟书(鼓词的一支,由清代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才学小说:受清代中叶考据学风的影响,将小说看作炫耀学问的工具;代表作是李汝珍的《镜花缘)。
3.话本小说[★★★]
(1)影响较大的有薇园主人的《清夜钟》、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古吴墨浪子的《西湖佳话》。
(2)成就最大的当推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两部拟话本小说集,有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的;有描写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的;有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有反映作者人生经历和思想意趣的。
简述李渔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1704简答][★★★★]
最明显的特点是创新,不拘陈套;结构清晰,主线明确;不足之处在于过分追求奇巧,语言失之轻佻。
4.子弟书[0810名词/2210单选]
是鼓词的一-支,由清代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一种讲唱文学。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东城调粗犷,多以激昂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代表作家是韩小窗;西城调柔缓,多以曲折的爱情故事为题材,代表作家是罗松窗。
五、(聊斋志异》
1.蒲松龄[1604名词]: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
2.(聊斋志异》[1404名词]: [★★★★]
(1)清代蒲松龄所著文言小说集。(2)内容主要写狐鬼故事。(3)一书兼众体,想象丰富,具有诗意美。
3.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1910简答] [2210论述★★★★]
(1)写人鬼之恋,歌颂真挚爱情。(2)揭露科举的腐败和弊端。(3)揭露当时政治黑暗和吏治腐败。
3.《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教材详细版] [2210论述★★★★]
(1)作者目的:①借鬼神世界反映现实人间的社会现实批判/揭露;②肯定自我,幻想美好人生,是理想的寄寓。
(2)内容上主要有三方面:
①小说写狐鬼与人的恋爱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如《娇娜》《青凤》《婴宁》《香玉》等,塑造- -系列“痴情”形象,如《婴宁》中的王子服,作者歌颂“至情”的爱情理想,赞美超越生死的爱情力量。
②小说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鄙。如《叶生》《司文郎》等,同情士子的苦难,描写读书人空虚的精神世界;揭露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压抑,科场是非颠倒,考官昏庸无能,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③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和吏治的腐败。如《促织》,写为了满足皇帝斗蟋蟀的享乐需求,老百姓“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的悲惨事实。《席方平》-封建官府。
4.试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2110论述][★★★★]
(1)体式多样。既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长处,还接受了先秦两汉和唐宋古文的影响,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一书兼二/众体;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2)小说写花妖狐魅,奇幻奇异,想象丰富,具体表现为: -写奇幻之事,二情节曲折奇峭,文笔天矫而不摭实。
(3)作者将所热爱和歌颂的人和事物加以美化,赋予花妖狐魅诗的气质。
(4)创造性地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同时提炼口语方言,使口语和文言相融合。
六、《儒林外史》[★★★★★]
1.《儒林外史》: [1710名词]
(1)清代吴敬梓著。(2)以科举考试为中心,塑造了封建末世的儒林群相,是讽刺小说的典范。
2.简述《儒林外史》中刻画的儒林群相/思想意蕴[2010考期简答/2204论述][★★★★]
(1)着重描写了追求功名富贵与讲究文行出处的两组人物。[“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2)作者批判的追求功名富贵者可分为两类:- - 类是因跻身科考而人性为之扭曲、人格堕落者。另一类是想功名而爬不上去却假装清高的假名士。[否定富贵功名,批判科举制度]
(3)作者所赞颂和肯定的注重“文行出处”亦分为两类:-类是真儒明贤,- -类是普通市民。
3.讽刺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艺术成就) [人物描写-1301/艺术成就-0401简答][★★★★★]
《儒林外史》是讽刺文学的典范表现在: [写实手法,运用白描,淡化情节,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严监生临死时,迟迟不肯断气,是因为看见灯盏点了两根灯草,这是讽刺吝啬鬼的经典细节。而他为了把妾赵氏扶为正室,却舍得大花银子。
(2)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笔法,采用写实方法,淡化情节,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在细琐的叙述中,通过精心的白描,展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如范进进考场后和周学道的一段对话。通过这些细微的言语和行为,写出了因长期未获科举产生的失落感和内心的羞愧与胆怯。
(3)内容描写无辞采,少有情节,却写出了人物的真实面貌和深层心理。如马二先生游西湖,写他看女人的微妙之际,在湖畔女人中引起的骚动,写出了讲究“君子”之行的马二先生的虛伪和假道学,让人深省,起到良好的讽刺
效果。鲁迅称赞《儒林外史》: “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七、《红楼梦》
1.简述《红楼梦》的思想意蕴。[2008考期/1504简答]
(1)情的世界,指的是贾宝玉与红楼女子的情感世界。(2)礼的世界,指的是封建家庭的价值体系和规则秩序。(3)理的世界,即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思考。悲剧意义:表现整个封建秩序和道德的濒临危机和崩溃,人类精神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悲剧意识。
2.试述《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2104论述]
(1)塑造了上百个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物,无不传神,各具光彩。
(2)善于写出人物的不同性格,更能将同- -阶层或同一类人物对比写照,写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3)能将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层面反复渲染,写出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典型化的艺术高度。
3.试述《红楼梦》叙事艺术的成就。[1101论述/诗化特点-1704简答] [★★★★]
(1)《红楼梦》写实的风格,与小说运用限知性叙事的叙事方法有重要联系。小说对场面中的景物、人物乃至事件的叙述,不是采用全能叙事,而多半是借助于内视点,运用限知叙事的方式,即脂砚斋所说的“皴染法”。
如,借冷子兴之口介绍贾府;通过黛玉初进荣国府和刘姥姥的感受,写荣国府的繁华气象。既避免行文的呆板,又使得故事在生活之中,具有原生态性,有一种流动感。
(2)小说中还出现了叙事者、隐形作者(作品中表现出的整体价值取向)与作品意义三者之间差异,而且叙事者自觉地挑战隐形作者的权威,这种挑战与小说反叛性的思想意蕴有着内在一致性。如,说宝玉有“下流痴病”“邪书僻传”,是隐形作者的立场,叙事者则是要颠覆这种价值取向。作品的意义就更为丰富和复杂。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大飞跃,具有现代小说的意味,也是写实风格的重要体现。
(3)带有浓重的诗化色彩,小说的叙事性与诗意化的抒情性互为一-体,诗化的艺术处理与小说的悲剧意识相吻合。尘说与诗的畛域zhen yu被打破,《红楼梦》是一部叙事 的诗,是诗的小说。[1704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