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资料-大纲考点汇总1

2024-08-29 阳光自考本科网编辑


自考历年真题与复习资料领取
自考免费咨询

【自考课程代码】00539

【自考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资料免费下载QQ群】500005660

✦✦(点击)全套自考课程资料免费下载✦✦

阳光自考本科网谢绝转载声明:本页信息由阳光自考网:www.zikaobenkewang.com 整理发布,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与修改后声明原创,侵权必究


第一部分宋代文学

一.宋初三体 [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1.白体: [1804/1201名词] [★★★★★]

(1)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王禹傅、李昉、徐铉。(2)学习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3)多反映官场的应酬、消遣,浅近刻露、圓熟平易。

简述王禹傅的诗歌创作成就。[1710/1301简答][★★★★★]

①早年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唱和诗。②贬官商州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③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王禹偁文章创作:①文章多有现实政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如《唐河店妪传》。②倡导古文古雅简淡。追求平

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2.西昆体[主要特色-1810/1310简答; 1404/2008考期名词][★★★★]

(1)是宋初影响很大的文学流派。

(2)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杨亿、钱惟演、刘筠。

(3)特色:讲究修辞,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学习李商隐,风格典丽。

(4)西昆诗派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宋代的江西诗派。

3.晚唐体: [1410名词][★★★★]

(1)宋初诗歌流派。(2)诗歌代表:林逋。(3)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以清逸隐幽为旨趣。


二、王安石等北宋诗文作家

1.王荆公体/半山诗[1710/1301名词][★★★*]

(1)“王荆公体”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风格,既清新闲适,又沉郁悲壮。

(2)主要是绝句,雅丽精绝,含蓄深婉,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既体现宋诗风貌,又具有唐诗特点]

2.简述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1)文论:重在致用,文章-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语言质朴简洁/谨严而说理透彻,概括性很强。《答司马谏议书》。

(2)小品文:篇幅不长而笔力雄健,富有感情,文风峭刻。如《读孟尝君》。

(3)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议论文[政论文]结构严谨,析理透辟,如《游褒禅山记》-叙事说理融合。

3.王令:气势雄壮,粗犷豪迈,如《暑热思风》在宋代诗坛上独树- -帜。

4.梅尧臣:追求“苦硬”、“瘦劲”,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古淡瘦劲、平易古淡、平淡瘦劲。

5.苏舜钦:风格豪犷雄放;重视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黑暗,敢于大胆直言,如《吴越大旱》。

6.曾巩:散文追求古雅平正,雍容冲和的艺术风格,雍容典雅。

7.苏洵:散文论点鲜明,笔锋老辣,纵横恣肆, [文笔老辣,纵横博辩]。

8.苏辙:散文淡泊平和,议论以稳健见长,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三、欧阳修

1.试论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1404/2010考 期论述][★★★★]

(1)继承发展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

(2)欧阳修的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变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奇偶错杂,既保持了赋体铺陈的特性,又使文气趋于舒缓。[如欧阳修《秋声赋》,描绘萧瑟寂寥的肃秋景象/气氛,表现政治斗争磨难的苦闷,险恶官场的厌倦]

(3)欧阳修散文的佳处,在于乎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常常从平易近人处入手,从入情入理的具体事物出发,写得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而又富有情感与诗味。[如《醉翁亭记》]

简述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704简答][★★★★★]

①风格平易流畅,委曲婉转。②在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③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

2.试论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1604论述/2110论述一小蒋提醒: 注意多选题][★★★★]

(1)学习韩愈“以文为诗”,变重情韵为重气格,开创了宋诗自具面目的时代。(其创作追求气格,其风格或日古健、古硬、气雄、气毫,或曰怪奇、奇壮、奔放、皆重气格所致)

(2)古体诗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用古文章法写诗,句子彻底散行,少用偶句,常用语助词。

(3)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议论为诗。

(4)欧阳修诗也具有平易的特色。(5)欧阳修诗体现了唐诗向宋诗的转变,既保留诗歌整齐凝练的传统,又使诗歌形式具有弹性,使诗的节奏、声律多变,语言自然流畅。建立了不讲究均衡而以古拙取胜的宋诗格调。


四、苏轼

1.简述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1510/1804简答][★★★★★]

(1)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简述苏轼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2010考期简答]

(2)山水游记记叙、描写、议论并重,其中议论往往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借景立论,尤善于表达人生哲理)

(3)苏轼的记叙文多为文学性散文,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如《赤壁赋》]

议论文写作特点:议论文多纵横捭阖,气势充沛,雄辩恣肆。议论透辟而又通俗明晓,深入浅出而又文采斐然。

2.试论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2204论述/1710/1301论述一小蒋提醒: 注意多选题][★***]

(1)以文为诗,运用博喻。如《百步洪二首》其一。

(2)有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有才气。[以文字为诗]

(3)以才学为诗,好议论、使事用典。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

(4)[东坡体]: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且风格多样。其七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气格雄健豪放。

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

3.苏轼诗歌主要题材内容:①社会政治诗②山水景物诗③和陶诗④题画诗。[1410简答]

4.试论苏轼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艺术风格[1910论述] [★★★*]

(1)苏轼词反映宽广的生活内容,“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有咏史怀古,悼亡怀人。登临送别,田园风光,咏物,说理谈禅、爱国热情等。[1904多选]

(2)苏轼豪放旷达词风的出现,打破了花间以来为应歌合乐而形成的独重女音,男子而作闺音的传统定式,而代之以表现抒发士大夫情志的创作心理,风格上也打破了专以婉丽柔媚为美之局限,转变为具有多样化的审美风格。苏轼的词气象宏大,风格豪放旷达、雄健清刚。

总结创作:“以诗为词”,以诗的品格改造传统本色的词体,以诗的精神提高词的品味;士大夫的气质性格。把词与诗看成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的束缚,将词变为一

种独立的抒情体诗,使词的面貌为之一-变。